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部典型皇家戏剧的发展变迁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
戏剧与政治的互动是宫廷戏曲研究的题中之义。“全史戏剧”的宫廷大戏是18世纪清帝国文治武功的盛大展演。其中,《昭代箫韶》以杨家将忠宋抗辽故事为题材,在王朝兴替、君臣纲常、性别秩序、神道设教等方面蕴含着乾隆朝重评历史的“帝王意志”。本书以宫廷戏本与档案为基础,综合考察了宫廷戏曲的制度变迁及帝王参与、大戏的文本生成及文化内涵、演剧形态的发展及帝国政治,对宫廷戏曲、中国戏曲史及清代历史文化研究多有开拓。
——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 华玮
1.该书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为其史实考辨与文本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吸收与借鉴了海内外学者的优秀成果,既与之展开对话,且有所补正。此外,本书还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视野与理论思考,在演剧制度的发展变迁、大戏文本的源流演变与演剧情形的史实考辨之外,还开拓出帝王心态、宫廷政治、物质文化等方面的深度研讨。
2.古代宫廷中的戏曲“总导演”是如何导戏的?
京剧名角是什么时候被允许选进宫表演的?有哪些人符合进宫的资格?
与“戊戌变法”同步的《昭代箫韶》的编演蕴含了慈禧怎样的心思?
戏剧名角田际云参与到“戊戌变法”中否?
这本书可以带读者朋友深入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