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电视文化

分享到:

定价:¥27.00

购买电子书:
  •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 页数:509页
  • ISBN:7-100-04287-9
  • 主题词:电视文化
  • 人气:257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        《文化和传播译丛》出版说明

</STRONG>  所谓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人类借助符号传达意义的行为。因此说文化与传播密不可分,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文化传播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译丛精选了近年来西方文化与传播领域内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旨在帮助读者拓展视野,加深对这场历史巨变的理解。

显示全部序言

<STRONG>        《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

</STRONG>  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就在于人的未特定化,因而人有超越自然的文化。哲学家深信,人不但生活在物理的世界中,同时也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所以,亚里士多德“人是逻各斯的动物”这一经典定义,可作如下新解: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
  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于是,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这种复杂的依赖关系,或许可以通过稍稍修改一下康德的著名公式来表述:“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
  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举凡人类的器具用品、行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皆为文化之符号或文本。文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符号的创造。从符号的角度看,它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representation)。符号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因此,从根本上说,表征一方面涉及到符号自身与意图和被表征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又和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和解释密切相关。这么来看,所谓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所以一些文化学家坚持文化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
  无论从什么意义上看,文化总是和传播密不可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文化史家把文化传播的漫长历史做了精致的分期。大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在口传文化阶段,面对面的在场交流形式与语境,既使得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又使得传统的权威得以维持;印刷文化阶段,信息不再依赖于在场,它贮存在可移动的媒介(印刷物)中,使得不在场的交流成为可能。印刷文化出现,在跨越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动摇了传统的权威。由于读者和作者不在同一时空里,阅读活动较之于面对面交流,更加带有批判、怀疑和“改写”原本的倾向。本世纪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遂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生活。毫无疑问,古往今来,没有一种传播媒介像电子媒介这样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
  电子媒介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现象。首先,它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通过时—空分离或时—空凝缩,“地球村”应运而生。一方面是本地生活越来越受到远处事件的“远距作用”;另一方面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我们—他者、本土—异邦、民族性—世界性等范畴,不再是抽象的范畴,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次,电子媒介在促进文化的集中化的同时,又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零散化和碎片化。再次,电子媒介一边在扩大公共领域的疆界和范围,将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但同时它又以单向传播、信息源的垄断以及程序化等形式,在暗中萎缩和削弱潜在的批判空间。复次,电子媒介以其强有力的“符号暴力”摧毁了一切传统的边界,文化趋向于同质化和类型化,但它又为各种异质因素的成长提供了某种可能。最后,电子媒介与市场的结合,必然形成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被动的文化行为,这似乎都和口传文化和印刷文化判然有别。
  晚近一些有影响的研究,主张把媒介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连用,或曰“媒介文化”,或曰“媒介化的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的文化情境,显然,我们对它知之甚少。
  有鉴于此,本丛书着力于译介晚近西方传播和文化领域中的代表性论著,旨在拓宽视野,深化理解,进而推进本土化的研究。
                           周宪 许钧
                       1999年9月序于古城南京

