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金融的轮回:货币、证券到泛金融工具演进史 平装

分享到:

定价:¥68.00

  • 著者:189769 
  • 出版时间:2025年08月本印时间:2025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91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4744-3
  • 读者对象:高校师生,研究人员,对经济问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主题词:金融经济史世界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通过数字信息物物相连的世界,在新世纪的某个时点可能会真实呈现,人类社会不仅万物互联,而且能够在轮回几千年后,在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上重归物物交换。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郭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2012-2013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富布赖特访问学者,曾任教于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著有《风险投资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合著),译有《金融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科技风险投资:硅谷的商业模式》等。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文章二十多篇,主持科研基金项目十几种。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这本书以人类支付行为作为基本视角和基点,对历史上不同地区的货币、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前瞻。这样的研究并不是把支付发展的脉络从历史场域中抽离出来,就支付谈支付,就货币谈货币;也不是将经典理论对号入座,把金融理论话语与历史真实序列相坐实,而是将以支付为轴的金融演变置于不同国家的复杂经济社会情境中,在历史的多维图景中,来探求人类社会金融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每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传统、政治形态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渊源和方向,其金融活动从一开始就身处不同的时空之中,因而必然会有关于发展道路和发展进程的不同选择。这些选择是时势使然,可能并不具有可比性,这正如行走在不同道路上的人,来比较他们谁走的更远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由于金融发展的分异,确实影响到了历史上和今天所达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
作者力图在尊重每个社会的文化与历史的完整性的基础上,让这些不同社会的不同金融制度选择进行互为主体的对话,而不是把一方看做中心、标准,把另一方当做偏离者。这种多轨制构造的研究视角,进而可以考察在金融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中是否存在一些普遍性的结论,比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与支付的设计相关?政治形态的演变对于金融的发展有何种影响?不同的货币制度中究竟有没有最优的选择?法治精神与文化传统对于一个社会的金融系统是否也存在明显的制约?这些问题将帮助我们找到提问历史的好的方式,对于更好地把握以后的选择都是不无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