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23) 平装

分享到:

定价:¥15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本印时间:2023年03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28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2070-5
  • 读者对象:关注中国经济、政治体制发展的学者,相关专业学生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政治体制改革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国内知名智库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支持,魏礼群教授主编,连续出版十年,聚焦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与成就。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魏礼群,江苏睢宁人,著名经济学家。曾经先后担任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体制改革和法规司司长,国家计委党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家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和智库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应用经济组组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本书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的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和战略部署,重点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理论内涵和实践成果,对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及应对举措进行前瞻性探索。本书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现代化”“行政管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四编内容。

显示全部目 录

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研究(代序)  魏礼群等
第一编 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龚维斌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市场主体  高培勇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引领资本健康发展探析  张占斌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赵昌文
习近平经济思想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胡敏
第二编 经济发展现代化
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地位  丁茂战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王微
俄乌冲突对全球金融格局的影响  张茉楠
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就业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的检验  张抗私
乡村振兴的战略逻辑与路径选择  蒲实
突破追赶型经济体的发展障碍  边泉水
扎实推进中小企业培育  朱玉
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初探  黄海燕
加快建设我国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  朱振
数字化背景下发展我国生活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李娣
加快构建支持“双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冯俏彬
第三编 行政管理现代化
放管服改革的十年回顾与二十大后展望  王满传 吕洪业
把县域作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切入点  王露
推进反垄断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  吴长军 邢菲菲 周美璇
新形势下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四个维度  石伟
以基层党建引领数字政府建设  黄文浩 曾昭腾
我国城镇化的上半程与下半程  焦长权
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水平的政策建议  苏博文 陈欢
全方位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张文杰
我国县改市(区)的历史演进、发展逻辑和重点任务  安森东
第四编 社会治理现代化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与政策  丁元竹
大力发展宁夏文化旅游服务事业  刘军
由“心”而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抓手  苗芃
激发城市老旧小区的治理活力  巢小丽 顾曹华
境外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李振锋
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刘磊
乡村移风易俗的多元主体协作与效应  贺少雅
乡土社会中的群众路线  谢梅婕
当代“新国风”的文化审思  余佳
急需抢救性挖掘民间中医资源  陈明华
健全“托幼一体”供给新格局  刘文婧 闫颖
网格化参与式治理的实践逻辑  朱瑞 李丹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李芳 张雪然 高新
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市场主体
高培勇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市场主体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精力和气力高度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主体正在成为宏观经济分析领域的一个高频词。每当论及宏观经济形势,说到宏观政策配置,甚至谋划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策时,市场主体都会被反复提及、应用,都绝对少不了“市场主体”这个字眼;另一方面,市场主体正在进入宏观经济分析的重心地带,成为左右、主导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关键词。无论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还是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机结合,抑或是关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社会大局稳定行动路线及其方案的确立,都要围绕市场主体的特点、市场主体的切身需求、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内生动力展开。可以做出一个基本判断,同市场主体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的提升如影随形,一个以市场主体为重心、围着市场主体而运行的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格局,正趋于形成。

一、从企业到市场主体
那么,究竟什么是市场主体?
不能不承认,尽管市场主体的关注度如此之高,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变得如此之重要,迄今人们对于市场主体的认知却并非十分清晰、准确。作为一个使用时间不长、迄今尚未正式收入各类经济辞典或其他辞书的概念,不少人将市场主体等同于企业来理解,甚至是在市场主体和企业之间直接画等号。
这或许同既往以企业为重心的思维模式和分析习惯有关。然而,静心做一下企业和市场主体之间的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两者绝非一回事。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最近相关通报中同时提及了两个数字:4600万企业和1.5亿市场主体。两个数字之间的巨大差距显然告诉我们,市场主体并不等同于企业。除了4600万企业之外,1亿以上个体工商户以及200多万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样属于市场主体。
不久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国令第746号)明确规定,纳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范围的,不仅包括各类企业,也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是指法人,市场主体除法人之外,也包括自然人。也就是说,举凡在我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都可以称作市场主体并纳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范围。
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变化。这种变化,说到底,就是以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且量大面广的小微经济体进入到宏观经济分析视域,由既往相对被忽略或不那么受关注而越来越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聚焦点。
如果说既往的宏观经济分析习惯于“抓大放小”—聚焦于企业,侧重于GDP主要源泉的分析,那么,由以企业为聚焦点向以市场主体为聚焦点的伸展,意味着宏观经济分析视域和重心延伸至GDP所有源泉。换言之,在市场主体这一概念之下,不仅企业,而且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内的所有参与GDP创造的基本经济单元都已被全面覆盖。
引申一步说,随着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地替代企业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聚焦点,我国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越来越向微观基础层面转移和集聚。所以,表面上是宏观经济分析视域和重心的伸展,实质是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格局的调整和变化。

二、与进入新发展阶段直接相关
由企业向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拓展,由关注、聚焦GDP创造的主要源泉到关注、聚焦包括小微经济体在内的GDP创造的所有源泉,发生在宏观经济分析上的这一重要变化,显然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新的国情背景直接相关。
新发展阶段之“新”,首先体现在发展目标的阶梯式递进上。新发展阶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认识到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所确立的更高发展目标,是要去“摸更高的房梁”。这既是实现从全面小康到现代化强国的大跨越,也是实现由追赶到引领的大跨越,亦是实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大跨越。就此而言,新发展阶段具有“高处不胜寒”的显著特征。
新发展阶段之“新”,还体现在发展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上。就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对于既往大环境相对平稳,现在则世界形势动荡复杂。相对于既往我们同别人的互补性相对较多,现在则同别人的竞争性多起来了。就国内看,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关键期。相对于既往发展水平较低,现在则发展水平提高了。相对于既往人民的需要和满足人民需要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物质条件上,现在则是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重心从物质转向精神,从数量型增长转向对质量的更高追求,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同处于各类矛盾多发易发期的内部环境相叠加,意味着新发展阶段是一个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阶段。
新发展阶段之“新”,也体现在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所发生的新的变化上。新发展阶段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无论机遇还是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相对于既往可以顺势而上,现在则要顶风而上。相对于既往机遇容易把握,风险挑战也容易识别,现在则把握机遇和识别风险挑战的难度明显加大。这种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新形势、新变化,意味着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更具战略性和可塑性,面临的挑战更具复杂性和全局性。
新发展阶段之“新”,亦体现在对新发展理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加以贯彻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尽管关于新发展理念的内容表述未变,但有别于既往,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三个维度—从根本宗旨把握、从问题导向把握、从忧患意识把握。也有别于既往,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目标要从“四更”扩展为“五更”—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添加了“更为安全”。还有别于既往,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行动不仅要与时俱进,而且要更加精准务实,确保落实落细。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新发展阶段要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大逻辑,在谋划好发展的同时,精心谋划好安全。
新发展阶段之“新”,又体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不相同于既往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绝非局限于经济视角、止步于宏观调控层面的宏观政策调整,其主攻方向是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绝非局限于经济领域、止步于经济体制层面的改革行动,其着力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这说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奔着统筹发展和安全而去的。事情表现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现象上,其核心要义则存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考量之中。
从“高处不胜寒”的新发展目标到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新发展环境,到更具战略性和可塑性的新机遇、更具复杂性和全局性的新挑战,再到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加以贯彻的新发展理念以及奔着统筹发展和安全而去的新发展格局,可以认为,新发展阶段的最基本、最深沉、最关键的“新”变化,就在于安全的意义凸显、安全的分量加大。在新发展阶段干事情、想问题,不仅要立足于发展,而且要立足于安全,必须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统筹发展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