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文科综合(2004年高考第二轮复习丛书)

分享到:

定价:¥17.00

  •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 页数:213页
  • ISBN:7-100-03983-5
  • 主题词:文科综合年高二轮复习丛书
  • 人气:70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           丛书总序</STRONG></FONT>


  创建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社。创建之初,就以编辑出版教科书为主业。近年来,商务印书馆在大力发展优势出版方向的同时积极恢复教育图书出版传统,组建了“商务印书馆教育图书研究出版中心”和教育图书编辑室,并延请一批专家学者作为特聘研究员。去年我们推出了由特聘研究员精心编撰的“200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丛书”,面市后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我们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这套“2004年高考第二轮复习丛书”。

  丛书共5册,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除文综和理综特别注重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综合外,语、数、外各册也都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充分体现《考试说明》所强调的在学科知识交汇点出题的高考命题方向。各册均着眼于归纳学科重点知识,构建学科及学科间的知识网络,重在探讨典型问题,力求通过分析一系列考试的重点、难点,总结复习应考的策略。全书讲、练结合,例题典型性强,练习题设题新颖,题目解析简明扼要,重在拓宽考生解题思路,增加解题技巧,全面提升思维、理解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讲和练中把握答题规律,进而提高应试能力。书后附有四套模拟试题及答案。

  鉴于上述编写思路,丛书有三大特色:

  方向性——紧扣命题思路与原则,预测命题指向与规律;

  针对性——体现高考的改革要求,兼顾考生的实际情况;

  时效性——关注2004年高考热点问题,注重考生能力与素质训练。

  参加丛书编写的专家,都是北京市有关重点中学的特、高级教师,多数曾参与过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高考课题的研究工作,是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研制人员,《考试》杂志编委,中央教育电视台《高考辅导》栏目主讲教师,清华同方教育科学院特聘专家。不仅多年在教学一线负责高三把关,而且长期在全国巡回讲学,具有辅导高考的实践积累和经验。尤为重要的是丛书全部由专家亲自撰稿,是作者本人几十年教学的研究与总结,具有较高的水平。

  丛书是2003年高考结束后根据最新材料开始撰写的,尽管我们字斟句酌地精心编稿,但由于时间仓促,其中不尽人意之处仍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待再版时修改。

                        商务印书馆

                      教育图书研究出版中心

                        2003年10月

显示全部前言

            <STRONG>    前言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复习对策

           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的基本特点

</STRONG>  <STRONG>一、突出依托基础知识与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

</STRONG>  自2000年教育部出台高考文科综合科目的能力测试方案以来,在复习过程中,“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这一命题指导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历史、政治和地理学科内以及学科间能力的培养和考查都是建立在三门学科基础知识之上的,“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内涵和两者的内在关联已被大多数同学所认同。在复习时,我们要重点培养和强化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关于这一点,已在几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里得到充分体现。例如,2002年全国卷第36题和2003年全国卷第1题,都是首先考查经纬线的基础知识,要求考生运用重要的经纬线与穿过的区域推理判断出题中的区域在什么地方。过了这道“门槛”,试题才重点考查考生获取图例信息、文字信息并进行加工的地理思维(对比、分析、判断)能力。

  等值线图的集中考查是近年文科综合试卷的一大特点,从等压线图、等盐度线图、等高线图到等降水量线图,类型之全、形式之新都是以前少见的。其目的就是要考查考生抽象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将等压线和等高线分析判读能力迁移至等值线分析判读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考查又离不开各类等值线的基本概念、等值线之间的间距、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的具体内涵、数值递变与突变的常规影响因素,以及等值线图区域的判断方法等地理基础知识。

  <STRONG>二、延续联系实际与学科内综合为主的能力考查方向

</STRONG>  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社会、科技、时政及环境实际是近三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查方向,重在实现考生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2002年试卷中所围绕的问题,如欧盟统一货币、城市绿化与绿化中的环境保护、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和平与发展、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我国入世与产业结构调整、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围湖造田、黄河水灾的成因、古今丝绸之路的作用及文物保护等,都是当今国际和国内的热点问题。2003年试卷中又涉及了工业生产流程与环境保护、三江平原的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城市环境问题与城市区位等等。上述热点问题,延续了几年来将学科知识、能力、价值观念具体化与综合考查的特点,避免了空谈热点的倾向。

  2003年试题也延续了以专题性问题为基本形式、重点考查考生学科内综合能力的方向。“以学科内综合为主(80%),学科间综合为辅(20%),并逐步地向学科间综合能力转化”,是高考综合科目方案出台时就已确立的考查方向。例如,全国新课程卷第37题将洋流、大气环流、厄尔尼诺现象与影响等自然地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学科的整体性特征;2002年全国旧教材卷关于欧元的问题,试卷将欧洲区域地理知识与时区计算、共和制、欧盟性质、我国外汇储备的作用等内容巧妙地联系起来,体现了学科间的综合。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试卷在延续了以“学科内为主”的考查方向的同时,大胆地尝试了历史、地理和政治三科之间的文科综合能力考查。主要表现在:第一,三科内容的融合性与整合性明显提高。例如,欧元问题中自然而然地融合了地理、政治和历史内容。第二,三科综合的分数比例稳定。第三,借助其他学科的背景材料,考查某一单科的知识与能力。2002年全国旧教材卷第38题,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一道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试题,但融入了历史和地理的背景材料,使试题的综合能力考查价值得以提升;第39题和第40题也都是三科内容整合性较好的试题。

