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世界著名经济学难题——价值转形问题研究

分享到:

定价:¥18.00

  • 出版时间:2005年09月
  • 页数:312页
  • ISBN:7-100-04390-5
  • 主题词:世界著名经济学难题价值问题研究
  • 人气:317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4><STRONG>          序  言</STRONG></FONT>


  价值转形问题是指马克思《资本论》中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问题,这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自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以来,围绕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西方学者对转形问题的争论就是围绕对这个问题的论证方法中所存在的疑难点的理解和解决方法展开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首先在抽象的形态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假设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随着从抽象逐步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竞争使各部门利润率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从而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不是按照价值、而是按照生产价格进行交换。但是,这种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价格只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转化的结果,就某一特殊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商品来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生产价格会高于或低于它们的价值,但就整个社会来说,这种背离会相互抵消,从而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

  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理论上无法解决的矛盾。李嘉图理论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矛盾,就是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的矛盾,也就是价值规律同利润平均化规律或生产价格规律的矛盾。这个矛盾成为导致李嘉图学派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这一经济现象,如果想不经过任何中介过程就直接根据价值规律去解释,那是困难的。马克思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的分析,通过对价值本身的转化关系的分析,科学地证明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在生产价格规律作用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生产价格规律中,各部门资本家都依据统一的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各预付资本量大小成比例的平均利润。各部门中商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主要是由各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和获得的平均利润的差额引起的,说到底是由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分配引起的。因此,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现实,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而是劳动价值论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

  生产价格理论使劳动价值论获得了一个完整的形态。劳动价值论不仅阐述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规定性、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本质等问题,也不仅说明了价值实体、价值创造、商品和货币的内在联系等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分析了由资本主义竞争所导致的价值矛盾的运动,以及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形态转化。对生产价格的科学分析,使劳动价值论由抽象走向具体,由本质走向表象。只有把生产价格作为劳动价值论的组成部分,才使劳动价值论具有完整性;只有把劳动创造价值和生产价格形成结合起来理解,才能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劳动价值论。

  随着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格也必然要从以价值为基础变为以价值的转化形态即生产价格为基础。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的事实,使得价值与价格、价值创造与价格形成的不同意义更为清晰地反映出来。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价格会与市场价值发生偏离,市场供求会加剧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的偏离程度。这容易给人带来一种假象,似乎是供求关系惟一地决定市场价格。其实,市场价格是以市场价值为波动中心,无论供求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动,市场价格都不会脱离市场价值。供求关系一方面说明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的偏离,另一方面说明抵消这种偏离的方式。供求关系并不说明市场价值,相反,市场价值说明供求的变动。因此,只有说明马克思转形理论的正确性,才能说明价值在价格的形成中的基础地位作用,为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转形问题既表现为商品生产与流通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并指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雇佣工人的劳动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由于各个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相同的剩余价值率表现为不同的利润率,这些利润率由于资本的竞争最终形成一般利润率,从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作为利润的转化形式或作为剩余价值的第二级转化形式,使资本关系进一步神秘化。平均利润率的产生意味着整个产业资本家阶级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各资本家按自己所拥有资本量的大小成比例地分配剩余价值。这说明,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但是,劳动力所获得的报酬即工资是构成生产价格的成本价格的一部分,而不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劳动力即工人并没有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全部由资本家占有。

  研究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内在一致性,辨明西方经济学家在转形问题上的争论所在,澄清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论上的错误观点,对于发展马克思的价值和价格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西方学者对转形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现在还在继续争论。庞巴维克(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Courier New';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ouml;</SPAN>hm-Bawerk,1896)是最早指责和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他断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之间存在矛盾。其实,他看到的所谓矛盾是因为他对马克思的理论作了主观主义解释的结果。他的观点后来受到希法亭(Hilferding,1904)的全面批判。

  庞巴维克的观点同样受到博特凯维茨(Bortkiewicz,1906,1907)等人的批评。博特凯维茨试图通过修正马克思的条件来解决转形问题。博特凯维茨认为,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量上的不一致,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特征。价值是某一商品或单位商品同多少单位充当价值尺度的物品相交换的量。价值计算是按照价值规律来规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价格计算是按照相等利润率来规定商品的交换比例。没有严格区分价值计算和价格计算两种原则,是马克思把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所使用的错误方法根源之一。转形问题不仅包括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同时还包括作为生产商品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自身在内的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

