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形成中的学科:跨文化视角下的精英、学问与创新 平装新史学译丛

分享到:

定价:¥75.00

  • 著者:188657 译者:
  •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本印时间:2024年10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58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4248-6
  • 读者对象:学术史、思想史、世界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 主题词:学科发展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在跨文化视角下,以精英为切入点
研究知识的生产与分配


《形成中的学科》并非一部鸿篇巨制,却探讨了人类认知行为的宏观问题。通过对比东西方,尤其是古代希腊和中国,劳埃德逐章探讨了构成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八个基础学科从古典时代直至当代的发展状况,尤其关注精英阶层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影响,思考人类的认知追求是否是超越文化界限的普遍行为。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穿越时间、跨越地域的思想之旅。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G.E.R.劳埃德(G.E.R.Lloyd),剑桥大学教授,因从比较角度用跨学科方法研究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科学与医学而著称,他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不同文明如何发展科学和医学知识的理解。著有《智慧革命:古代希腊科学的主张与实践研究》《对手与权威: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科学调查》《好奇的雄心:认知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世界》《古代世界、现代反思:哲学视角下希腊和中国的科学与文化》《无懈可击的妄想:古代希腊中国和当今的智慧与道德》《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科学的原理与实践》《形成中的学科》等。
陈恒,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为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西方城市史。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副主任委员、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等。著译/合著译《西方城市史学》《历史是什么?》 《多面的历史》等; 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编“三联经典人文书库”“光启文库”“二十世纪人文译丛”“新史学”等丛书。
洪庆明,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为法国社会文化史与西方城市史。在历史学主流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出版《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法国大革命的降临》等译著多部。
屈伯文,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领域为近代早期西方军事史。译有《西方文明的统一》《跟着圣经去考古》等。在《复旦学报》《新史学》《都市文化研究》《世界历史评论》等刊物上发文多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在东西方的学科建制中,学科是如何形成的?每个学科的内涵、外延各自是什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与学科的产生、发展与演变有何关联?英国历史学家G.E.R.劳埃德以神来之笔,将读者带入一个似曾相识又别有意境的学术世界——从自然科学到人文艺术,从古代希腊到中国,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东西方不同学术世界中的八个学科,讨论了哲学、数学、历史学、医学、艺术学、法学、宗教学和科学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中得以建构的方式和途径,介绍了不同古代文明的学科之不同,并特别注意到不同学科曾在不同时期宣称过自己的霸权地位。
书中劳埃德还简明扼要地分析了在历史长河里人类认知活动的异同如何通过学科的变迁体现出来,并尤为突出社会精英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带领读者在学术世界中进行一次穿越时空之旅,感受思想史与学术史的魅力。

显示全部目 录

序言
导言
第一章    什么是哲学
第二章    数学
第三章    历史学
第四章    医学
第五章    艺术
第六章    法律
第七章    宗教
第八章    科学
结论 学科与科际整合
文献版本说明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谁是众学科的霸主?不同的观点引发了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当宗教自诩为至高无上时,这可能是因为所有其他的人类行为应当匍匐在上帝崇拜之下。历史学有时以“历史学所提供的对于过去的如实叙述之于我们的未来而言是最佳指引”的观点支持其主张;而科学自视发挥了“揭示事物的起源和自然世界实际运行原理”的作用。为此,宗教经常以“人类历史是上帝意志的演变过程”回应历史学的自我声称;接着,面对科学解释事物何以如此时,宗教则绝不与科学一起解释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在宗教看来,这根本就是宗教的职权范围。有些哲学家提出,判断这些观点孰是孰非并不是以上这些学科的任务。哲学作为一种次级研究反而是高高在上的,因为其任务是回答有关主体、目的、手段以及其他一级学科(包括艺术、法律和数学)之成功标准的问题。但在任何情况下,我刚才提到的观点都不是唯一得到支持的观点,即便是在有关领域的专家中也是如此。对于学科之间相互关系所引出的问题,我将在结论一章中简要地进行回应。
八个学科都可能会在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如艺术院校或神学院)的工作中得到体现,但没有一个学科仅是局限于这些机构。这些科目如何以及为何逐渐被视为学科是我反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将会看到,对于此问题的答案在不同情况下也极为不同。如果我们能够假定——我相信我们能够假定——所有人都可能分享知识、创造性、精神和抱负,我们就能从这些抱负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甚至有时是如何被挫败的角度更多地了解在全世界不同社会中此事所具有的多样性,我们有充分理由去开拓视野,以使我们的认识基于现代西方经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