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脑与心智的范畴特异性 平装商务新知译丛

分享到:

定价:¥45.00

  • 著者:3798,3799 
  • 出版时间:2007年04月本印时间:2007年04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75页
  • 开本:16册数:1
  • ISBN:7-100-04652-1/C•126
  • 读者对象:心理学专业师生及相关从业人员
  • 主题词:心智范畴特异性
  • 人气:243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该书全面综述了有关脑和心智的范畴特异性的最新、最有影响的理论。

 

显示全部序言

          中文版序言

  《脑与心智的范畴特异性》是一本汇聚了15篇论文的合集,涉及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脑功能成像和分布式计算建模等多个研究领域。各章的作者大多是各领域内卓有建树的研究者,他们共同探讨了人类概念系统如何组织、人类神经系统的认知功能和神经解剖的特异性等问题。本书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各章作者在尝试探讨相同的问题时,不仅采用了不尽相同的研究方法,甚至各自的理论立场也差别甚大。实际上,关于人类概念系统如何组织的问题,认知神经心理学家们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展示各种理论观点,可以激发这个领域中更多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这是本书出版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书前两章的作者赞同人类神经系统的组织有高度特异性,主要的证据来自临床发现的范畴特异性语义缺失的脑损伤病例。在第一章里,作者扼要地介绍了1980年代沃林顿(Warrington)等人提出的感觉/功能论和1990年代卡拉马扎(Caramazza)等人提出的领域特异知识假说。第二章的作者详尽地介绍了一个脑损伤病人的症状,为设想和检验各种可能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类似地,第六和第七章也介绍了大量神经心理学研究。这些研究既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第一章介绍的理论争执,也为读者了解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第三、第四和第十章根据视知觉加工的一般规则来理解正常人和脑损伤病人在识别和命名物体时的范畴差异,不假设神经系统有某些专门加工生物或非生物的区域。第五、第八和第九章的观点类似于第三和第四章。他们认为语义记忆系统有某些通用的组织规则,这些规则在各种物体范畴中都有效,并且可以解释范畴特异性语义缺失病人的临床症状。脑损伤病人的语义记忆系统表现出的各领域(范畴)的概念的差别很可能不是由于各范畴的概念在神经解剖结构上的特异性,而是学习的结果。这三章内容强调了学习塑造神经系统的可能性,并且用神经网络计算建模的方式实现了某些高级认知功能的模拟。这六章的研究都迫使领域特异说的支持者寻找更能证明神经系统高度特异性的直接证据。
  第十一、十二和十三章的主要作者在认知发展领域有重要影响。他们对于认知系统的发展有相近的理论观点,都赞成幼儿认知发展的顺序是先获得较抽象的、划分物体概念为大而模糊的领域的知识,后获得较具体的、确定较小较精确的范畴的知识。但是神经系统的特异性如何,高度特异性(如果有)如何形成?这三章作者回答这两个问题的立场似乎恰好代表了争执的两端和中点。第十一章的作者汇集了自己过去十年的研究,论证幼儿概念系统在发展的极早期就理解动物和人造物在知觉性质之外有更深层次的差别,而概念系统能划分各领域的物体是源于知觉系统对运动(模式)的敏感。第十二章的作者论证了运动模式不足以提供充分的信息并区分不同领域的物体,间接地支持了神经系统可能有高度特异性的假设。第十三章的作者站在两者之间的某处,设想大脑有可能由于神经结构的先天约束而逐渐形成某些区域的特异功能,并且因此在脑损伤时表现出特异性缺失。回顾第一章的内容,这三章似乎预示着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将和相邻的学科(例如,认知发展和比较心理学)有越来越多的沟通和融合。
  最后两章作者的研究集中在神经功能成像领域。第十四章介绍了目前脑功能成像实验普遍使用的主流方法,并着重指出,更精确地检验各种理论假设依赖于改进高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第十五章的作者回顾了自1995年到2000年使用脑功能成像方法研究语义记忆系统的14篇实验报告,总结其发现并提出,2000年之前的脑功能成像数据仍然无法肯定地做出神经系统有语义范畴水平特异性的结论。
  本书原作的出版推动了语义知识组织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例如,2003年的认知神经心理学(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杂志就出版了讨论神经特异性的特别专辑。现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张航、?宇明、孙宇浩和刘烨四位年轻人将本书完整地翻译为中文版,亦将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荆其诚
