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阳明学研究的最新力作,充分阐发阳明学丰富多彩的现代性内涵
作者游走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旁征博引,深入发掘阳明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为克服现代性难题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理论资源。
定价:¥120.00
阳明学研究的最新力作,充分阐发阳明学丰富多彩的现代性内涵
作者游走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旁征博引,深入发掘阳明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为克服现代性难题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理论资源。
本书以“阳明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为题,勾勒阳明学内部现代性精神的展开脉络,阐发阳明学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所提供的独特资源,并揭示阳明学对于克服现代性之隐忧所具有的启示性意义。
作者立足于阳明学的原始文本,对王阳明的亲民说、“四民异业而同道”论、“天下一家”论等富有现代意义的思想的来龙去脉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思想史考察,在此基础上深度阐释阳明学义理内部的“现代性”与“超现代性”思想因子,最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立体而有深度的王阳明。
顾名思义,“中国现代性问题”即是指中国走向“现代性”过程中所遭遇到的问题。它涉及以下几个议题:第一,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它是由西方力量强力冲击下所做出的一种纯粹被动的“反应”?抑或存在着某些“内生性”的精神资源制约乃至诱导着“现代性”开展的方向与进程?与此问题相关,第二,中国思想中哪些传统因素是“前现代性”的,因而阻碍了过去一百年来的中国现代性之开展?又有哪些因素具有一定的现代性精神或者易于与现代性文化接榫,因而为中国现代性之开展提供了某种“精神动力机制”与“秩序想象”?第三,现代性是一“双刃剑”,作为一种黑格尔所称的“主体性自由文化”现象,一方面它弘扬了个体的自由、尊严、权利与平等,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隐忧”乃至“顽疾”,中国传统思想有无“超现代性”的智慧为克服此类现代性隐忧问题提出一套解决思路?
由此问题意识看“阳明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问题论域无非由以下几个议题构成:第一,阳明学在传统中国向近现代中国过渡的过程之中究竟展现出何种新的形态、扮演何种角色、起到何种作用?第二,阳明学自身具有何种现代性(或“准现代性”)气质?它又在哪些方面为近现代中国现代性之开展提供了某种“精神动力机制”与“秩序想象”?第三,阳明学为克服“现代性的隐忧”能够提出何种思路?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