  在博特凯维茨以后,从斯威齐(Sweezy,1942)、温特尼茨(Winternitz,1948)、米克(Meek,1956)到塞顿(Seton,1957),所有关于转化问题的解法,都是博特凯维茨解法的某种变体。他们都遵循一条同样的道路前进,即把描述生产过程的再生产公式用价值表示,然后假定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存在着某种确定的函数或比例关系,把价值公式通过这些函数或比例关系与描述生产过程的生产价格公式联系起来,通过不变性公式的寻找来决定生产价格,并力图保证“价值总额等于生产价格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等于利润总额”两个等式同时成立。他们的解法,本质上是属于同一类型的,惟一使他们有所区别的是各自寻找的不变性公式不同。在这种类型的解法中,塞顿达到了顶点。

  20世纪60年代,斯拉法(Smraffa,1960)从商品生产的物质数量关系而不是从价值出发研究商品的相对价格,开创了新李嘉图主义的一种研究方法。他的方法对研究马克思的转形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斯拉法虽然没有直接讨论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但在他之后,关于价值转形问题的一切争论,都可以从他的理论体系中找到影子。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对转形问题的争论基本上遵循三条路线:第一条是以斯拉法为代表的新李嘉图学派。他们从物质的生产技术条件出发,根据各种商品生产相互依存的特点来分析生产价格的决定,并把工资与利润分配因素纳入价格决定分析,用投入产出的一般均衡方法建立生产方程体系。他们的观点主要表现在部门利润率均等、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同时需要转形、不变的价值尺度存在、两个总量等式不能同时成立等方面。这些观点在80年代受到谢克(Shaikh,1984)、兰斯顿(Langston,1984)、曼德尔(Mandel,1984)、弗里曼(Freeman,1984)等人的批评。第二条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以萨缪尔森(Samuelson,1970,1971,1974)、森岛通夫(Morishima,1961,1973,1978)和斯蒂德曼(Steedman,1977)为代表。他们不是直接宣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必要的迂回道路,便说马克思的解法在逻辑上前后矛盾。萨缪尔森和斯蒂德曼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批判,虽然论点不同,但大同小异,都主张用生产技术条件直接导出生产价格,从而否定和抛弃劳动价值论。第三条是赞成或同情马克思主义的,以德赛(Desai,1979)、鲍莫尔(Baumol,1974)、赖布曼(Laibman,1974)和伊藤诚(Itoh,1976)等人为代表。他们对转形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或价格本身的内涵等本质方面,从不同角度说明马克思转形问题的正确性。

  20世纪80年代,以利皮茨(Lipietz,1982)、杜梅尼尔(Dumenil,1983,1984,1995)、弗利(Foley,1982)、斯祖姆斯基(Szumski,1989)等人为代表的新解主义者探讨了马克思的两个总量等式成立的条件、《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三卷的逻辑一致性等问题。不少经济学家重新回顾新李嘉图主义者在转形问题上的观点,提出既不同于新李嘉图主义也不同于马克思的转形观点。他们吸收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和利润率由生产实物条件决定的观点,却不赞同马克思两个总量等式成立是基于社会总产品而言的观点,认为两个总量等式只有针对净产品而言才能成立,并且事先以货币工资假定为前提。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学者纷纷对新李嘉图主义和新解主义者提出批评。他们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更忠实于马克思的转形思想。辛哈(Sinha,1990,1997,2000)把转形问题看作是一个关于价值在各部门之间流动的问题,而不是关于净产品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分配的问题。他反对新解主义者把工资看作以货币支付的观点,认为工资是以货币工资支付还是以实际工资支付对转形问题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同时,他也反对在马克思总价值与总生产价格等式中存在双重计算问题的观点。莫斯利(Moseley,1993,1998,2002)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到第三卷的逻辑方法进行解释,认为马克思的转形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克里曼(Kliman,1998)站在维护马克思的立场上,分别建立价值和价格递推方程,从而提出一个解决转形问题的较为合理的方法。应该说,克里曼的方法是目前求解转形问题较为科学的方法。他的解法隐含各时期的一般利润率非均等、投入价格和产出价格非同时决定的观点,否定了新李嘉图学派所坚持的一般利润率、投入价格和产出价格同时在同一体系中决定的观点,同时避免了寻找不变的价值尺度的问题。

