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芸芸众生在3—6世纪佛教香火里的生存状态
定价:¥128.00
芸芸众生在3—6世纪佛教香火里的生存状态
佛教在中国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模式或哲学体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些在佛教的影响下身体力行地参与信仰活动的慈悲众生,也许才是构筑人间佛教家园的真正主体。他们在佛教传播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音声表达、精神诉求等,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变迁与文化演进息息相关。本书试图勾画芸芸众生在汉唐之际佛教香火里的生存状态,在“神的思考”这个形而上的背景下,来探讨“人的存在”,从而为认识中古中国社会提供一个微观剖面。
编者的话
《欧亚备要》丛书所谓“欧亚”指内陆欧亚(Central Eurasia)。这是一个地理范畴,大致包括东北亚、北亚、中亚和东中欧。这一广袤地区的中央是一片大草原。在古代,由于游牧部族的活动,内陆欧亚各部(包括其周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内陆欧亚常常被研究者视作一个整体。
尽管司马迁的《史记》已有关于内陆欧亚的丰富记载,但我国对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长期落后于国际学界。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急起直追,严格说来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筚路蓝缕的情景,不少人记忆犹新。
由于内陆欧亚研究难度大,早期的研究者要克服的障碍往往多于其他学科。这也体现在成果的发表方面:即使付梓,印数既少,错讹又多,再版希望渺茫,不少论著终于绝版。
有鉴于此,商务印书馆发大愿心,选择若干较优秀、尤急需者,请作者修订重印。不言而喻,这些原来分属各传统领域的著作(专著、资料、译作等)在“欧亚”的名义下汇聚在一起,有利于读者和研究者视野的开拓,其意义显然超越了单纯的再版。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出版时期、出版单位不同,尤其是研究对象的不同,导致诸书体例上的差异,这次重新出版仅就若干大的方面做了调整,其余保持原状,无意划一,借此或可略窥本学科之发展轨迹也。
愿本丛书日积月累,为推动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研究起一点作用。
余太山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