<STRONG>  三、强化考查价值观念与人文素质的基本命题思路</STRONG>

  在高考命题过程中,要不要或能不能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文素质的考查,是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注重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价值观念、情感、心理、科学精神及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是文科综合的命题思路之一。

  在2000年和2001年试题的基础上,2002年、2003年试题更加强化了上述命题思路。主要体现在:第一,精选了大量的文字与图像信息,强化了价值观念和人文素质考查的问题研究情景,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例如,2002年全国旧教材卷第39题给出了《清明上河图》及相关文字、第38题提供了《岳阳楼记》的片断及洞庭湖面积变迁与影响的情况、第37题展示大量历史材料,这些都为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契机。第二,紧密结合学科知识与能力,使价值观念与人文素质的考查落到实处。第三,将试题背景内容拓展到了诗歌、话剧、散文及绘画等文学艺术形式,这将大大提高在校学生对人文素质和修养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高考的正导向作用。第四,突出了学科的环境观念、资源观念及灾害意识;体现现代的反思意识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STRONG>四、突出对图像信息认定、提取、加工、反思等思维过程的考查

  </STRONG>地理、历史及政治学科都在借助不同的图像方式来研究自身学科的内在规律,这些图像提供了多种信息,需要考生依据题目要求来认定、提取、加工及反思。2003年文科综合测试卷中,图像信息的呈现方式有两种:第一,试卷提供了图像,包括麦哲伦海峡区域图、工业工艺流程图、三江平原区域图、洋流和大气环流立体图,加上2002年试卷中的等压线图、等盐度线图、中亚与我国新疆区域图、清明上河图、丝绸之路示意图,以及敦煌年降水量图,这些图像都直接考查了考生处理图像信息的能力。例如,2002年全国旧教材卷第40题需要考生抓住经纬线与等降水量线来分析问题,以便推出结论。第二,试卷中无图考图的试题比比皆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考查考生在日常复习过程中对三科图像系统知识与能力掌握的水平。例如,第2、3、4、5、6、15、39题等都属于此类试题。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处理图像信息能力的考查并不局限于直观图像的形式,考生依靠大脑中的抽象图形信息来解答试题也是高考文科综合试卷考查能力的基本方式。

  <STRONG>五、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的其他特点</STRONG>

  1.每道小题都提供了信息和设置了问题研究的图文情景。

  2.试题信息量大,设问角度新,难度适中。

  3.题量适度,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考生的学科思维时间,以完成考查能力的预期目标。

  4.试卷设置了若干个中心问题,由此展开系列设问,单一选择题与主观性试题均围绕着中心问题分层次设问,并且试题具有连续性追问的特点。

  5.试卷不过分强调三个学科各占的份额与知识覆盖率,重在考查能力与综合素质。

  6.试卷不回避学科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但新一年的试题又不是上一年试题的简单重复。

  <STRONG>六、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的试卷结构</STRONG>

  1.全卷共300分,解题时间为150分钟。

  2.选择题与主观性试题分别占140和160分。

  3.35道选择题分别按地理、历史和政治内容的排序命题。5道主观性试题有3道分别按地理、历史和政治内容的排序命题;另外2道题目为三科间的综合性试题,但是这2道题目又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按学科内容分别设计每一小问,每一个小问题的学科指向性十分清晰,板块式命题特点突出。

  4.近年来历史、政治、地理三科的占分比例大致为105:105:90。

  5.选择题每道题4分,主观性试题每道题大致占到25分至35分。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王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标与教材研制组核心成员、《地理》教材教师培训主讲教师、朝阳信息中心特聘研究员,百年树人教育集团专家委员会主任,《高中生》杂志特约撰稿人,《考试》杂志编委,中央教育电视台《高考辅导》主讲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地理》教材编委会委员、《历史与社会》课标与教材编委会委员,清华同方教育科学院特聘专家,商务印书馆教育图书研究出版中心特聘研究员。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针对高考前第二轮复习的实际情况,将高考文科综合科目所含的三科——地理、历史、政治的有关内容进行重点复习指导与练习,特别注重各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知识综合,有概述、有例题分析、有练习题、教与练相结合,书后附有3套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供学生练兵。

显示全部目 录

<STRONG>前 言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复习对策</STRONG>

<STRONG>第一篇 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及重点专题

</STRONG>  第一讲 历史学科的记忆能力

  第二讲 历史学科的理解能力

  第三讲 历史学科的应用能力

  第四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

  第五讲 从现代化的视角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体内容

  第六讲 现代化是理解世界近现代史的总纲

  第七讲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第八讲 中东和平进程

<STRONG>第二篇 地理学科的综合能力及重点专题

</STRONG>  第一讲 地理学科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二讲 地理学科的区域思维能力

  第三讲 地理学科的迁移与应用能力

  第四讲 地图与时间计算

  第五讲 地理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念的融合

  第六讲 干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讲 人口增长问题

<STRONG>第三篇 政治学科的综合能力及重点专题

</STRONG>  第一讲 政治学科的记忆能力

  第二讲 政治学科的理解能力

  第三讲 政治学科的应用能力

  第四讲 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调整

  第五讲 入世后我国农业的发展

  第六讲 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第七讲 加快形成社会保障体系

  第八讲 科教兴国

<STRONG>第四篇 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