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的相互澄明关系研究 精装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研究丛书

分享到:

定价:¥108.00

  • 著者:142022 
  •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本印时间:2023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96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2806-0
  • 读者对象:哲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者与爱好者
  • 主题词:现象学精神病病理学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全景展现百年来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的相互澄明与启发关系

现象学作为一种兴起于20世纪的哲学方法,其影响波及甚广;精神病理学作为一门非哲学学科,在受现象学影响之前,主要采取的是实证的、经验的研究进路。而强调先验方法和原初境域的现象学以哲学态度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前反思维度,关注医生和患者的主体间关系,拓宽了精神病理学的研究视野。所谓现象学的精神病理学则拓展了胡塞尔开创的“纯粹现象学”的边界,将现象学方法应用于精神疾病治疗这一特殊领域,赋予哲学更多的治疗功能。这就是本书作者、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心理学系系主任徐献军本书的主题:论证现象学和精神病理学的相互澄明关系,并依次介绍在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哲学家或精神病理学家,如雅斯贝尔斯、宾斯旺格、闵可夫斯基、斯特劳斯、博斯、布兰肯伯格等。
在古希腊,哲学本就有治疗的功能,医学之中本来也包含哲学的要素。只是随着学科细分,哲学越来越困限在纯粹思辨中不能自拔。近百年来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实践或许会为打破这种隔阂的局面、将现象学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学科领域贡献力量。本书即意在展现现象学和精神病理学相互澄明的历史,介绍雅斯贝尔斯等人为现象学精神病理学运动所做的贡献。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徐献军,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方向博士生导师,精神分析与哲学咨询方向“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咨询取向为精神分析。目前主要从事精神分析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已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曾获得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哲社科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个学术奖励。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同济大学相关课题共6项,已经出版专著2部、译著5部。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在现象学的意义上来解释人在世界中的存在(即人的此在)。另一个目的涉及人在世界中存在的特殊方式,即精神病理的方式。这两个问题分别属于专业与方法截然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第一个问题处于现象学哲学的框架中,第二个问题属于精神病理学。本书将在不同形式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即以不同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家为线索)中来考察现象学对于精神病理学的澄明,以及精神病理学对于现象学的澄明。本书揭示了现象学在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首先,通过对精神疾病体验现象重要性的强调,现象学是对越来越强的还原主义的有效补救。其次,现象学的方法论是掌握原初经验的重要路径。再次,精神病理学的现象学进路假设:人类实存的脆弱性是精神疾病的根源,而现象学对人类实存(时间性、具身性、主体间性)的三个方面的揭示,是有益于精神病理学的经验研究的。最后,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消除对于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并促进社会对于精神疾病的理解与接纳。

显示全部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现象学的三种形态
第一节 自然态度中的现象学
第二节 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实存现象学
第二章 胡塞尔与雅斯贝尔斯的关系
第一节 胡塞尔现象学对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的影响
第二节 由现象学的直观到精神病理学的复现
第三章 雅斯贝尔斯: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开端
第一节 精神病理学的范围
第二节 异常心理中的主观经验
第三节 异常心理中的整体现象:五种意识状态
第四章 宾斯旺格:此在分析
第一节 现象学在宾斯旺格精神病理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宾斯旺格对海德格尔实存现象学的创造性解读
第五章 闵可夫斯基:对疾病生命的结构现象学分析
第一节 对精神分裂症本质的生命现象学分析
第二节 对躁狂—抑郁症的时间现象学分析
第六章 斯特劳斯:感受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
第一节 对生命感受的拯救
第二节 基于生命感受的精神病理学
第七章 博斯:从精神分析到此在分析
第一节 此在分析的建立
第二节 此在分析对精神分析技术的调整
第八章 布兰肯伯格:现象学方法论与精神病理学
第一节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第二节 对于症状贫乏型精神分裂症的现象学解释
第九章 弗兰克尔和兰格尔:意义治疗、个人实存分析与现象学
第一节 意义治疗与现象学
第二节 个人实存分析与现象学
结 论
附录 国内外有关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相互澄明关系研究的机构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尽管早期胡塞尔(《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与舍勒使宾斯旺格认识到了现象学直观与意向性意义分析在精神病理学中的重要性,但宾斯旺格仍然尝试寻找一种更具体的工具,使他可以去理解临床个案的人格性体验实在。他首先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找到了可以用于理解精神疾病患者所展现的在世界中存在之结构变异的工具。在他用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取代传统的心理认知概念之后,他建立起了他自己的、作为此在人类学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即在精神病理学的临床案例中,去探索人类的“此在”)。 根据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Analytik des Daseins):“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实存(Existenz)。因此这些可以在存在者身上体现出来的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在手‘属性’,而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方式,并且仅此而已。”海德格尔将此在的存在规定,称为“在世界中的存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早期宾斯旺格的封闭在自身意识中的内在自我(即精神分析的内在自我),让位于在世界中的自我。海德格尔本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他思想的病理学价值:“以病理显现为例:它指的是身体上出现的某种变异;它们显现着,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它们作为显现的东西,揭示了着某种本身没有显现的东西。”对宾斯旺格来说,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学可以帮助他认识患者的存在。“在这个案例中,思维奔逸(Ideenflucht)要作为实存人类学现象,从存在性观念的方面得到检查,因此必须掌握这种现象的呈现,并从其本身去(如其所是地去)理解它。这就是所有现象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宾斯旺格的此在或者说存在论转向,不是孤立的事件。实际上,与他同时代的精神病理学家雅斯贝尔斯、闵可夫斯基、斯特劳斯、冯·葛布萨特尔也表现出了实存主义的风格,尽管他们没有像宾斯旺格那样明确采纳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学。 1931年,宾斯旺格首先将此在分析应用于对躁狂症案例的系统研究(即对思维奔逸的研究)。在他的第一个躁狂症研究中,宾斯旺格检查了躁狂症患者写给疗养院工作人员以及亲属们的信件。他认为,患者潦草的笔迹、错误的语法以及交流的意图,都指示了一种私人的存在世界,但是患者没有进入或离开这个世界的自由。因此,宾斯旺格将思维奔逸看作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的表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生理学将思维奔逸的语言现象看作是功能障碍,而心理学将它理解为联想障碍;在生理学与心理学中,患者的语言都只是潜在神经机制障碍的表现症状。但在此在人类学中,每个症状都是高度复杂结构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用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中的存在去进行把握,而且将这种在世界中的存在解释为操心(Sorge),那么我们必须从操心的存在论结构整体去理解和研究思维奔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