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

分享到:

定价:¥25.00

  •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 页数:486页
  • ISBN:7-100-03814-6
  • 主题词:户籍制度控制社会差别
  • 人气:141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FONT size=3><STRONG>       《社会图像丛书》出版说明

</STRONG></FONT>

  一套开放的丛书。一套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原野调查等方法,探索中国当代社会热点问题的丛书。

显示全部序言

                序   一

                 郑 杭 生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全面而又深刻的社会转型,它涉及到文化、价值、制度、组织、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以及职业分化等社会的各个领域。所有这些因素及其所蕴含的无数内在质料的每一细微的变化,都无不昭示着从传统到现代这一巨大的社会连续体上社会转型运动的进行。当人们有意识地研究这一转型或变迁的过程的时候,或浓墨重彩地直接揭示或隐晦曲折地间接暗示这样一个由现今社会所共享的价值前提:如何切实地健康地加速这一转型过程,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并进而引导全民或全社会走向理想的、幸福的未来。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特别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具体社会科学。我早些时候曾给自己提出了研究中国社会学研究两大目标,实际上也是两个大方向:一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所贡献,即社会学要回归本土,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当然这种中国特色社会学是有世界眼光和国际品质的,也就是本土化是与国际化相结合的;第二就是要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有所深化,这种认识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大的维度:就宏观来说,主要是要把握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现代性的关系,即中国社会如何从前现代性到现代性、从旧式现代性到新型现代性,并研究社会生活是如何沿着该种趋势变迁的,这可以说是以大见小;就微观方面来说,则反之,可以说是以小见大,从具体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事实中揭示出社会运行的状况、现代性在中国的进展。目前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对中国户籍制度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上述两个目标或两个方向,在该书中都涉及到了,因为就第一方面来说,该书可以说是作者在本土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种努力和尝试;而就第二方面来说,该书也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帮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深化了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认识。

  中国社会转型包含了社会结构从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不断向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体制从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效率较高的市场经济的转轨。这一转型过程在1970年代末以后进入了一个加速期,各种结构要素和体制要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着变化。在社会的快速运行和转型时期,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协调问题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在事物的快速运动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如果某些结构要素或体制发生了变化,而其他要素没有变革并形成系统运行的障碍或阻力,那么,这种不太协调或失调的状态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鉴于这一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我一直主张并倡导要对中国社会的微观结构以及社会子系统的转型状况进行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的探讨,以便丰富和发展中国社会学的社会运行和社会转型理论。

  从结构转型过程来看,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结构具有很强的身份属性。一系列将人们区分为不同身份群体的次级社会制度,构成了一种弹性很低的社会结构体系。身份制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一是阶级身份,在1979年前,阶级成份对社会成员的就业、通婚、入学、入党、参军等地位晋升和流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二是户籍身份,从1958年开始,中国户籍制度严格地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加以明确的区分,户籍身份对个人及社会的流动性起着较大的限制作用;三是就业身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按其就业地位分为三种主要身份:干部、工人和农民;四是所有制身份,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这两种所有制身份的职工在收入和地位方面都有重大的差别。

  户籍制度属于一种次级社会制度,对社会关系特别是城乡关系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一次级制度对社会协调发展的迟滞效应依然存在,因此,探讨户籍制度的创新和户口政策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陆益龙博士从历史、理论和经验三个层面上系统地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梳理、考察、分析和解释,揭示了户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与社会结构变迁或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在本书中,作者以较为翔实的历史和经验调查材料,论证了与中国传统户籍文化有着一定联系的、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形成的现行户籍制度,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对社会结构刚性特征的形成曾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至今仍具有“瓶颈”效应。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这一制度的诸多方面与社会系统的运行不相协调,因此,促进户籍制度的创新,是社会转型对次级制度的配套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前,中国社会在快速转型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与社会良性运行不相协调的社会问题,其中贫富两极分化或社会差别问题,就较为突出。如何缩小社会差别,促进社会公平,也就成为社会学的重要课题。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差别与社会公平问题。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察和分析了户籍制度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阶层地位、职业流动、通婚关系等方面的影响,解释了户籍制度在以城乡差别和身份差别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研究发现,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贫富分化等社会不公问题,无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尽管造成社会不公问题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制度的设置或安排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探讨和追求制度的创新,不仅有利于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

  陆益龙博士在2000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工作期间,他潜心治学,不敢松懈,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转型期的户籍制度改革和政策,完成了《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一书,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尽管本书可能还存在诸多不足,但为社会学在户籍制度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可以预料,本着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精神,他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中,取得更加厚重的成果。


                         2003年5月28日

                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序   二

                  周 星

  近些年来,改革中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也陆续有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并取得了不少值得重视的进展。这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侧面。

