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欧亚学刊(新9辑) 欧亚学刊(国际版)

分享到:

定价:¥12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本印时间:2019年08月
  • 开本:16页数:382页
  • ISBN:978-7-100-17581-4
  • 读者对象:中外交流史研究者
  • 主题词:东方学丛刊
  • 人气:171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沟通国内外欧亚学交流的桥梁

《欧亚学刊》是关于东方学的丛刊,是欧亚史学集成,汇集了内陆欧亚考古、历史、文化、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凡属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范畴的专题(或资料)研究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广度、深度,均在收辑之列。
《欧亚学刊》(新9辑)是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历史文化研究专号。本辑大致分为论文、注、研究目录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相关论文。著名中亚史学者余太山先生《坚昆地望小考——兼说鄄韩即坚昆》一文,考证出《穆天子传》卷二所见“鄄韩”应为“坚昆”前身。如果该考证成立,吉尔吉斯人在史籍中出现的时间就提前了好几个世纪。不仅如此,按照《穆天子传》的记载,鄄韩是一个农牧业都很发达的部族,这和《史记》《汉书》所载坚昆一再被匈奴打败的形象大相径庭。有关描述可以看作吉尔吉斯人的闪亮登场。另外,文章中更多涉及的是其与唐朝的交往问题。
第二部分是关于吉尔吉斯的碑铭译注与史料要注。
第三部分是关于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历史文化研究目录初编。该目录展现了学界对吉尔吉斯人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收录的文献数据报括使用中文、日文、韩文、俄文、吉尔吉斯文、西文等文字发表的著作和论文,以历史、语言、文化、民俗等学科论著为主。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余太山,男,江苏无锡人,汉族,1945年7月生于上海。无党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毕业。此后任职历史所,1993年起为研究员,曾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专治古代中亚史、中外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李锦绣, 1965年9月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村。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9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北京图书馆敦煌资料中心工作。199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为该所中外关系室研究员。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余太山、李锦绣先生主编的《欧亚学刊》是不定期、连续性的学术刊物。凡属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范畴的专题(或资料)的研究论文,其内容充实,有一定深度、广度,均在收辑之列。每辑约30万字左右;一年左右出版两辑。
本辑是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历史文化研究专号,收录文章如下:
余太山:《坚昆地望小考》
Tabaldyev Kubatbek: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Archeology and History of the Medieval Kyrgyz
K. I. Tashbaeva: Saimaly-Tash: A Monument of Rock Art and Myth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opulation of Central Asia
Tyntchtykbek Tchoroev: The Early Stages of Kyrgyz Ethnicity and Statehood (201 BCE-10th Century CE)
贾衣肯:《唐前期坚昆(结骨)国与唐朝的交往》
朱萧静:《黠戛斯“朝贡”考》
李锦绣:《会昌、大中年间黠戛斯来唐的翻译问题》
王洁:《黠戛斯可汗“求”唐册封考》
孙昊:《10世纪契丹西征及其与辖戛斯人的交流》
青格力:《〈蒙古秘史〉第239节与蒙古征服乞儿吉思等森林百姓事件》
陈柱:《准噶尔汗国对布鲁特的征战、防守与准噶尔汗国内部的布鲁特人》
白玉冬:《E68(El-Baji)叶尼塞碑铭译注》
T. К. Abdiev: A Mysterious Discovery: The Karakol Inscription
贾衣肯:《〈通典〉、〈唐会要〉、〈太平寰宇记〉、〈新唐书〉有关“结骨”(黠戛斯)文献要注》
李鸣飞:《关于元代吉利吉思汉文史料要注》
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组,Tabaldyev Kubatbek:《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历史文化研究论著目录初编》

显示全部目 录

余太山 
坚昆地望小考—兼说鄄韩即坚昆   / 001
Tabaldyev Kubatbek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Archeology and History of the Medieval Kyrgyz   / 006
K. I. Tashbaeva
Saimaly-Tash: A Monument of Rock Art and Myth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opulation
of Central Asia   / 023
Tyntchtykbek Tchoroev (Chorotegin)
The Early Stages of Kyrgyz Ethnicity and Statehood (201 BCE-10th Century CE)   / 033
贾衣肯
唐前期坚昆(结骨)国与唐朝的交往   / 061
朱萧静 
黠戛斯“朝贡”考   / 071
李锦绣 
会昌、大中年间黠戛斯来唐的翻译问题   / 085
王 洁
黠戛斯可汗“求”唐册封考   / 105
孙 昊 
10 世纪契丹西征及其与辖戛斯人的交通   / 125
青格力
《蒙古秘史》第 239 节与蒙古征服乞儿吉思等森林百姓事件   / 146
陈  柱
准噶尔汗国对布鲁特的征战、防守与汗国内部的布鲁特人   / 167
白玉冬
E68(El-Baji)叶尼塞碑铭译注   / 200
T. К. Abdiev
A Mysterious Discovery: The Karakol Inscription   / 214
贾衣肯
《通典》、《唐会要》、《太平寰宇记》、《新唐书》有关“结骨”(黠戛斯) 
文献要注   / 221
李鸣飞
元代吉利吉思中文史料要注   / 242
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组, Tabaldyev Kubatbek
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历史文化研究论著目录初编   / 274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坚昆地望小考——兼说鄄韩即坚昆