显示全部后记

<FONT size=3><STRONG>           译 后 记

</STRONG></FONT>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学教授约翰•菲斯克被誉为流行文化研究的创始人。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写下了《理解大众文化》、《解读电视》、《解读大众》、《传播研究导论》、《澳洲神话》等一系列关于大众文化方面的著作。《电视文化》是这一时期发表的最后一本。
  对于只懂得一些外语知识、而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我们来说,翻译被称为“大师”级学者的约翰•菲斯克的著作,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挑战。我们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同时也学到了相当多的知识。现在《电视文化》的中译本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以前翻译完一本书,还能在译者的话或译后记中对作品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或评论,尽管那也许只是一孔之见,可是这一次,我们却有颇多的感慨,但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或者说我们没有能力进行任何评说。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对书中一些我们认为可能会影响理解的知识背景作了脚注。但愿这些不是画蛇添足,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书中涉及到上百种影视作品与书刊的专有名词,其中有一部分是有据可查的,有一部分是根据字面意思直译的,少数影视作品的译名参考了港台地区的译法,有些港台译名则以脚注形式出现在书中,供读者研究参考。书中的人名翻译除已有固定译法者的之外,主要以化学工业出版社的《世界姓名译名手册》为参考。
  此外,我们还在英特网上对包括人名、作品名和一些学术专有名词进行了查证,结果发现网上的译法很不统一,如本书作者的姓Fiske就有“菲斯克”与“费斯克”两种,法国著名符号学家Barthes这个姓就有译为“巴尔特”和“巴特”的。在影视作品的翻译方面,更是五花八门,有的译得很离奇,看来主要是出于“卖座”的目的。比如把A-team译为《天龙特攻队》,把Rambo译为《第一滴血》等,我们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进行了沿用。
  这本书的翻译出版,肯定会对国内在电视与传媒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可是我们担心自己的知识水平可能还不足以把作者的原意非常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来,有些地方的专业术语也可能译得欠妥。希望研究社会、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学者和专家对译文中的错误和问题予以批评指正。
  本书的第一至第九章由南京政治学院祁阿红翻译,第十至第十六章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张鲲翻译。全书的统稿由祁阿红负责。此前,原在南京政治学院学习的成宁同志协助做了译文的部分校对工作,我们谨向他表示诚挚的感谢。本书的译文在最后定稿之前,还请南京政治学院的沈根华、王鲁军等八位在读博士生每人通读了两章,帮助发现问题。对他们所付出的劳动,我们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祁阿红 张鲲
                         2004年4月6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学教授,被誉为流行文化研究的创始人。除本书外,其主要著作有:《理解流行文化》、 《解读电视》、 《解读大众》、 《传播研究导论》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电视研究方面论述详尽的入门书籍。作者采取以观众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美国的一些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如《陆军野战医院》、《职业拳击》、《达拉斯》、《天龙特工队》、《迈阿密的罪恶》等,其间还涉及了杂志(如《花花公子》、《时装》)、电影(如《第一滴血》)和名人(如麦当娜),甚至考察了游戏节目(如《家庭对抗赛》、《价格大比拼》)。他深入探究了赋予电视节目以多种意义的复杂文化过程,回答了这样一些问题,例如,特定人群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为什么?电视为何如此深深地融入了社会生活之中?   这本书自1987年问世至今,已重印了八次。有学者预言,此书注定将成为电视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本书既可以充当高校传播系师生的补充教材和参考书,又可以为研究文学、电影和新闻报道的学者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

显示全部目 录

鸣 谢
第一章 谈谈电视及相关话题与术语
  电视代码•一些术语
第二章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形式•现实主义与激进主义
第三章 现实主义与意识形态
  大众性•现实主义与话语•电视与社会变革
第四章 主体性与说话
  社会主体•话语主体•对主体说话•心理分析与主体
第五章 积极的观众
  文本主体与社会主体•产生意义•接受方式•闲聊与口头文化•意义的社会决定
第六章 激活的文本
  电视文本的多义性•开放式、作者式文本•生产者式文本•段与流•电视与口头文化
第七章 文际性
  水平文际性•类别•不容忽视的文际性•垂直文际性:解读次级文本•第三级文本•文际性和多义性
第八章 叙事
  现实主义再探•结构主义的叙事方法•神话式的叙事•叙事结构•叙事代码•电视叙事
第九章 人物解读
  现实主义的方法和结构主义的方法•根据初级文本解读人物•解读人物:次级文本•认同、介入与意识形态
第十章 性别电视:女性
  肥皂剧形式•破坏•拖延和过程•性与授权•过度渲染•充分性和多义性•去中心的女性
第十一章 性别电视:男性
  具有男性特点的《天龙特攻队》的结构•女性的缺失•工作和婚姻的缺失•代表成就的《天龙特攻队》•阴茎崇拜、阴茎和色情•男性组合和英雄小分队•性别和叙事形式
第十二章 快乐与游戏
  精神分析与快乐•快乐和社会控制•快乐、游戏和控制•快乐与打破规则•授权式游戏•快乐与文本性
第十三章 狂欢与时尚
  《摇滚与摔跤》•时尚与音乐电视•《迈阿密的罪恶》的快乐•商品化的快乐
第十四章 提问的快乐
  竞赛与仪式•知识与权力•运气•商品•积极的观众•有相连能力的益智节目
第十五章 新闻解读,新闻读者
  限制策略•分类•子类•客观性•免名与接种•比喻•新闻叙事•新闻分析•九频道新闻•破坏性力量
第十六章 结论:大众经济
  大众性问题•两种经济•大众文化资本•抵制与符号权力•多样性与差异
译注
参考书目
名称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