  户籍制度是中国一项涉及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生活之基本形貌的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制度。中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其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理念的属性,其意义、功能、结构和变迁,其在当代面临的各种迫切需要改革的问题,当前正在和将要持续展开实施的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等等,都是非常急切地需要学术界予以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由于对户籍制度的认真研究是当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户籍制度的改革又涉及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基本权益和幸福,因此,探讨当代中国户籍制度问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是无论怎么说也不算过分的。

  户籍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国语•周语》里有关于周宣王“料民”的记载;楚汉相争,刘邦进入关中平原,萧何率先抢取的是登录着人民户籍的账簿。这是因为“料民”和户籍直接就意味着集权政治统治的基础,意味着赋税和兵役所由成立的依据。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无论是隋唐的“均田制”,还是明清的“鱼鳞图册”,朝廷的户政无一例外都把户籍人丁和土地相结合,并由此维系着由农耕文明或农业社会所支撑的封建王朝的“天下”。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户籍制度传统和当代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之间,在形式、内容、性质和功能等方面,都存在着既有所不同,又有一定的继承和变通之类的关联。因此,通过对户籍的社会制度史的追溯,显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户籍制度的传统背景。

  但对于现行户籍制度的研究,除了制度史的视角,还需要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这是因为要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揭示人民置身于其中的各种制度的实质,描述人们是如何在其日常生活实践中具体地创建、利用、改造、规避或变通那些制度的行为,仅靠来自历史视角的说明是不够的。对于像在现行户籍制度下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生活实践之类的课题而言,对于试图了解人民究竟是如何以及与现行户籍制度发生着怎样的关联,包括切实地了解人们在这样的制度下究竟会面临哪些困扰之类的目标而言,把社会制度史的视角和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以及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相结合,或许正是最值得提倡的研究策略。

  在汲取了社会制度史和社会学、人口学的大量海内外学术成果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对有关中国社会结构和现行户籍制度之关系的研究文献作了扎实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陆益龙博士对现行户籍制度的深入研究,超越了很多只是在强调户籍制度改革之重要性及必要性的浮泛之论。读者眼前的这部论著,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定的,其博士论文较为成功地尝试运用了把社会制度史分析、社会学调查和人类学田野工作相互结合起来的研究策略,系统地考察了中国现行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对于理解和认识这一制度的意义与功能,对于明确和揭示涉及户籍制度改革和创新的焦点与方向性,进而对于扩展社会学及人类学有关这一课题领域的研究成果都作出了贡献。

  选择现行户籍制度作选题,是很具挑战性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如何才能既从制度史的陈述中,又从微观社区的田野工作和深度访谈中获得展开实证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资料、方法、立场和观点,确实不是一件易事。截至目前,国内有关现行户籍制度的专门和系统的学术研究尚不多见,有限的研究一般也多集中于政策性或技术性层面的问题。陆益龙博士的努力,正是要突破有关户籍制度的那些属于直观性或常识性的认识,对现行户籍制度进行实证性的和学理性的论述。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人类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引进到户籍制度的研究中,为其增加了来自“文化”背景或文化论的解释以及来自人民“生活”的说明,为其增加了“制度中的人”这一重要视角,从而探讨到该制度深层的政治文化的意义。由于该课题似乎超出了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所以,作者的尝试也就意味着扩展和丰富了中国人类学的视野。

  户籍作为一套复杂和覆盖所有人民的具有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对于它所管理和控制的所有居民的生活与行为,对于各类不同的社区和全社会的结构与变迁,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究竟产生了哪些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中存在着(涉及职业、地域的)等级或分层结构,并涉及社会分配体制的情形下,明确提出并不懈地追究这一问题,显然有助于彻底阐明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及其形成的机制,揭示制度变迁和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人们在这样的户籍体制中受到了哪些关照和限制?会有哪些反应?通常会采取哪些生存和发展的策略?作者通过对一个城市郊区的田野调查,考察了户籍制度在社区中的具体运作过程,其个案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鲜活的实证材料,丰富了我们对现行户籍制度下人民生活状况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从基层、从社区、从民众的立场出发去思考一些重大的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的启示。通常,我们会基于常识性的判断,认为全国户籍制度是统一的,但它在某个具体社区中的实际运作和现实状况,却向我们揭示了很多涉及社区生活世界与户籍管理之间关系的更为丰富复杂的真相。例如,通过对通婚结构等方面的实证考察,作者以社区事实和个案材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户籍制度安排与社会不平等之间的一些内在关系,揭示了户籍中实际包含了不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不等的价值。此外,基于其独到的研究,作者还提出了很多值得重视的观点,如有关“户籍身份”与“公民身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见解等。

