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文人阶层史论 精装龚鹏程文存

分享到:

定价:¥148.00

  • 著者:4382 
  •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本印时间:2023年1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84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664-7
  • 读者对象: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专业人士以及普通读者
  • 主题词: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古代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关于文人阶层的“史述史考”
观察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


文人居传统社会四民之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既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倨傲,又显现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庸懦。传统社会,人人竞为文人,耻事艺能,其功过是非,尤堪细论。本书以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人阶层作为研究对象。在作者看来,文人阶层不但是值得注意的阶层,也是国家盛衰治乱之关键。从这个阶层出发来谈论中国传统社会,无疑是一个独特的角度。
本书立论独具新意,丰富的论点辅以大量史料和独到剖析。导论提纲契领,对中国古代的文人阶层之变迁脉络做出简要勾勒,将汉代文人分为政事之儒、经术之儒、民间高士,颇类 “文吏与儒生”之说。才性论、才文论、天才论的理论探讨,亦极具启发性。扬州学派、优伶态度、怜花意识、英雄美人、侠骨柔情,以及明清文人的社会形象与世俗生活诸篇,研究角度均令人拍案。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龚鹏程,一九五六年生于台北市,祖籍江西吉安。曾任报社主笔、书局总编。有文史哲、宗教、艺术、社会学等著作百余种,主编图书数百种。曾获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章、教材改进奖、朱自清散文双年奖等。常在世界各地举办书法展。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志。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南华大学校长、佛光大学校长、美国欧亚大学校长、中华道教学院副院长、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华武侠文学会会长、中华历史文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现任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中国孔子博物馆名誉馆长。主要著作包括《中国文学史》《文学散步》《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国学入门》《中国诗歌史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论》《龚鹏程述学》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文人居传统社会四民之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既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倨傲,又显现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庸懦。传统社会,人人竞为文人,耻事艺能,其功过是非,尤堪细论。本书以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人阶层作为研究对象。在作者看来,文人阶层不但是值得注意的阶层,也是国家盛衰治乱之关键。从这个阶层出发来谈论中国传统社会,无疑是一个独特的角度。本书以文人阶层为出发点,所讲述内容涉及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才性论”“天才论”“品花”“侠骨柔情”“世俗生活”“饮食男女”等等。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论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人阶层
     一  文人的阶层
     二  消失的阶层
     三  士人的分化
     四  势力的消长
     五  文学的社会
     六  阶层的互动
     七  文人的研究
   才性论与文人阶层
     一  正视天才
     二  由性论才
     三  由才论性
     四  究论才性
     五  文人才子
     六  古之圣人
     七  圣人作文
     八  以才论文
     九  以才论艺
     十  才子才女
   天才的理论及其社会
     一  由天命论到天才论
     二  天人之分与才德之辨
     三  命义分化后的才命论
     四  才命相妨与福德不一
     五  欣赏天才与才天对立
     六  学义分化与才学之争
