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考察了红学各派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对红学之所以为红学的缘由从学理上给予说明,兼有红学理论和红学史之双重特点,亦不乏反思之积极意义。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修订版)在阐述红学各流派的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对各派取得的学术成果、待解的错综谜题甚至附会奇谈进行了全方位的概括。通过考察、比较和辨析各派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作者对各派的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以及局限给予了客观的评述,态度中立,观点中肯,见解透彻犀利。
定价:¥85.00
本书全面考察了红学各派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对红学之所以为红学的缘由从学理上给予说明,兼有红学理论和红学史之双重特点,亦不乏反思之积极意义。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修订版)在阐述红学各流派的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对各派取得的学术成果、待解的错综谜题甚至附会奇谈进行了全方位的概括。通过考察、比较和辨析各派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作者对各派的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以及局限给予了客观的评述,态度中立,观点中肯,见解透彻犀利。
百年红学,大故迭起,争吵不休。书中提出的十七次论争、九桩公案、三条不解之谜,只是抽样研究。红学研究极易牵动人们的感情,意见不和乃至于“几挥老拳”。韩文译者将书名译作《论证剧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红学智力冒险》,可谓深得此书的精神旨趣。
俞平伯先生曾提议编一本“红学概论”之类的书,此书称得上是一本颇具规模的“红学概论”。
我所说的百年中国,是指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也就是清末民初以来的中国社会,至今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红楼梦》里叙述贾家的来历,说自国朝定鼎以来,赫赫扬扬,已历百载。国朝定鼎当然指的是清兵入关,是为1644年,至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甲戌本的底本是1754年的再评本,已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上推十年,是1744年(约为雪芹撰写是书的时间),距1644年恰好一百年。而《红楼梦》研究,如果从 1904年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开始,也有快一百年的历史了。
这一百年的中国,闹闹嚷嚷,不可终日;这一百年的红学,也是闹闹嚷嚷,无有竟时。《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注》——“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是百年中国的写照,也是百年红学的写照。杜甫诗云:“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陈寅恪亦有诗云:“一局棋枰还未定,百年世事欲如何”;“遥望长安花雾隔,百年谁覆烂柯棋”“此日欣能献一尊,百年世局不须论”①。百年中国的事情许多都说不大清楚,百年红学的事情又何尝说得清楚。潘重规先生写过《红学五十年》《红学六十年》,我本人写过《红学三十年》。现在该有人来写《百年红学》了。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