  总体来说,西方经济学界对转形问题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的计量单位是否一致。(2)劳动力的价值是以劳动时间计量还是以货币计量。(3)在马克思的转形方法中,是否存在投入要素的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问题。(4)价值总额等于生产价格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等于利润总额两个等式是否同时成立。(5)价值体系与生产价格体系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劳动价值论是否多余。(6)不变的价值尺度是否必需。(7)价值利润率与价格利润率是否相等。(8)投入价格、产出价格和一般利润率是否同时决定。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以胡代光、朱绍文、宋则行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国外的有关研究作了深入和精辟的评论。近年来,以白暴力、丁堡骏、张忠任为代表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努力探索价值转形问题的新解法,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本书作者吕昌会博士全面系统地对研究转形问题的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进行介绍、综合和评论,指出这些经济学家在转形问题研究上的贡献和不足,对无端歪曲和攻击马克思转形理论的观点进行必要的批判。他利用数学模型描述和刻画马克思的转形思想,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对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决定性作用,证明马克思两个总量等式成立,从历史和逻辑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转形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他深入考察西方经济学家所争论的焦点问题,并对这些问题逐一做出客观和科学的回答。他的这项研究具有创新性。

  本书严密地论证了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正确性,说明《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三卷的逻辑一致性,对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进行了沉重打击。这本著作的出版,对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吴易风

显示全部前言

  当我在2001年第一次阅读马克思《资本论》的时候就曾经感觉到,转形问题在马克思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劳动价值论和生产价格理论逻辑是否一致的问题。于是,我便产生深入研究转形问题的念头,但真正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是在我的导师吴易风教授的提示下才开始的。

  本书旨在对研究转形问题的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进行介绍、综合和评论,帮助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转形问题和它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经济学家有关研究成果。本书要说明西方学者的争论所在,论述有关经济学家在转形问题研究上的贡献和不足,对无端歪曲和攻击马克思的转形理论的观点进行批判,并利用数学模型描述和刻画马克思的转形思想,从动态角度说明利润率的形成对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决定性作用,证明马克思两个总量等式成立,从历史和逻辑两方面来论述马克思转形理论的正确性。

  本书采用历史比较分析法,按照历史顺序,先后对各有关观点进行综述和评论,说明这些观点的逻辑继承关系。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观点的介绍基本上采用定性描述,变量关系的逻辑推证则主要采用定量描述。为了易于理解,书中所涉及的数学模型,尽量采用定性或简单的定量表述,一般具备高等数学知识的读者都能读懂。

  由于转形问题主要是一个纯理论问题,因此,本书不具体考察与转形问题有关的现实问题。如果本书能够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大厦上作一点点理论贡献的话,本书的写作就是成功的。

  关于转形问题的文献,虽然国内并不多见,但在国外却非常庞杂。本书写作过程中,虽然参阅了大量的文献,但难免疏漏一些重要观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见谅!

  本书各章节的评论以及最后两章所提出的转形解法,只不过是笔者之愚见而已,诚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吕昌会

                             2004年8月

显示全部后记

  本书能尽快与读者见面,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吴易风教授,他为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花费了大量心血。三年来,吴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他那永远年轻、乐观的心态,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学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都是我今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要感谢北京大学胡代光教授、王志伟教授,清华大学黎诣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方福前教授、吴汉洪教授、张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白暴力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王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德明研究员,国务院研究室丛明研究员,他们为本书的写作和修改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

  在中国人民大学三年的学习中,感谢向祥华、葛结根、朱忠文、李楠、张红凤、高歌、钱敏泽、周清杰、王红梅、刘小磊等师兄师妹对我的帮助。

  最后,要感谢我的夫人曾莉娟,她为我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物质帮助,没有她的支持,很难想象本书能够顺利完成。

  学海无涯苦作舟,经过艰苦努力所形成的这个研究成果凝聚着自己三年来的汗水,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一句名言: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吕昌会

                          2004年6月6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吕昌会,1972年生,云南省宣威市人。1990年—1997年就读于云南大学,获数学和经济学双学位,1997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2001年,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2001年—2004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吴易风教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云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于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比较研究,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证研究。曾参与编著书籍2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价值转形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问题,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难题,在西文经济学界具有激烈的争论。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文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情况,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其次,本书对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作了评论,对无端指责马克思的观点逐一进行批判;最后,本书按照马克思的论证,对价值转形问题进行认真考察,逻辑地证明了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正确性,揭示了价值转形问题之谜。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转形问题的由来

