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后记
译 后 记
《福柯的迷宫》是我偶然从一个德国社会学家那里得到的一本书,他说如果我能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也许对中国人了解福柯很有帮助。当时自己尽管也动了这个念头,但心里还是有些畏怯,因为我并不是学哲学出身的。在仔细翻看之后发现,这本书确实如它的标题一样,只是介绍福柯的一本入门书,而且它在从各个不同角度阐释福柯时内容文字都比较生动,我想应该能引起较多读者的兴趣。于是我试着翻了其中的一篇,并把这本书向商务印书馆作了推荐,没想到他们很快给与了肯定的答复。这本书是我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翻的,前后大概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翻译过程比我想象的要辛苦,一方面由于它是一本由不同作者撰写的文集,因而并不像一般的书那样具有连贯性,每翻译一篇都要重新琢磨作者的思路;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翻译质量,不得不去阅读现有的关于福柯的书并查阅各种工具资料,特别是哲学辞典。在此过程中竟然自己也慢慢地对后现代产生了一些兴趣和了解。
本书的编者之一,也就是该书第一篇文章的作者马文•克拉达一开始就建议我删掉其中的两篇文章:一是《喝醉的教堂中殿》,二是《福柯的梦想》。前者谈的是福柯的异托邦理论(Heterotopo1ogie),编者认为,专门从事异托邦理论研究的在欧洲也只有少数几个专家而已,它非常晦涩,视角也很特别,可能不太适于对福柯进行入门介绍这一主旨。另外最主要的是,该篇文章有大半的篇幅都在谈论奥地利剧作家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的戏剧作品《萨尔茨堡的世界大舞台》,即作者将福柯的理论主要用在了对这部戏剧的分析上,而该剧的剧情对中国绝大多数作者来说又是非常陌生的。基于综上所述的两个原因,《喝醉的教堂中殿》这篇文章被删去未译。至于《福柯的梦想》,其作者主要从福柯为宾斯万格的《梦与实存》写的引言谈起,但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由自己的思想出发产生的种种联想,与对福柯理论的阐释相去甚远,它在《福柯的迷宫》德文第二版时已被略去,因此我也未将它译出。由于去掉了这两篇文章,该书的编目也跟着作了调整,原来的第四篇《文学与戏剧》和第五篇《哲学与梦》分别被改为第四篇《文学》和第五篇《哲学》。
由于本人经验阅历和知识水平所限,在翻译中难免会有一些不确切或不妥之处,在此敬请读者谅解。
《福柯的迷宫》是我偶然从一个德国社会学家那里得到的一本书,他说如果我能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也许对中国人了解福柯很有帮助。当时自己尽管也动了这个念头,但心里还是有些畏怯,因为我并不是学哲学出身的。在仔细翻看之后发现,这本书确实如它的标题一样,只是介绍福柯的一本入门书,而且它在从各个不同角度阐释福柯时内容文字都比较生动,我想应该能引起较多读者的兴趣。于是我试着翻了其中的一篇,并把这本书向商务印书馆作了推荐,没想到他们很快给与了肯定的答复。这本书是我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翻的,前后大概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翻译过程比我想象的要辛苦,一方面由于它是一本由不同作者撰写的文集,因而并不像一般的书那样具有连贯性,每翻译一篇都要重新琢磨作者的思路;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翻译质量,不得不去阅读现有的关于福柯的书并查阅各种工具资料,特别是哲学辞典。在此过程中竟然自己也慢慢地对后现代产生了一些兴趣和了解。
本书的编者之一,也就是该书第一篇文章的作者马文•克拉达一开始就建议我删掉其中的两篇文章:一是《喝醉的教堂中殿》,二是《福柯的梦想》。前者谈的是福柯的异托邦理论(Heterotopo1ogie),编者认为,专门从事异托邦理论研究的在欧洲也只有少数几个专家而已,它非常晦涩,视角也很特别,可能不太适于对福柯进行入门介绍这一主旨。另外最主要的是,该篇文章有大半的篇幅都在谈论奥地利剧作家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的戏剧作品《萨尔茨堡的世界大舞台》,即作者将福柯的理论主要用在了对这部戏剧的分析上,而该剧的剧情对中国绝大多数作者来说又是非常陌生的。基于综上所述的两个原因,《喝醉的教堂中殿》这篇文章被删去未译。至于《福柯的梦想》,其作者主要从福柯为宾斯万格的《梦与实存》写的引言谈起,但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由自己的思想出发产生的种种联想,与对福柯理论的阐释相去甚远,它在《福柯的迷宫》德文第二版时已被略去,因此我也未将它译出。由于去掉了这两篇文章,该书的编目也跟着作了调整,原来的第四篇《文学与戏剧》和第五篇《哲学与梦》分别被改为第四篇《文学》和第五篇《哲学》。
由于本人经验阅历和知识水平所限,在翻译中难免会有一些不确切或不妥之处,在此敬请读者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