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挑战和机遇——新文化运动中的商务印书馆 精装

分享到:

定价:¥68.00

  • 著者:182771 
  •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本印时间:2019年09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77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7680-4
  • 读者对象:近代史、文化史、出版史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者、学习者及爱好者;出版行业的从业者
  • 主题词:商务印书馆历史研究
  • 人气:281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新文化运动中的商务印书馆变革史

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在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地位不言而喻。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商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商务领导层是如何把握住时代脉搏,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呢?改革后的商务,呈现出怎样的新面貌呢?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本书作者柳和城以其多年钻研近代出版史的积累,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潮流涌动的变革。变革的举措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新人的引入、教科书白话化、新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版、童刊童书向“儿童本位”的转变,等等,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走向深入。这其中,商务印书馆遇到的各式各样外部挑战、内部新旧势力冲突的实例,值得今人深思。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柳和城,1944年生于上海,浙江鄞县人,文史研究专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浦东文史学会员。1978年以来,从事文史研究和写作,共在报刊或专辑上发表各类文章700余篇,涉及鲁迅研究、出版史、藏书史与上海地方史等领域。著作(包括编著)有《张元济传》《孙毓修评传》《叶景葵文集》《叶景葵年谱长编》《书里书外:张元济与现代中国出版》;合著、合编的有《张元济年谱》《藏书世家》《穆藕初文集•增订本》《张元济年谱长编》《穆藕初年谱长编》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百年前的“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思想变革、观念跃进。其时,成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已成长为中国出版业的龙头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外部挑战和内部新旧势力的冲突。在张元济先生的亲自擘画下,商务领导层把握住历史机遇,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时代浪潮中重整旗鼓,乘风破浪,驶上了新的航程。

显示全部目 录

导  言  历史该怎样定位?
第一章  转型期的“阵痛”
第一节 历史回眸
第二节 中西文化论战
第三节 杂志销售危机
第二章 改革“大戏”在新思潮中登场
第一节 张元济北大“取经”
第二节 杂志编辑换人马
第三节 张元济辞职风波
第四节 共学社与《共学社丛书》
第五节 中华学艺社与《学艺》杂志
第三章 胡适考察编译所
第一节 “收束”“改组”与“第二编译所”
第二节 考察与谈话后的思考
第三节 推荐王云五以自代
第四章 商务开启“后张元济时代”
第一节 编译所少壮派大显身手
第二节 大手笔:从小丛书到《万有文库》
第三节 新旧之间“平衡术”的“产儿”
第四节 处理工潮的烦恼
第五章 转型期童刊、童书的“突围”
第一节 《儿童世界》横空出世
第二节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第三节 理论专著与少儿丛书
第四节 成人杂志中的儿童文学
第六章 与文学研究会合作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丛书》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通俗戏剧丛书》
第三节 《小说月报丛刊》
第七章  “整理国故”与商务古籍印行
第一节 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
第二节 张元济“为古书续命”
第三节 王云五为古书“装上翅膀”
结  语  几点补充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机器工业的产物,本身拥有许多“新”的因子。新的机器、技术,包括国外引进的石印、照相印刷等,无不属于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人员方面,创办人出身于新式印刷企业的工人,公司掌舵人是维新派人物,编译所聚集了一批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产品是新式教科书、新式期刊以及新的自然、社科类图书。在管理上实行股份制、公司模式,早已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工场作坊。
 1919年以前的二十年,各种西方新思想在中国流行,少不了出版家的贡献。张元济从南洋公学译书院到商务印书馆,出版严复翻译的介绍功利主义、进化论和经验主义的著作,出版译介东西方经济、法律、科学乃至文学的书刊。“五四”一代新式知识分子无不受益于这些书籍。但是,时代在进步,“新”的很快变为“旧”的,“张元济时代”的商务领导层,没有故步自封,善于自我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面临各种挑战,特别是新文化运动造成的冲击,力求自身改革,逐渐成为新思想、新文学的传播重镇。
挑战,本身也是机遇。谁能正视挑战,化解危机,谁就能取得胜利的成果。从中西文化论战、杂志销售危机,到革新"大戏"纷纷登场,再到胡适考察编译所、王云五进馆,商务领导层很好地把握历史机遇,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出版物面貌焕然一新。新文化的推行与发展,离不开出版环节。商务印书馆对新文化的扶持,表现在新人的引入、与新文化社团的合作上。特别体现为跟中华学艺社、共学社、文学研究会的亲密合作,新的科技和新的文学作品大量出版,童刊童书向“儿童本位”转变,等等。商务印书馆以成功的文化作为,推动了这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运动走向深入。
采用白话文作为书面语言是新文化运动的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文学革命也是那个时期所出现的全面巨大进展的一个方面。商务印书馆在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有目共睹。由于新知识界领导人1917年云集于《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使新思想和新文学改革运动壮大了力量,因此可说新文化运动发源地是北京大学,而商务之为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中心也是应该肯定的历史定位。
研究需要发掘新史料,利用新史料,本书充分利用了近年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馆史研究新成果,引用了一些首次披露的材料,也许有助于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本书配有一些插图,会更加直观、更加生动体现商务印书馆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