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混凝土:一部文化史 精装建筑新视界

分享到:

定价:¥68.00

  • 著者:184409 译者:
  •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本印时间:2021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30页
  • 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9798-4
  • 读者对象:对建筑、历史、文化等感兴趣的读者
  • 主题词:混凝土影响文化史研究世界
  • 人气:648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是前卫的标志,还是平庸的诅咒?是压抑与反动,还是高尚与自由?荣获2013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主席奖,福蒂杰出的历史书写,将带领我们理解混凝土这一极具象征性的矛盾材料。



★上百幅精美黑白照片,展现混凝土的全球多元表达
混凝土被认为是现代性的最终标志,充斥着现代人的整个视界。本书带领读者穿越欧洲、北美、南美和远东多地,追踪这一材料在大教堂、住宅和谷仓、体育场、桥梁和战争纪念馆等等中的部署,解读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及其全球后果。

★敏锐的文化想象力,挖掘多重媒介中的理论关联
本书分章节阐述混凝土与自然、宗教、政治、摄影、劳工和劳资关系的联系及其可能的发展,综合诸多领域的声音,串联不同主体的故事,对什么是材料,及材料在形成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所起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探讨。

★从大师杰作到贫民住宅,剖析物质历史的政治构建
作为现代批评家赞美、厌恶和一般审美好奇心的对象,混凝土的意义不断在生成和转变。本书极富启发性地描述了混凝土扩张背后不同的意识形态驱动力,试图回答关于混凝土的元问题:在文化的仲裁者中,谁关心混凝土,为什么?


第三方推荐语:

“任何对1900年以来的建筑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好书,它会给每个读者带来新的知识,并对他们一些最基本的建筑假设提出新的挑战。”
——巴纳巴斯·考尔德(Barnabas Calder),《建筑学报》

“这部博学、充满洞察力、涉猎广泛的著作将物质史研究带入新的方向。通过关注混凝土这一无处不在的现代性标志,我们被带入了一个文化和政治发展交错的迷宫,其范围涵盖了建筑、电影、摄影、规划和许多其他领域。”
——马修·甘迪(Matthew Gandy),伦敦大学学院地理系教授

“凭借其引人入胜的学术研究,福蒂带领我们超越了单纯的混凝土,展示了一种不符合预先设定类别的材料,作为日本、巴西或瑞典身份的投射,作为恐惧与愉悦的投射,这种材料自其发明以来就是各种厌恶和迷恋的来源。”
——阿科斯·莫拉万斯基(Ákos Moravánszky),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教授

“混凝土是建筑的典型材料……若不能同时在技术和文化层面掌握这种媒介,任何建筑师都不可能是完整的。因此,《混凝土:一部文化史》是必读书目。”
——《建筑师杂志》(Architects’Journal)

“这本书将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曾徘徊在混凝土建筑旁而几乎没有注意到它们……福蒂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与他的分析一样透彻,引导他了解设计师、建筑商、客户、文化与政治的种种迷人故事。这段历史通过黑白照片,或者更确切地说,通过迷人的混凝土灰色调照片得到了很好的说明。”
——Context


 