     七  抒情传统下的天才论
     八  以才为本的抒情创作
     九  重文才的社会与制度
   文才论的历史
     一  由才入学:魏晋南北朝
     二  才与学的辩证:唐、宋
     三  才与学递胜:金、元、明
     四  才与学的争抗与融合:清
     五  才德之争的发展与消亡
   博学于文:清朝中叶的扬州学派
     一  所谓扬州学派
     二  吴皖汉学之外
     三  汉学与反汉学
     四  多元化的学风
     五  重博学的传统
     六  文人的气质
     七  才性的生命
     八  艺术的生活
     九  学者型文人
   品花记事:清代文人对优伶的态度
     一  诗品的流裔
     二  审美的活动
     三  兼儿女英雄
     四  为文人高士
     五  乃我辈中人
     六  知己非红粉
     七  抒情的作品
     八  品花记事评
     九  评花者余墨
   怜花意识:文人才子的心态与诗学
     一  毁誉难明的诗人
     二  喜谈风月的诗话
     三  怜香惜玉的诗观
     四  熏香掬艳的诗风
     五  诗酒风流的时代
     六  才子多情的传统
   英雄与美人:晚明晚清文化景观再探
     一  崇拜英雄的社会
     二  研究目光的转向
     三  面对女性的英雄
     四  女性的英雄形象
     五  相互宰制与解放
     六  理想人格的追求
   侠骨与柔情:近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形态
     一  士风/侠行
     二  忧世/忧生
     三  侠骨/柔情
     四  英雄/儿女
     五  剑气/箫心
     六  水浒/红楼
     七  革命/爱情
   文人的社会形象:以明清笑话书来观察
     一  由笑话看文人
     二  狗教师驴监生
     三  酸书生穷秀才
     四  儒生荒谬的处境
     五  三重失落的人生
   文人的世俗生活:以《聊斋志异》来观察
     一  文人阶层与市井生活
     二  文人弃文业商的境遇
     三  在市井间的方外人士
     四  世俗生活里的悍妇
     五  三重宰制下的世俗生活
     六  文人的世俗生活之研究
   饮食:饮馔的文学社会学
   男女:台北上海欢场文化
     一  轶  事
     二  话  题
     三  艺  旦
     四  上  海
     五  交  流
     六  台  北
     七  研  究
     八  附  论
   文人风月传统的最后一瞥
     一  两位阿扁的故事
     二  文人的吟风弄月
     三  文人的品花选艳
     四  从曲艺到流行歌
     五  风月传统的消亡
   后  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观察,很容易就会注意到一个与西方极为不同的阶层。英国人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一书,称呼这个阶层为“文人阶层”。在其书第四章曾专论这个阶层道:
在中国,当家中有男孩子出生的时候,几乎每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在中国,财富与荣誉的获得并不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阶级,任何身份、地位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书生。……任何人都有可能获得国家授予的最高荣誉。因为在理论上——至少在理论上——通向荣誉最正当的途径就是教育。
受了教育之后,书生即可参加考试。他又说:
总共有四种不同的学位提供给成功地通过了考试的书生们:一、秀才:精明强干之人;二、举人:高贵之人;三、进士:高级文人;四、翰林:北京皇家学府(翰林院)中的一员。通过了以上这些考试,则可以授予各类官职。因此,文人的身份,乃是官员的必备条件。……国家的行政官员必须从文人中选出,若认识到要对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进行管理需要多少行政官员,那么这个阶层在国家中是多么强大和有影响力也就不难想像了。事实上,没能通过任何考试的书生人数也相当多,虽然他们没有得到官职,但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仍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些人在学校中做老师,是所在村镇的领导人物。他们所受的教育,使他们的地位远远高于普通老百姓。在解决与官府产生的矛盾、村庄之间的长期不和以及阶级斗争的时候,人们总是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他们也很自然地居于领导地位。如果他们为了彼此支持而结成同盟,那么与他们发生冲突就将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每一个人的背后不但有同盟者的支持,而且与他同一宗族的村民们也会不论祸福、不惜任何代价地支持他。
(朱涛、倪静译,时事出版社,1988年)