  对户籍制度及相关问题所作的超越“直觉”和“常识”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清晰地反映出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同时,也是对人民生活与命运的关注。当前研究户籍制度尤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眼下已进展到了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涉及户籍制度改革的许多根本问题的阶段了。不言而喻,基于深入研究而获得的理性认识,对当前开展的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与方向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建设性乃至指导性的意义。


                           2003年5月5日

              




显示全部后记

  几年前,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在导师周星教授的指导下,选择了户籍制度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并顺利通过答辩。随后,我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在导师郑杭生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对博士论文作了进一步修改。另外,我有幸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能够继续对中国户籍制度进行研究。目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拙著,是我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结合社科项目研究的部分成果而完成的。

  郑杭生教授和周星教授,分别是社会学界、人类学界德高望重、学术造诣极深的学者,两位导师的指导,使我能常常感受到社会学与人类学、理性思维与人文关怀的交汇融合,给我的学术探索以重要的启迪。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还得到了诸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潘乃谷教授、马戎教授、刘世定教授、王思斌教授、郭志刚教授、高丙中教授、邱泽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李培林教授和李汉林教授,他们在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过程中,不仅给了我很多鼓励,而且为我提供了详细而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博士论文写作期间,丹增伦珠同学、赵丙祥同学以及其他一些同学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这本书的完成,与我诸多亲人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在我三年寒窗期间,妻子俞敏和爱子陆亮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正是他们的理解、执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了我无穷的动力。特别是妻子俞敏同志,三年中独自承担起了所有家务,并在本书初稿完成后,又帮我做了大量文字校对工作。对亲人的无私奉献,言词已表达不尽我由衷的感激之情。

  感谢商务印书馆为本书出版提供机会,特别要感谢责任编辑谢仲礼先生,他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谨以此书献给生我养我并教我学会做人的母亲。

                             作者谨识

                         2003年3月于人大青年公寓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陆益龙,1966年岀生于安徽枞阳,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200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岀站并留校任教。

  著有《中国历代家礼》,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口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对安徽省安庆市郊区老峰镇的社会调查为基础,对我国现行户籍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作者认为,与历史上实行的各种户籍制度一样,现行户籍制度也是为对社会进行有效控制而设立的,户籍制度中的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分离、大城市户口与中小城市、集镇户口的区别,在有效控制社会的同时,也人为造成了不尽合理的社会差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削弱控制功能,增强信息功能和服务功能;剥离户籍身份上的特权和不平等;推行公民身份证制度等。

显示全部目 录

序一                           郑杭生

序二                           周 星

第一章 导论

  一、户籍制度研究的意义

  二、户籍制度研究的目标

  三、户籍制度研究的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基本概念的界定

  七、理论假设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中国户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1949年以前

  一、“户籍”的涵义

  二、从“登人”到“编户齐民”

  三、“籍”与“权”的结合

  四、保甲制:社会控制的强化

  五、田赋改革与户籍制度的嬗变

  六、过密化控制与超稳定结构

第三章 中国户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1949年以后

  一、社会动员:权威话语的控制

  二、大跃进和“文革”:反城市化的逻辑

  三、改革开放与户籍壁垒

  四、小结

第四章 一个城郊建制镇的户籍管理

  一、户口与城镇建制

  二、老峰镇社区概况

  三、行政设置与户口管理

  四、户籍管理人员

  五、户籍管理的内容和程序

  六、基层户籍管理中的问题

第五章 资源、利益分配与户籍

  一、户籍与资源配置的宏观制度背景

  二、农户的资源占有和收入分配

  三、城镇居民户的财产与收入

  四、户口:一种虚拟的资源

第六章 户籍:层级裂痕与流动壁垒

  一、社会差别与社会分层

  二、社区内的户口分层

  三、户口与代际流动

  四、户籍壁垒与乡—城人口流动

第七章 权利、义务与户口

  一、“蓝本阶层”的权利和义务

  二、“红本阶层”的权利和义务

  三、“黑户口”:没有公民权的边缘人

  四、小结

第八章 户籍屏障与通婚圈的二元化

  一、户口差别与择偶制度

  二、同类户口联姻与通婚圈的二元化

  三、跨户口的通婚

  四、户口差别与夫妇冲突:个案分析

  五、小结

第九章 户籍制度中的人:角色与观念

  一、户籍法规与决策者的理念

  二、户籍管理者的观念和意志

  三、被管理者对制度的评价

  四、小结

第十章 从户籍身份走向公民身份

  一、户籍、身份与秩序

  二、公民身份与身份平等

  三、户籍制度:终结抑或改革

第十一章 户籍制度的创新

  一、城市规模与发展:控制还是顺其自然

  二、人口迁移和流动:“盲流”还是理性选择

  三、户籍身份与再分配体制:歧视抑或平等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户口登记条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