显示全部后记

人们往往会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熟视无睹,而当一本书用25万字从哲学、政治、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对混凝土这种似乎再熟悉不过的建筑材料进行文化上的剖析时,它所揭示出来的形而上的科学技术哲学内涵,以及关于建筑实践与理论之间相互作用的思考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恰恰是《混凝土与文化》一书的价值所在。
书中首先对混凝土进行了哲学上的辨证分析。作为建筑材料,它体现出建筑材料与大自然的天然/非天然、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现代/非现代、建筑审美的完美/不完美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混凝土相对于砖石等传统材料所特有的、从模板的“虚”到体块的“实”、从无定形的“湿”到坚硬的“干”的转化过程。同时,这种建筑材料又体现出建筑与人的相辅相成、人对物的改造、脑力与体力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而突出了建筑的人本本质。
另一方面,混凝土与政治的工具性关系在全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发人深省的。建筑材料被作为国家之间文化霸权的符号——比如德法两国的混凝土地位之争和巴西的民族独立性探索。纵使像勒•柯布西耶的混凝土建筑那样的不朽之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对人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混凝土上仍抹不去西方价值体系企图用一种建筑材料主宰世界的野心。
从社会的角度看,书中通过专门对一种建筑材料在近代的发展进行剖析,揭示了不同阶段社会对建筑材料认识和运用的过程——从作为新建筑材料试错的探索,到被社会接受并成为特定品格的象征。同时,建筑材料的施工方式又折射出其与产业的宏观联系。在这一点上,以美国的泰勒为代表的、使建筑向制造业发展的努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管理问题,则反映出一个时代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
其中关于建筑材料成本核算的内容在中国北宋时也有体现——《营造法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控制建筑成本(用料、人工时)编纂的,只不过木构建筑的营造技艺在今天已是亟须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然而,书中也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发展仅一个多世纪的混凝土技术,也会因市场的变化而衰落,甚至遗失,也会出现技术被时代淘汰的情况。或许,昔日的琼楼玉宇转为文化遗产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唯有人类不懈的创造才能赋予建筑永新的生命。
在此衷心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范路老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有意探索建筑材料理论内涵的读者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一种看似习以为常的材料。商务印书馆的杜非老师对书稿进行了仔细的审订,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父母对我长期以来的关怀,感谢善解人意的文媛,给了我德语上的支持。感谢你们让我能在每个宁静的夜晚,专注于此书的翻译。
2019年元旦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阿德里安•福蒂,伦敦大学学院(UCL)建筑史教授,建筑史研究生课程主管,历史与理论系前主管。他早年在牛津大学历史系学习,擅长以更宽阔的视野研究建筑历史。其理论研究的主要特色是从人们身边最习以为常却最容易被忽视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与生活其中的物质环境的关系。著有《欲求之物: 1750 年以来的设计与社会》《语词与建筑:现代建筑词汇》。
译者简介:
尚晋,2012 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翻译协会会员。致力于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译著有《从包豪斯到生态建筑》《美国国家地理125 周年》《洛吉耶论建筑》《建筑师解读古德曼》《理想城市:及其在欧洲建筑学中的演变》。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在现代景观中,混凝土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存在,然而它如此难以归类、“格格不入”,人们对其认识五花八门、大相径庭,有赞誉,亦常持贬损之意,赖特甚至称之为“杂种”。
作者摒弃了惯常的“材料”视角,而将混凝土视为一种“材料的介质”,强调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以及人们对被其改造的“自然”、时间及“材料”的理解。自19世纪以降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使用,混凝土仍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是建筑师、文人学士、政客、企业家、教会人士、艺术家和千千万万民众的思想表达。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泥与现代性  /9
第二章  天然还是非天然  /53
混凝土与石材(59)  不完美(65)  风化(67)  改造自然(77)  可持续性(91)
第三章  没有历史的材质  /105
混凝土的历史真实性(107)  一种没有历史的材质 (115)  融合过去与现在:战后意大利(121)
第四章  混凝土的地缘政治  /135
混凝土的国家性(139)  混凝土的国家归属(163)
第五章  政治  /197
苏联与东欧(203)  西欧(215)  冷战之后(223)
第六章  天国与人间  /227
法国和德国的混凝土教堂,1919-1939年(232)  1945年后(240)  教堂与城市(244)  贫穷与庸俗(249)
第七章  铭记还是忘却  /263
第八章  混凝土与劳动力  /301
有技术还是无技术? (301)  混凝土与科学管理(317)  专家(323)  建筑师(327)
第九章  混凝土与摄影  /341
指示(341)  时间(344)  彩色/单色(350)  实地摄影(351)  融混凝土于“文化”(359)  混凝土与作为艺术的摄影(364)
第十章  混凝土的复兴  /375
中性物(377)  刚强,还是柔顺(387)  室内室外(391)
致谢  /400
索引  /403
译后记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