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 平装

分享到:

定价:¥24.00

  • 著者:4396 
  • 出版时间:2007年09月本印时间:2007年09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95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05481-2/G631
  • 读者对象:教育研究者、工作者
  • 主题词: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
  • 人气:218

显示全部后记

  道德教育是培养人的德性的教育,是主宰、凝聚和支撑个体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学校道德教育传递着正向价值、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起着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不易教和实效差的状况,我选择了学校道德教育作为研究的主题,试图从宏观的视角,对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变革以及发展的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获得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促进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然而,这一尝试还是粗浅的,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憾,还望学界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它能够问世,是很多人帮助和支持的结果。
  首先感谢导师魏贤超教授。导师渊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和严谨的学风,不时给我启示,促我奋进,激我斗志;导师要求“跳出细节”“力争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指导,时时回响在我耳边,使我能够超越原有的论文框架和思维方式,在初稿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进。
  感谢华南师范大学的冯增俊教授,杭州师范学院的林正范教授,浙江大学的王承绪先生、徐辉教授、肖朗教授、徐小洲教授、吴雪萍教授、赵卫平副教授,在我博士论文的开题会与答辩会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为我论文的写作和书稿的修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守福先生、郭齐家先生、檀传宝教授、高益民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单中惠先生、潘洁先生,东北师范大学的饶从满教授、张德伟教授、王凌皓教授,辽宁师范大学的王桂先生、杨晓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的戚万学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的杨孔炽教授、洪明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罗黎辉教授夫妇,云南大学行政管理学院副院长崔运武教授夫妇,云南师范大学的周宁教授和李鹏讲师等对论文的指导、建议和帮助。
  感谢日本昭和女子大学的押谷由夫教授,教育文化研究所所长金井肇先生,东京大学的割谷刚彦教授,御茶水女子大学的箕浦康子先生、酒井朗教授、内藤俊史教授、高岛本洋教授、富士原纪绘副教授、小玉重夫副教授、远藤修一郎老师,青山学院大学的佐伯胖教授,福冈教育大学的界正之教授,埼玉县白冈町立菁莪小学的野口京子老师,埼玉县加须市立昭和初中的寺井次郎老师等在我访日期间接受我的访谈及其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感谢日本福冈教育大学的田中敏明教授、同朋大学的?健夫先生、上越教育大学的林泰成副教授、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的西野真由美研究员、神户大学的王岚博士、虾原正子老师、日下哲也老师、中上伸一校长、山田阳一校长、佐佐木和枝副校长、野村真卫老师、河田孝文老师、中上幸三夫妇、黑木睦子女士和山田哲史先生在日文资料和道德课观摩等方面的帮助。
  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的工作和生活得到了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伊继东教授、校长骆小所教授和其他校领导,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和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的领导以及全体同仁的支持和帮助;我的师兄妹们,王小飞、王向华、蒋一之、顾晔、曹汉斌、杨春梅、郝森林、陈伟、朱宗顺、沙红、王福友、刘保兄等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很多关心和帮助;我的硕士研究生田静、杨亚敏、刘菊华、杨瑾、冯钊、孙春荣、陈珊、张飞等为我的论文和书稿做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的爱人王凌教授是我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坚定的支持者,是我的论文和书稿的第一个读者和批判者;儿子王抒宇在我学习期间已从小学升到初中,不仅长期忍受着我求学在外时的孤独和寂寞,而且还一直鼓励我“把论文进行到底”。我深深感谢他们的理解、支持、关心和帮助。
  感谢商务印书馆的责任编辑不辞辛劳,认真审阅,对书稿的内容、形式乃至文字提出了许多中肯恰当的修改建议,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本书能以现在的风貌与读者见面。
       曹能秀
       2007年6月3日于昆明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研究当代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在阐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历史的基础上,着重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和解决办法。其中不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实例解读。本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使我国教育界吸取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也为促进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提供借鉴。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基本概念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历史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
  二 奴隶社会的道德教育
  三 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
 第二节 第一次教育改革时期的道德教育
  一 修身教育的创始与摸索
  二 修身教育体制的确立
  三 修身教育的发展与膨胀
 第三节 第二次教育改革时期的道德教育
  一 全面主义的道德教育
  二 特设道德教育体制的确立
 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问题
 第一节 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分离
  一 生活世界的非道德教育化
  二 道德教育的非生活化
 第二节 道德教育的工具化倾向
  一 道德教育作为政治的工具
  二 道德教育作为经济的工具
 第三节 文化对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 文化冲突对道德教育的冲击
  二 文化传统对道德教育的束缚
 第四节 对道德教育的忽视
  一 忽视道德教育的原因
  二 忽视道德教育的表现
 第五节 学生的道德危机
  一 表层危机
  二 深层危机
 小结
第四章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第一节 学术界的研究
  一 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二 道德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
 第二节 政府部门的方针政策
  一 中小学道德教育改革政策的演变
  二 道德教育改革政策制定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 中小学的实践
  一 改进课堂教学
  二 探索其他途径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一 独特的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
  二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