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200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中部地区发展的基础、态势与战略方向平装区域发展研究与区域规划

分享到:

定价:¥60.00

  • 著者:499,501,500,1886,3679,504,1653 
  • 出版时间:2008年07月本印时间:2008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93页
  • 开本:16册数:1
  • ISBN:978-7-100-05897-1
  • 读者对象:区域经济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
  • 主题词: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 人气:152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到目前已出版六期(含这一期)。旨在向政府和社会提交关于区域发展方针、政策的实施以及区域发展态势的评价和建议的报告。
 

显示全部序言

  研究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是中国科学院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等领域学者的长期任务。《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编制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每一期报告都根据国家发展及其区域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问题,确定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关于国家区域发展的某一个方面或者领域,也可能是国家的某一个区域的发展。《200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主题是关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
  我们编制的《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并不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著作,也不是这方面的专著,而是向政府和社会提交的关于区域发展方针、政策的实施以及区域发展态势的评价和建议的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区域发展问题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成为各级党和政府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成为社会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重大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在地理学界、经济学界都认识到区域发展研究的极端重要性,纷纷投入到这个领域中来的时候,了解这其中的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在研究区域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不管什么人也都可以谈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其中有许多不了解区域经济的人士,也发表诸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及理论问题的文章。但是,真正的分析、评价、建议需要学者们做实质性的工作。也就是说,区域发展领域的深入研究工作需要由学者们做,这是学者们的责任。
  无论区域经济学者或者经济地理学者,都非常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面对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时,学者们既要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关于国内外发展的实践知识。如何看待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在我国这样幅员辽阔且各地区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差异巨大的国家,从区域发展不平衡到较为平衡的发展,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实践非常丰富。认真体察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回答这两个重大范畴的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强烈地感到,我国研究区域发展问题的有关学科如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等的学者都需要学习理论著作,了解我们学科理论思想的发展前沿,提高对实际区域问题的分析能力。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区域发展研究、产业集群研究、城市体系及大都市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等方面,已经出版了大量的著作。我们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剧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使全球的和国家的以及区域的发展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区域发展领域的各个学科发展的空间极为广阔。
  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方向之一,旨在长期研究积累基础上,连续跟踪全国及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和态势,做出相应的评价和提出建议。期望能够满足国家和地区政府决策部门的需要,并向社会和教学、科研单位提供有用的分析资料。十年来,我们的《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已经出版了六期(含这一期)。现在看来,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算是基本达到了当初的愿望。六份《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都编写了简要报告。简要报告都经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或分管副院长签发报送到国务院,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许多部门的好评,部分分析观点和建议在国家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政策过程中得到了采纳和实施。
  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得到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原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的长期支持。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领导都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给予了很多的指导。同时还得到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基金的资金支持。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综合规划组、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地区经济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他们在指导思想和编写要求等方面给了我们指导,对于保证我们报告的质量,使之符合政府决策和社会的需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向支持、帮助我们开展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工作的机构、领导同志和科学家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2008年3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以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为主题,细致描述了中部地区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基础,客观分析了中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中部地区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空间格局、推进人口产业联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显示全部目 录

序一
序二
观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资源环境基础
 第一节 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及区域分异规律
 第二节 水土资源基本特征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自然环境变化趋势、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总体发展态势
 第一节 中部地区的优势地位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方向
 第一节 产业发展过程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十五”期间中部各省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第三节 “十五”期间中部各省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四节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第五节 政策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第五章 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战略方向
 第一节 农业生产现状特点与问题
 第二节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估
 第三节 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农业发展功能定位与战略
 第五节 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态势与方向
 第一节 能源工业发展态势与方向
 第二节 原材料工业发展态势与方向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
 第一节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影响人口与城镇发展格局变化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人口与城镇发展格局变化趋势
 第四节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空间重组的战略方向
 第一节 空间格局的现状特征
 第二节 中心城市及其空间联系分析
 第三节 空间重组的战略方向
 第四节 促进中部地区空间结构调整的举措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主要人口—产业集聚区
 第一节 构建人口—产业集聚区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主要人口—产业集聚区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集聚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基础设施发展态势与战略方向
 第一节 基础设施现状格局及特征
 第二节 基础设施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基础设施发展态势
 第四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方向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重大生态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治理
 第二节 水土流失与治理
 第三节 长江中游湿地保护与管理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