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至慧至雅:从圣玛利亚女校、中西女中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精装

分享到:

定价:¥260.00

  • 著者:4258,185920,185921,185883,1653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本印时间:2022年10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92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383-7
  • 读者对象: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师生校友,近现代上海教育史研究者
  • 主题词: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史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赓续130年的沪上女子学校传奇

1952年7月,圣玛利亚女校、中西女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合并,成立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市三女中继承了两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教育改革,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了大量优秀女子人才。从圣玛利亚女校、中西女中,到市三女中,一大批毕业生足迹遍布海内外,活跃于各个行业,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培养女子人才的摇篮”。本书结合中西文化交流,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结合江南文脉传承,通过大量的事例,把女校的办学历史活泼泼地展现了出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潘敬芳,教育学硕士。现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兼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女专委理事长、上海教育评估协会基础教育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高中管理专委会副秘书长、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监事会监事等。曾任上海市天山初中校长、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上海市天山中学校长、上海巿建青实验学校校长等。先后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六五”普法先进个人、长宁区巾帼十佳、长宁区第十五届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主编《民主课堂》《建树青年》《循理而行》等论著。参与主持六项上海市级课题,其中市级课题“建设明德尚法课程体系,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十五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优势智能实验室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获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论文一等奖。
马学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城市史、区域史等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的著作有《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出入于中西之间:近代上海买办社会生活》《八百里瓯江》等。参与主编的有《千年龙华》《阅读思南公馆》《上海的城南旧事》《上海的城市之心》《从工部局大楼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密勒氏评论报〉总目与研究》《上海石库门珍贵文献选辑》等二十余种。近年来主持“百年名校•江南文脉”系列丛书(商务印书馆,已陆续出版十种)。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是一所蜚声海外的名校。其前身可追溯至188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和1892年基督教南方监理公会创办的上海中西女中,1952年两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定名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学校为上海市首批建设的重点中学,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等一系列称号。如果从上海中西女中的创建算起,2022年,学校将迎来建校130周年。
130年来,作为上海历史悠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校、名校,学校办学历程连续,文脉赓续不断,堪称传奇。130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女性,包括“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曾任国家科技部部长的朱丽兰,中国科学院院士黄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亚珠、闻玉梅,文学家张爱玲,艺术家顾圣婴、黄蜀芹,等等,被誉为培养“女子人才的摇篮”。130年来,学校积淀了丰富厚实的人文内涵,其办学理念独特、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就斐然,在近现代中国女子教育史、上海中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颇具研究价值。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现代女子高中”的办学目标,以及培养以“独立、能干、关爱、优雅”为特征的“德才兼备,秀外慧中,开放型现代女子人才”的育人目标,提倡文理并重,强调优质办学,促进全面发展。
为迎接130周年校庆,市三女中与马学强、叶舟教授团队合作,专门成立课题组,置于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近代以来上海城市变迁与文脉演进,对这所江南名校进行专题研究。本书基本框架分序言、正文八章、附录等。附录部分包括:学校沿革图、大事记、历任校领导、重要档案文献摘选、主要参考文献等。书稿由文字和图片两部分组成,撰写中采取以图带文,以文释图的形式,图文并茂。大量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学校的变迁脉络,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布,弥足珍贵。书稿在章节的设计上也颇具匠心,脉络清晰,一些内容的表述颇有故事情节,娓娓道来。