  一、李嘉图的价值和价格理论

    (一)李嘉图对斯密的批判

    (二)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三)李嘉图的矛盾

  二、马克思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

    (一)马克思对李嘉图的批判

    (二)马克思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

第二章 庞巴维克的最先挑战

  一、庞巴维克对马克思的第一个指责

  二、庞巴维克对马克思的第二个指责

  三、庞巴维克对马克思的第三个指责

  四、庞巴维克对马克思的第四个指责

  五、庞巴维克的逻辑错误

第三章 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外对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

  一、博特凯维茨对转形问题的解法

    (一)博特凯维茨的价值与价格计算

    (二)博特凯维茨对转形问题的解法

  二、斯威齐对博特凯维茨解法的继承

  三、温特尼茨模型的一般化

    (一)温特尼茨的解法

    (二)评论

  四、多布的见解

  五、米克的历史和逻辑分析法

    (一)米克的解法

    (二)评论

  六、迪金逊对转形问题的见解

    (一)迪金逊的见解

    (二)评论

  七、塞顿的多部门模型

    (一)模型介绍

    (二)评论

  八、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60—70年代国外对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

  一、斯拉法的标准体系

    (一)斯拉法体系的假定前提

    (二)斯拉法的三种生产模式

    (三)斯拉法探讨的三个问题

    (四)斯拉法的联合生产问题

    (五)一些西方学者对斯拉法体系的评论

  二、萨缪尔森对转形问题的论述

    (一)“劳动价值论无用”论

    (二)“转形是不必要的迂回”论

    (三)对萨缪尔森论点的批判

  三、森岛通夫对转形问题的论述

    (一)森岛通夫的解法

    (二)评论

  四、斯蒂德曼对转形问题的论述

    (一)斯蒂德曼的生产价格理论

    (二)对斯蒂德曼观点的批判

  五、马克思主义赞同者或同情者的观点

    (一)鲍莫尔

    (二)赖布曼

    (三)置盐信雄

    (四)德赛

    (五)伊藤诚

    (六)阿齐兹

    (七)纽蒂

    (八)沃尔夫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国外对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

  一、西方学者对新李嘉图主义的批判

    (一)谢克

    (二)兰斯顿

    (三)吉萨尼

    (四)曼德尔

    (五)萨拉马

    (六)阿巴拉辛

    (七)弗里曼

    (八)科利尔

  二、20世纪80年代新解主义的兴起

    (一)富森

    (二)利皮茨

    (三)杜梅尼尔

    (四)格利克和埃尔巴

    (五)斯祖姆斯基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对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

  一、辛哈对新解主义的批评

  二、莫斯利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辩护

    (一)莫斯利对新李嘉图主义的辩驳

    (二)莫斯利对马克思转形问题的解释

    (三)莫斯利对弗利观点的评论

    (四)评论

  三、坎贝尔

  四、克里曼

  五、科克肖特和科特雷尔

  六、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内学者对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

  一、张理智的变形价格理论

    (一)历史分析

    (二)逻辑分析

    (三)K部门的一般转形解法

    (四)评论

  二、白暴力的平分余量法

    (一)三个问题和三个观点

    (二)三个问题的解决

    (三)评论

  三、丁堡骏和岳宏志的解法

    (一)丁堡骏的解法

    (二)岳宏志的改进

    (三)刘艳龙的评论

    (四)评论

  四、张忠任的解法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价值转形问题的新解法(1)

  一、商品价值的决定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

    (二)价值的量化

    (三)生产力对价值的影响

    (四)同质劳动的约化

  二、货币与商品价格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二)商品价格的形成

    (三)货币流通数量与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三、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一)劳动力的价值

    (二)劳动力的价格和工资

  四、马克思基本定理

  五、一般利润率的形成

    (一)剩余价值率向利润率的转化

    (二)周转次数对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影响

    (三)部门利润率向一般利润率的转化

    (四)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

  六、本章小结

第九章 价值转形问题的新解法(Ⅱ)

  一、转形问题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一)不变性假定是否必需的问题

    (二)一般利润率与生产价格是否同时决定的问题

    (三)生产投入要素是否需要转形的问题

  二、非联合生产条件下的动态转形模型

    (一)没有固定资本的转形模型

    (二)具有固定资本的转形模型

  三、联合生产问题

    (一)关于价值和价格的一些基本性质

    (二)联合生产条件下的动态转形模型

  四、逆转形问题

  五、本章小结

第十章结论

参考文献

数学符号说明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