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逻辑哲学论》研究(修订、完整版) 平装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丛书

分享到:

定价:¥48.00

  • 著者:309 
  • 出版时间:2007年08月本印时间:2007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875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7-100-05254-8/B•707
  • 读者对象:哲学系专业师生及哲学爱好者
  • 主题词:逻辑哲学研究修订完整版
  • 人气:372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该书2000年初版,修订再版后比原书增加12万字,增加了关于逻辑、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显示全部前言

       一 《逻辑哲学论》写作和出版情况简述
      《逻辑哲学论》(Logisch-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的写作和出版均有一部曲折的历史。
    写作情况
  《逻辑哲学论》是以若干本笔记(手稿)和打字稿为基础整理而成的。
        1912年初,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1889—1951年)再次来到剑桥,先是注册为三一学院的本科生,后成为高级研究学生,随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年)学习逻辑和哲学。1913年9月初,维特根斯坦到挪威专心从事思考和写作。至9月底他写出了一部关于逻辑的手稿。在9月20日写给罗素的信中他写道:
  类型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我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思想。这些思想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现在我总是有这样的感觉我必死于能够发表它们以前。这种感觉一天天变得强烈起来。因此,我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可能早地向你传达我到现在为止所做的所有事情。不要以为我认为我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不能不有这样的感觉:它们能够帮助人们避免某些错误。或者我错了?如果是这样,请不要留意这封信。我当然无法判断我的思想在我死后是否值得保存下来。或许我思考这样的问题根本就是可笑之举。但是,如果是这样,请原谅我的愚蠢的举动,因为它不是一种肤浅的愚蠢之举,而是我所能做出的最深刻的愚蠢之举。我意识到,我越往下写越不敢说出我的目的了。但是,我的目的是这样的:我想请求你允许我尽可能早地与你会面,并且给我以足够的时间,以便向你概要地描述我到现在为止所做的事情的整个范围;如果可能,请让我当着你的面给你做些笔记。……我知道,向你提出这种要求可能既狂妄又愚蠢。但是,我就是这样的人——随你怎么看我都无所谓。