对一位外国人来说,这个阶层的存在及作用,正是他用以辨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一项重要路标。依他的观察发现:读书、受教育并参加科举,首先是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最主要的管道(即使不是唯一的管道)。其次,这批受教育的书生,事实上乃是一群文人。所以他称进士为高级文人。再次,这群文人又是政府文官体系的主要构成分子。从次,纵使文人当不成官,或不愿出仕,也在乡里间扮演着社会领导者的角色。最后,这种与文官体系、地方领袖人物相重叠的文人,构成一种“同盟”关系,事实上自成一个阶层。这个阶层不仅势力庞大、人数众多,且广获基层民众之支持。麦高温的描述可谓简洁清晰,把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人阶层基本性质,做了很扼要的勾勒。但是这位英国人对这样的文人阶层却极不欣赏。他批评这些文人所获得的教育,只是背诵儒家经典、作八股文、作五七言诗、作赋。除此之外,天文、地理、数学、几何,什么都不懂。此外,他指摘此类人保守且缺乏道德感,多属乡愿,并对外国事务怀抱敌意:
从整体上看,这些文人都是无耻之徒。他们的智能通过学习得到了提高,但与此同时,他们的道德感却好像变得麻木了。他们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对外国人他们的痛恨之情是最强烈的,也是根深蒂固的,不论这个外国人来自什么国度。
麦高温的评论,当然带有西欧中心主义的偏见。例如他说中国人看起来“迟钝、冷漠、粗俗又毫无诗意”,“从他们麻木迟钝、缺乏艺术修养的外表上,你永远也想象不到他们会具有那么多的天赋和才智”。又说中国人读的经典都很陈腐,“那些书比任何东西都乏味”,不像《圣经》那么美妙。在这种心态下,他对中国文人阶层有上述恶评,一点也不奇怪。
与此类似者,实不乏其人。像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就介绍了一本“厌恶士绅”的书:唐宁《番鬼在中国》。该书描述一种与庶民大众迥然不同的士绅形象:
华美的轻舟载着一位士绅外出早访:他端坐在船上,头上方有一个用细圆柱撑起四角的方形小华盖;他身着白色亚麻、蓝丝和缎子做的衣服。手拿扇子,身边的小方桌上放着茶碗。这种装束便是士绅打扮,即便你没注意到他白皙的手及病态的外表。他们与健康的下层人的褐红色皮肤截然不同。
然后他大骂:
实际上,就我见到的中国士绅来看,他们几乎都是一幅令人厌恶的病态像,天朝居民的上层阶级脸上显露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幅女人气味,许多陌生人甚至一瞥见他们就会觉得恶心与讨厌。
(蒋重跃、刘海林译,时报文化,1999年)
这是攻讦文人士绅四体不勤却高居四民之首,以致形成一种柔弱的、病态的、女性化的气味。
另一位古诺德,即是那位著书分析中国适宜推行帝制,令袁世凯大为欣赏而遭梁启超痛批的先生。在其《解析中国》中则针对中国人“重文轻艺”提出批评。他说:
不论中国人或外国人,凡是关心中国兴衰成败的,都认为中国的弱点在于缺乏艺的能力与艺的职业。试试把中国、外国的学者人数,按从事文、艺两项工作分别进行统计,就可以了解中国是个特殊的国家。特殊的焦点在哪里呢?在于有口无手、在于有文无艺。……我并非不知道文的益处也不小。但文与艺必须有适当的比例,才能相互调剂,从而互相发生它们的作用。偏轻偏重尚且不行,何况使它们一个为零,一个无穷大呢?……艺是一些卑贱的职业。中国轻视艺由来已久。因此那些从事物质生产的艺士往往放弃它们本来的艺而改作文人,或者坚决让他们的子弟弃艺从文(工匠的子弟,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
社会上为什么会轻艺重文呢?因为学文的人出路好:“少年的同学之中,放弃艺而改学文的或者已经做了督办司长,或者已经做了公使领事,它们多半已扬眉吐气,少半也出头露角。头衔既荣耀,俸禄又丰厚。”而为何学文者出路如此之好,学艺者远远不如?原因又是:社会上重文而轻艺。所以这是一种循 环。
但依他看,这样循环是不利的,结果只是相率趋于灭亡而已:“号称中上阶级的人,不得已而拥挤在官场这一条道上。世界上当官的生涯,没有像中国这样兴盛的。然而一时固可免为灾民,积久仍将成为灾官。”基于这样的观察,他呼吁:“我要斗胆进言相告说,文士所擅长的是妙语,艺士所擅长的是实力。我还敢进言相告说:中国的国力已经穷尽,目前缺乏的是艺,是工作、生产的能力。”“要增进实力,就必须鼓励艺士,而尤其必须先破除最陈旧最腐朽的观念,即文贵艺贱四个字。”(蔡向阳、李茂增译,国际文化公司,1998年)
倘不以人废言,古诺德的呼吁可谓苦口婆心,而其说也有与唐宁可相呼应之处。他认为整个中国不但文人阶层庞大,而且形成一种文人就较为尊贵的观念。社会报酬体系也支持这种态度。以致从事文的人无穷多,愿意专心致力于实用技艺技术者却极少,甚至少到近乎零。文人极多,专门技术人员极少,人人只擅长辞令文藻,完全不懂实业生产,国家当然会衰弱。故他主张破除“重文轻艺”之想,增加专门实用技术人才,事实上也颇为符合民国以后一般人的思路,政府政策更是先后以此为方针。然而,实践至今,弊病又何尝少了?社会上重艺轻文,习艺者位居要津,人人称羡,文学被视为冷门。工程师、技术生产人员一大堆,文人少得可怜。情况全与古诺德所批评之传统社会不同,可是中国社会变好了吗?故知废除重文轻艺之见,亦仅为一偏见而已,未必足以据为典要。
但由古诺德、唐宁、麦高温等人的议论,无论其褒贬如何,都可以发现:在他们眼中,文人阶层,不但是中国最特殊、最值得注意的阶层,而且也是整个国家盛衰治乱之关键。这个认识,则是准确的。由于有科举习文,提供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调节了阶层矛盾,减少了社会冲突;由于有文官体制,稳定了政治行政运作;由于有文人士绅,担任教化及指导社会群众生活的工作,也维持了社会的安定。这些都是它的优点。但文人居四民之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弱无用,既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倨傲,又显现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庸懦,也不是没有内在之困境的。传统社会,人人竞为文人,耻事艺能,其功过是非,尤堪细论。不管论下来之结语为何,谈中国传统社会即不能不正视这个阶层,应该是没有人会不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