                          2004年8月16日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是一本汇集了15篇论文的合集,涉及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脑功能成像和分布式计算建模等多个研究领域。各章的作者均是该领域内卓有建树的研究者,他们共同探讨了人类概念系统如何组织、人类神经系统的认知功能和神经解剖的特异性等问题。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领域特异性假说
    ——从发展和比较的角度看范畴特异性缺失
  范畴特异性缺失:导言
  领域特异性研究取向的简述
  儿童对领域的区分
  婴儿的领域特异性区分
  灵长类动物的领域特异性知识
  从发展和比较的观点看语义知识
  对范畴特异性损伤的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领域特异性语义缺失的个案研究
  引言
  米开朗基罗:个案史
  解释范畴特异性损伤:“知觉一功能”理论
  解释范畴特异性损伤:“拥挤”(crowding)理论
  脑的特定部位恰好与范畴特异性损伤有关吗?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物体识别和命名时辨别目标和竞争刺激的原理
    (及其在常态和病理学的范畴效应中的作用)
  介绍
  物体识别和命名,辨别目标刺激和竞争刺激
  不同范畴的知觉知识和功能知识
  任务效应回顾
  该理论与其他解释的关系
  若干精细预测
  其他类型的范畴特异性缺失的小结和解释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视觉加工及其生物和人造范畴间的分离
  前言
  物体的视觉加工
  范畴特异性视觉失认症
  对CSVA的解释
  批评意见
  对ELM的研究
  形状加工
  形状和语义加工的交互
  从ELM上得到的推论的推广
  模拟共享形状特征和语义相关性的交互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分布式语义系统中出现范畴特异性缺失
  导言
  研究新取向:概念结构和概念的结构
  概念结构:计算模拟
  概念结构:支持我们的表征假定的经验证据
  概念结构:神经心理学证据
  总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六章 语义痴呆:范畴特异性的悖论
  前言
  语义痴呆(SD)
  本研究中的SD病人群体
  SD的语义缺失是范畴特异性的吗?
  SD病人之间的认知差异
  SD病人在神经解剖上的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七章 阿尔茨海默病的范畴特异性再认损伤
  前言
  阿尔茨海默病的语义记忆丧失
  阿尔茨海默病的范畴特异性缺失
  解释多变结果的因素
  对阿尔茨海默病中范畴效应的总结
  物体与动作知识;抽象与实体知识
  阿尔茨海默病出现范畴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范畴特异性语义缺失背后的因素
  前言
  特征常模
  损伤的范畴水平倾向
  特征相关
  特征类型
  独有特征
  总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第九章 范畴特异性缺失的联结主义观
  导言
  法拉—麦克莱伦模型
  范畴特异性缺失的替代理论
  综合:一个有希望的研究取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样例模型和范畴特异性缺失
  导言
  分类和识别的样例模型
  样例存储和范畴特异性缺失
  生物和非生物范畴之间的差异
  模拟范畴特异性缺失
  生物和非生物的识别
  生物和非生物的分类
  基于相似性的理论足以解释范畴特异性缺失吗?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论语义系统的基础
  导言
  初始概念
  初始概念的意义
  对成人概念系统组织的推论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动物和其他独立运动的物体
  导言
  论选择性注意问题
  再论特异领域观念
  机器问题
  更深层理论问题
  研究
  研究探讨的问题
  论活物—非活物之分的组织
  行动“理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范畴和信息层次
  导言
  异质世界和科学的多元性
  领域特异性的层次
  先天论、经验论和通道效应(channelling)
  低层知觉分流和“开明经验论”
  高而稀疏:重新思考拥有高层概念知识意味着什么
  遴选模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损伤所致的范畴特异性失常的解剖位点和认知位点的关系
  导言:主要的模型
  范畴特异性失常研究的理论难题和混淆因素
  聚焦于神经解剖的理论模型提出的预设
  范畴特异性失常相关的神经解剖研究引出的结果
  比较神经病理学资料和功能神经成像研究
  神经解剖资料为理论模型引出的推论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范畴特异性的功能成像研究
  导言
  揭示深层神经体系
  检验范畴特异性的认知模型
  评述范畴特异效应的功能神经成像资料
  范畴特异性的神经成像研究未来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