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战国文学史论

分享到:

定价:¥68.00

  • 著者:544 
  •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本印时间:2008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94页
  • 开本:16册数:1
  • ISBN:978-7-100-05737-0
  • 读者对象:中文系师生就研究人员
  • 主题词:战国文学史论
  • 人气:88

显示全部序言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愚生逢迍邅,僻在义渠,筚路蓝缕,生生维艰,箪食糟糠,瓢饮咸泉。齿在志学,以执鞭之卑能,思兼济之成心。率性修道,颇敦于业。然幼习训诂,诵传记,没溺于浅闻小见,常以为恨。及弱冠,愚亲教大师宜昌吴林伯先生以祖师绍兴马浮撰《泰和会语》示愚,昼书夜诵,多历岁稔,三十而后,渐能体察夫子用心,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所谓成人者,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进退存亡,执达道而能不失正。向者孔子天下至圣,固天纵之。聪明睿智,足以有临;发掘刚毅,足以有执;齐庄中正,足以有敬;文理密察,足以有别。制礼作乐,崇高足以长世;宽容广包,垂圣德以示人。幽明测神,文藻辩物。敏学而求,下问而诹,虚心而受,深思而咏;怜悯周道,哀叹九畴,发愤忘食,应聘四方;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心不违仁,行无二过;用行舍藏,与同进退,惟德动天,无远不届。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固布衣所瞻顾钻仰者也。愚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君子之作也,俨乎若高山,勃乎若浮云,质素若秋蓬,■藻若春葩。人之生也有涯,古之贤士,多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愚今蜗居京华,然京华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愚闻知之,气不能充,语不能壮,志意不能高。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今天下俗薄,庠序泯绝,道丧如此。余以浅知褊能,闻见之寡,居贫贱而好空言。然尝从侍褚师斌杰教授,沾概光华,成《战国文学研究》,敢不奉承。先生尝教以辞尚体要,弗惟好异而已,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矱。今增订而成新书,名曰《战国文学史论》,以涂天下之耳目,非欲爱人也,欲易使也。大人君子,幸垂意焉。

                            方 铭
                        2007年9月于北京

显示全部后记

  这本小书是我1991年至1994年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撰写的博士论文,原名叫《战国文学研究》。1994年后,我到北京语言大学担任教职,主要教授来华短期进修之高级班学生的“中国文化”等课程,每周课时约在16节以上,而且暑假、寒假都有教学任务。时间的不足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当时我的《战国文学研究》在毕业答辩的时候虽然有电子文本,但是计算机对于我来说还是奢侈品,无由接触,所以,修订《战国文学研究》,就无疑意味着我要重抄30多万字的手稿,对于我这样一个懒惰的人来说,肯定是没有勇气面对的。所以,1995年初,计划在武汉出版社出版我的博士论文的时候,我竟然没有时间来对我的论文进行修改,这一直是我所深为遗憾之事。
  1995年前后,武汉出版社正在计划出版一套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著作,包括断代文学史,分体文学史等,为了能够纳入武汉出版社的出版计划,方便出版,根据责任编辑刘昌钊先生的建议,我把博士论文更名为《战国文学史》。后来,尽管有朋友认为这本书还是叫《战国文学研究》较好,但是,更多的同道已经认同《战国文学史》这个名称,所以,此次修订,结合二者,名《战国文学史论》,以区别于原版。
  《战国文学史》作为武汉出版社的重点图书推出后,到今天,已经差不多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在坊间也很难找到这本书了。承蒙同道不弃,认为这本幼稚的著作还有一些参考价值,而商务印书馆也愿意出版一本《战国文学史》的修订本,因此,使我有机会重新来面对这本书,也就有机会对这本书做一些修订。
  这些年来,我出版的著作虽然也已经不少了,但是,《战国文学史》仍然是我出版的有关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学术著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部;而我没有能力把我这本小书写得好一点,仍是我所遗憾的事情。
……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方铭,1964年生,甘肃省庆阳市人。1980年起,先后在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学习,文学博士。现任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屈原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河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江苏南通大学客座教授,江苏淮海工学院兼职教授等。出版有《战国文学史》、《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经典与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秦汉吏治监察举劾知见录》(韩国)、《人天眼目(释译)》 (台湾)、《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中国儒学文化大观》、《诗骚分类选讲》等著作或编著。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系统研究了战国时代的文学发展状况。包括七章。第一章,战国巨变后战国文学家人文环境的改变;第二章,战国文人的著述风气及著述的繁荣;第三章,战国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想;第四章,战国论说体文学研究;第五章,战国叙事体文学;第六章,屈原及战国抒情体文学;第七章,宋玉及战国赋体文学。结语:战国文学主流及其历史地位。

显示全部目 录

引论: 战国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作为时代概念的“战国”一词的出现
  二、战国文学史研究的时间范围
  三、战国文学史的学科内涵
  四、从欧洲文学的发展认识文学的历史性特征
  五、战国文学史的研究对象
  六、战国文学史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国巨变与战国文学家人文环境的改变
 第一节 秩序与道德的崩溃与重构
  一、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精神价值的崩溃
  二、春秋至战国的蜕变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
  一、七国的变革措施
  二、对七国变革措施的评价
 第三节 战国士人向文人的转变
  一、战国士人来源的开放性特点
  二、士人向文人的转变及士人学文的动力
  三、战国士人的新士风
  四、士人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性
  五、士人的重要性及尊士的社会氛围
 第四节 战国士人的理性精神
  一、对天地原始问题的思考
  二、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
  三、赞扬禅让制度倡导社会公正
  四、反古与标新立异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战国文人的怪诞与神秘
  一、文人的诡诞现象
  二、楚人及战国诸侯对神的崇拜
第二章 战国文人的著述风气及著述的繁荣
 第一节 战国时期文人的著述风气
  一、私人著述开始于战国
  二、战国时私人著述的大量出现
 第二节 自觉的创作意识与体裁流派的多样化
  一、自觉的创作意识及现实使命感
  二、战国时期主要的文学体裁及流派
 第三节 现存战国主要论说体文学著作
  一、《六艺略》所载战国论说体文学著作举要
  二、战国儒家著作举要
  三、战国黄老道家著作举要
  四、战国庄子学派著作举要
  五、战国其他诸子著作举要
 第四节 现存战国主要叙事体及抒情体文学著作
  一、《左传》的作者与传承
  二、《国语》及《战国策》的作者与成书
  三、战国抒情体文学及赋文学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想
 第一节 孔门弟子记述的孔子文学观
  一、孔子强调对文及文学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