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

分享到:

定价:¥35.00

  • 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 页数:395页
  • ISBN:7-100-04654-8
  • 主题词: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教学实践
  • 人气:98

显示全部前言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丛书》

               前 言  


  教育部发出通知,从2004年秋季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旨在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基础。与建国以来历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比,这次课程改革的力度最大。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地区面临空前的挑战。

  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等方方面面。这种变革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的任何变革关键在于实施。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舞台。课程改革理念如不能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体现于课堂,再理想的课程改革都不会成功。让新理念走进课堂,融于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实践,比推出新的理念更加富有创造性,任务也更加艰巨。

  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过程,有很多东西需要花大力气学习。但对新课程的学习不能止于理解、认同或接受,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悟、内化,并且需要创造。改革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教师来克服和解决。因此,应该对参与课改的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服务,采取切实措施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引领教师摆脱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结构特点、思想体系以及精神实质,减少从观念到行为的落差。

  在首批实验区进入课改之际,为了帮助参与实验的高中教师积极有效地应对课程改革的挑战,为大家提供课程改革的理沦引领和实践示范,促进教师的专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业成长,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在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和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联合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基层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编写了这套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丛书。本丛书据事实说理论,从课例看观念,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介绍新的课程理念;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提供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

  本丛书有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理念的阐述通俗易懂。编者从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的课程理念,使广大教师能够轻松地理解新课程“是什么”、“为什么”;二是对蕴含新理念的教学要素以及各教学要素如何体现新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帮助教师们掌握新课程教学理论及其运用方式,解决好“做什么”的问题;三是有大量承载新课程理念的鲜活案例。教师们通过这些案例,可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把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解决好“怎么做”的问题。相信丛书对教育教学工作者和广大教师们学习和实践新课程会有切实的帮助。

  我们希望,广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升华教师的职业生命,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编者

                           2004年7月

显示全部后记

  2004年秋季开始,在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实验的高中课程方案,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但是教学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说,如果新的课程理念不能体现于课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

  基础教育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让新课程理念走进课堂,促成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比推出新课程方案更加富有创造性,任务更加艰巨。

  让新课程理念走进课堂的关键之一是要帮助教师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了解新课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同时,认同和接受新课程理念,从而真正感受新课程理念的魅力,展现新课程的价值。这既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基本框架和提供基本理论,更需要提供操作范例,使教师通过学习理论、研究案例、亲身实践,才能促成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化。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编写组在本书的编写中,力求做到如下几点。

  1.运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在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高中教育的目标、高中课程的结构与选择、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高中物理课程的内容、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等问题时,采用创新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选取贴近高中物理教师实际需求的内容,尽量做到在语言表述上既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又使教师感到深入浅出。

  2.案例力求突出特点、加强可操作性。由于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刚刚起步,现有的新案例都是小学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很难找到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过的新案例。因此,我们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采用教学研究人员与高中物理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携手合作的方式,编制对高中物理第一线教师有参考价值、可操作性强、特点鲜明的案例。

  3.与案例相结合。在体例上,采用边叙述物理教学理论,边用案例说明的模式,并且在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一章的最后,给出了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同课型的案例。

  4.新课程与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将物理新课程与教师发展单独作为一章,比较详细的介绍了物理新课程与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研究、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传媒的运用、反思性教学等基础物理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达到使广大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物理教师在新课程中成长的目的。

  本丛书由王景华任总主编,高洪德任副总主编,宋树杰任物理分册主编。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以姓氏笔画为序):于淑霞、方士华、王克田、王君翔、田守民、田序海、刘林、许华忠、任会常、宋协俊、陈娜、杨树峰、张君可、张协成、张宪魁、张德启、李新乡、李传新、郑玉峰、侯汉银、姜玉彬、姜连国、贾世杰、徐步、徐德雨、徐龙蛟、袁汝亮、董茂寅等同志。

  本书由宋树杰、任会常、侯汉银、张君可、李新乡、徐德雨统稿。全书由李新乡教授审订。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物理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陈娜、张昱、薄会萍、杨连武参加了统稿与校对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不全面、不深入;同时也由于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刚起步,无成功的经验可参照,也来不及将设计出的案例进行教学实验检验;因此,参加编写的人员付出了努力,但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因此,恳请读者指正,以便下次修改。

                        编   者

                        2005年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教育部发出通知,从2004年秋季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旨在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在首批试验区进入课改之际,为了帮助参与试验的高中教师积极有效的应对课程改革的挑战,为大家提供课程改革的理论引领和实践示范,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在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和教学试验的基础上,联合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基层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编写了这套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丛书。本丛书据事实说理论,从课例看观念,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介绍新的课程理念;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提供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 

显示全部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  物理新课程的目标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二、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第二节  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从“精英主义”走向“大众主义”——高中教育的新使命

   二、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定位

  第三节  高中课程的结构与内容选择

   一、我国原有普通高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确定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内容的依据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

   四、选择高中课程内容的原则

  第四节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

   一、物理课程的功能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

   三、高中物理课程结构及课程模块说明

   四、高中物理课程目标

第二章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内容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二、物理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和内容表述上与教学大纲的不同

   三、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上的变化

  第三节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

   一、物理教学目标的层次

   二、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三、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目标体系

   四、物理新课程的分层教学目标

   五、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程序

第三章  物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第一节  自主学习

   一、自主性学习理论

   二、自主学习的实施

   三、自主学习的案例

  第二节  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合作学习的含义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四、合作学习的案例

  第三节  探究学习

   一、探究学习的界定

   二、探究学习的理念与目标定位

   三、探究学习的实施

   四、探究学习的案例

  第四节  三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一、三种学习方式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二、三种学习方式之间内在的联系

   三、三种学习方式的选择

第四章  物理新课程与教师发展

  第一节  物理新课程与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一、具备3力

   二、掌握3术

   三、学会5法

  第二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三、实现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转变的策略

  第三节  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研究

   一、依据教学改革的要求,确定教学研究课题

   二、选择研究方法,开展实践研究

   三、撰写教研论文,指导教学实践

   四、关于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资源的涵义

   二、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三、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四、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的角色

   五、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第五节  教学媒体的运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媒体

   二、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的整合

   三、正确处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三个关系

  第六节  反思性教学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二、反思性教学的现实意义

   三、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简介

   四、反思性教学的一般流程

   五、反思性教学的反思方法

第五章  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一、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简述

   二、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

   三、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节  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  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一、新课程标准下,物理规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第四节  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

   二、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第五节  物理习题教学设计

   一、当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概况

   二、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物理习题教学设计应突出体现的几个问题

   三、物理习题创新设计的方法

  第六节  物理教学设计示例

   一、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示例

   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示例

   三、讲评课教学设计示例

   四、习题课教学设计示例

   五、实验课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章  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

  第一节  发展性评价观概述

   一、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第二节  成长记录袋评价

   一、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涵义

   二、成长记录袋内容的选择

   三、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类型

   四、成长记录袋的设计

   五、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优点

   六、成长记录袋评定应用的局限性

   七、成长记录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表现性评定

   一、表现性评定的理论基础

   二、表现性评定的涵义

   三、表现性评定目标的构建

   四、表现性评定的资料收集和评分规则

   五、表现性评定的优势

   六、表现性评定的不足

   七、表现性评定对当前我国考试及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

   八、表现性评定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一、现行课堂评价存在的弊端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分类

   四、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改革趋势

   五、课堂评价遵循的原则

   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

   七、一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第五节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涵义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

   四、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五、研究性学习评价结果的表示

  第六节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一、传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

   二、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改进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