关于坚昆, 囿于史料, 学界似乎未能往前追溯。 在此, 我提供一个线索, 以供参考。
在研究《穆天子传》 的过程中, 我发现穆天子西征去途, 遭遇一个名为鄄韩的部族, 有可能与鬲昆或坚昆同源, 甚或是后者之先祖。 在涉及这个问题之前, 要说明以下三点:
1.《穆天子传》 于西晋太康二年(281) 出土于汲郡战国魏襄王墓, 因系盗掘, 原简散乱,经荀勖、 和峤等人整理, 以隶字写定为五卷, 前四卷叙述穆王西征事。 一般认为, 这四卷可能成书于战国后期燕赵人之手, 当为传说而附会于穆天子者, 但可能包含早至西周的史料。 书中有关穆天子西征行程的记载不失为中国最早的丝绸之路文献。
2.《穆天子传》 所描述的穆王西征路线, 其现实背景主要为至迟在公元前七世纪末业已存在的东西交通路线, 即所谓草原之路。 关于这条路线, 希罗多德有详细记载, 可以参看。因此, 将这条路线和周穆王挂钩, 从时间上看, 并无不妥。 或者说,《穆天子传》 所描述的种种,很可能存在于周穆王时代或者更早。
3.《穆天子传》 所谓“昆仑山” 应即今日之阿尔泰山。笼统地说, 穆天子之去途是沿此山之北麓, 返途乃傍此山之南麓。
穆天子是在去途遇见鄄韩人的。 据《穆天子传》 卷二记载, 穆天子“升于昆仑之丘” 后,“舍于珠泽(哈腊乌斯湖), 以钓于㳅水(伊格尔河)”。 嗣后, 又“北升于舂山(察斯特乌拉山) 之上”。 在接受赤乌之人贡献后,“济于洋水(萨格赛河)” 和曹奴之人欢聚。 嗣后, 经黑水至群玉之山, 复经羽陵和剞闾氏居地(索果克河流域) 后,“丙午, 至于鄄韩氏。 爰有乐野温和, 穄麦之所草, 犬马牛羊之所昌, 珤玉之所 [ 出 ]。 丁未, 天子大朝于平衍之中, 乃命六师之属休。 己酉, 天子大飨正公诸侯王、 吏、 七萃之士于平衍之中”。 从穆天子沿途经由推测, 上述地区当在今天的友谊峰之西、 布赫塔尔玛河流域。
至于我认为鄄韩可与鬲昆勘同,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理由:
1.“鄄韩” [kiwən-hean] 得视为“鬲昆” [kek-kuən] 或“坚昆” [kyen-kuən] 之同名异译。
2.《穆天子传》 卷二载“鄄韩之人无鳬乃献良马百匹, 用牛三百, 良犬七十, 牥牛二百,野马三百, 牛羊二千, 穄麦三百车。 天子乃赐之黄金、 银罂四七、 贝带五十、 朱三百裹、 变口雕官。 无凫上下乃膜拜而受之”。《魏略·西戎传》 则载坚昆“随畜牧, 亦多貂, 有好马”。 两者可以互证。
3.“曹奴” [dzô-na] 得视为“丁零” [tyeng-lieng] 之同名异译。 如前述, 丁零和鬲昆或坚昆在史籍中屡屡相提并论, 足见两者有密切关系。
4.“剞闾” [giai-lia] 和“薪犂” [sien-lyei] 得视为同名异译。 薪犂, 匈奴北方部族, 在《史记·匈奴列传》 与“鬲昆” 一起出现。“薪犂” 在《魏略·西戎传》 中作“新棃” [sien-lyei],与“隔昆” 即“坚昆” 并举。“薪犂” 或“新棃”, 很可能就是《逸周书·王会》 附“伊尹朝献篇” 中与匈奴、 月氏等同列为“正北” 诸族的“孅犁” [siam-lyei]。 尽管“薪犂”、“新棃”或“孅犁” 的情况不清楚, 仅《史记·李斯列传》 载李斯“谏驱逐客书” 有“乘纤离之马”句。“纤离” 当即“孅犁”, 可见也是一个游牧部族。 它的出现增添了“鄄韩” 和“坚昆” 堪同的可能性。
顺便说说, 穆天子归途(卷三) 所遇“阏胡” [at-ha], 似乎即后世见“乌揭” [a-kiat]。 阏胡氏时在胡图斯山之南。
准此, 则坚昆可追溯的最早的牧地应在今布赫塔尔玛河流域。


 

各期列表
《欧亚学刊》(国际版)是关于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学术刊物,刊物研究范围主要在内陆欧亚史,所收论文从历史、政治、经贸等方面对古代内陆欧亚物质和文化交流进行考察和研究,所收文章均为国内外内陆欧亚研究的最新成果,学术性强。书中英语论文将占50%以上,其余为汉、日、德、法、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