显示全部后记

  经过近一年艰苦的理智跋涉,现在终于彻底完成了这部书稿。
  大约十年前,我开始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研究。1992年,在洪谦和陈启伟两位先生的指导下,花了三年时间写出了题为“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发展”的博士论文(出版时名为《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路》)。在其中,我按照自己的解释框架对维特根斯坦的整个哲学给出了一种系统的解说。1995至1996年到奥地利Graz大学进修,随RudolfHaller教授进一步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在此期间接触到了一些国内不易见到的重要文献,对维特根斯坦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过,我还基本上坚持着以前的解释框架。1998年9至10月到台湾作学术交流。在台期间,辅仁大学哲学系丁原植先生敦促我写一本关于《逻辑哲学论》的注释性著作。随后有幸到赫尔辛基大学随著名哲学家和维特根斯坦学者C.H.Yon Wright学习。C.H.Von Wright先生是维特根斯坦的学生,维特根斯坦指定的遗著管理者之一。维特根斯坦的大部分书稿都是经由他编辑出版的。他在赫尔辛基大学建有一个维特根斯坦档案室。其内藏有维特根斯坦的全部手稿以及大量的相关文献。在这种至为理想的条件下,我开始了本书的写作。由于对纯粹注释性的工作无甚兴趣,所以在究竟如何安排行文结构一事上颇费了一番脑筋。最后,我决定打破《逻辑哲学论》的原有的结构,完全按照我的既有的解释框架来重新安排其内容的先后次序,并给以详尽的解释和评论。因此,本书可以看成是对《逻辑哲学论》的一次大规模的“理性的重建”。
  本书基本上是我在赫尔辛基逗留期间完成的。没有认真地、深入地思考过维特根斯坦所思考的那些问题的人很难想象出本书写作过程中作者所体验到的那份艰苦。这次写作使我至为真切地理解了什么叫作绞尽脑汁,什么叫作殚精竭虑。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始终恪守着这样的准则:绝不有意回避任何难点。对所意识到的所有困难,我都力图给予合理的解决。当然,有些困难我或许未能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却未能给出真正合理的解决。在这样的地方,恳请各路方家指教。
  本书原稿本是对《逻辑哲学论》一书(乃至整个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完整的解释和重建,有六十余万字之巨。出版社理所当然地嫌其过于庞大,要求有所割舍。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内容上的连续性,最后不得不非常遗憾地将关于逻辑、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的三大章内容(约有十五万字)悉数拿掉。(这绝非意味着这些内容对于《逻辑哲学论》来说不重要。实际上,关于逻辑的本质的思考构成了整个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至于原稿的完整面世,只好寄希望于来日了。
  维特根斯坦曾经恰如其分地将《逻辑哲学论》称作为他的“生命之作”。我也乐于这样看待我的这本书。
  在本书写作期间,我曾就许多困难的问题伺C.H.von Wright,P•M.S.Hacker(牛津大学St.John's College),Rudolf Hailer诸位教授请教。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一并感谢陈启伟和丁原植先生多年来的帮助。
  另外,还要感谢商务印书馆陈小文和王希勇两位先生为促成本书的早日出版所作出的努力。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夫人桂霞和我的儿子同同。在我在遥远的赫尔辛基写作本书期间,她们不得不独自处理生活上的许多困难。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三姐韩静慧多年来给予我的多所照顾。
       韩林含
       1999年11月24日识于北京大学燕北园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研究20世纪最伟大的西方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所创立的早期哲学,即《逻辑哲学论》中的思想。书中利用了几乎所有的第一手资料,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逻辑哲学论》的主要观点,特别是研究了其中最为困难的几大问题,获得了领先的研究成果,是《逻辑哲学论》的研究者和学习者不得不读的优秀作品。作者翰林合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言
第一章 世界结构之分析
  一•一世界、事实;逻辑空间、事态
  一•二基本事态和基本事实
  一•三对象
第二章 思想和逻辑图像论
  二•一思想的结构
  二•二逻辑图像论
  二•三思想的图像性质
第三章 语言结构之分析
  三•一基本命题
  三•二名称
  三•三名称和基本命题的先天形式
  三•四基本命题的图像性质
  三•五真值函项及其一般形式
  三•六命题的一般形式
第四章 命题的图像性质
  四•一逻辑对象批判
  四•二命题的图像性质
  四•三逻辑图像论与赫兹的科学观
  四•四命题的真假两极性
  四•五语言表达式的所指、意义和理解
  四•六命题和名称的区别与联系
  四•七命题、逻辑位置和逻辑空间
  四•八命题的一般的语义形式
第五章 语言和世界的本质
  五•一命题和语言的本质
  五•二语言的本质与哲学误解、混淆和胡说
  五•三正确的概念文字与哲学误解、混淆和胡说之清除
  五•四日常语言、日常语言的本质和逻辑上完善的语言
  五•五世界的本质
第六章 逻辑
  六•一初始符号
  六•二形成规则
  六•三公理
  六•四推演和逻辑证明
  六•五逻辑与世界、语言和思想
  六•六“逻辑必须照料自身”
  六•七弗雷格和罗素逻辑观之批判
第七章 逻辑主义批判
  七•一逻辑主义
  七•二批判
  七•三数学的本质
第八章 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
第九章 神秘之域
  九•一神秘之域之设置
  九•二神秘之域之不可说性
  九•三维特根斯坦与神秘主义
  九•四维特根斯坦神秘主义观点之形成
第十章 哲学
  十•一哲学之不可能性
  十•二伦理学、美学和宗教
  十•三哲学:作为说明和职业
  十•四哲学与自然科学:罗素哲学观之批判
  十•五维特根斯坦与毛特纳
结束语
重要著作名称简写
论题索引
书目
后记
修订一完整版后记
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