显示全部目 录

序一      闻玉梅  
序二      陈亚珠   
第一章  中西兼融:从圣玛利亚书院到圣玛利亚女校     
第一节  圣玛利亚(女)书院的创设     
第二节  校址与校舍的变迁:从圣约翰到白利南路     
第三节  学制与课程     
第四节  群英荟萃:名师与名生     
第二章  含中咀西:从中西女塾到中西女子中学校     
第一节  中西女塾的创办     
第二节  从汉口路到忆定盘路     
第三节  学校立案与国人掌校     
第四节  章程与课程     
第五节  群英荟萃:名师与名生     
第三章  塑造新女性:多彩的教会女校生活     
第一节  《凤藻》与《墨梯》:学生刊物与学生社团     
第二节  教会女校的日常生活     
第三节  女子中学和新女性     
第四章  大时代洪流中的教会女校     
第一节  艰苦卓绝:在抗战期间     
第二节  重返旧地:战后复校     
第三节  追求光明:迎接解放     
第五章  进入新时期: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第一节  学校的接收、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两校合并和市三女中的创立     
第三节  百花齐放的新教育   
第六章  困难与调整时期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市三女中     
第二节  进入调整时期     
第三节  “文革”十年     
第七章  百年女校再铸辉煌     
第一节  市三女中校名的恢复     
第二节  开拓进取的市三女中     
第三节  开放办学     
第四节  同学会的成立与迎来百年校庆     
第八章  新世纪的市三女中     
第一节  成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第二节  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     
第三节  培养“IACE女孩”     
第四节  学校七彩社团     
第五节  独特文脉传承与校庆活动     
附录     
附录一  学校沿革图     
附录二  大事记     
附录三  学校历任校长、副校长名录     
附录四  学校历任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副书记名录    
附录五  文献档案选摘     
附录六  知名校友简介     
附录七  图片目录索引     
附录八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上海最早的女学是由传教士所开办的,即1850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于南市方斜路创办的裨文女塾。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运动进一步解放国人的思想,上海才出现以经正女塾和务本女塾为代表的国人自办的私立女学堂。
1860年7月,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来到中国,他注意到中国社会对于女子教育的漠视和教会女学的狭隘之处,甚感痛心。于是,林乐知从女性教育和国家强盛之关系的角度,提出“以女人之地位及其如何看待女人之情形,为教化之标志”,认为只有占国民总数一半的女性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才能培育良好之公民,推动国家发展。他在其所编著的《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之“序言”中写道:“鄙人寓华四十余年,无日不以当行之正道引导华人,亦无日不以当开之民智启迪华人,而尤不能一日去诸怀者,则惟此振兴女学,释放女人,以提拔女人平等之地位,造就女人同具之才能。”1882年,林乐知创办中西书院。尽管中西书院招收的基本上都是男生,但是院中另设女学,即命其女儿为“女中师”,“教习之余,授针黹”。这是林乐知女学教育计划的最初尝试。中西书院开办取得的成功,令他备感欣慰,甚至有人向他询问是否有类似的贵族女子学院。随后,林乐知着手创办一所专门面向中上层阶层的女子教会学校。在他心目中,这所学校不仅要延续中国传统的博雅教育,学习圣人的经典,还要教授女学生们西方的语言、文学和科学。但彼时中西书院事务繁忙,林乐知无法同时兼顾女校的创办工作,所以迫切地需要寻找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且能力优秀的女传教士来协助创办这所女校。最终他选择劳拉·阿思科·海淑德担任该女校的首任校长。
1884年11月17日,海淑德来到上海。她先在中西书院担任英语教师,在授课的同时,通过不断和学生交流来练习中文。在其汉语水平提高之后,海淑德接手了兰柏夫人在三一堂女塾(The Clopton School)的传道及教育工作。海淑德来华后,林乐知一直与她保持联系,希望能够与她一起创办一所类似中西书院的世俗性女学。海淑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妇女教育在中国十分紧要,决定接受这个计划,并且辞去三一堂女塾的工作,全身心地筹备女学。此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刚刚结束,一切仍在重建,南方经济遭到严重损坏,监理公会也处于资金困难时期,对于海外传教事业的援助有些力不从心;但海淑德并未气馁,多次向美国女布道会写信,阐明在中国创办一所高级女子中学的必要性,指出上海殷实家庭对于女子教育的需求:

上海的情况和25年前大不相同了,中国人不再敌视和怀疑外国人了。过去家长们不愿意送子女进外国人办的学校,甚至贴钱给学生还是勉强来上学的,而现在很多家长愿意自出学费给子女来上学了。
富有的家长们不愿意送自己的子女进教会开办的慈善性质的义务学校,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都是穷人家的女儿。富有的家长们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有许多富有的家长,很希望现在就有一所合适的学校,让他们的女儿马上可以入学。从各方面的征象来看,我们的学生一定会不断增加。每个在国外留学过的男子,都希望他的姊妹、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儿受到新教育。现在中国还没有一所他们认为理想的、外国人办的正规的学校。因此,只有延请家庭教师或者由兄长和父亲在家里充当教师。

海淑德的想法得到了美国教会的认可,美国教会通过了她的计划。1885年,海淑德拟订募捐25000美元来建立这所女子学校。这次募捐采用发行股票的方式,10美元一股,共2500股。同年6月,在美国本土召开的监理会年会上,海淑德售出了820股。募捐过程中,卫理公会的会督墨梯(Holland McTyeire)号召教徒们慷慨解囊,并且自己也购买了部分股票。
在海淑德筹措资金的同时,林乐知也开始在上海寻觅适合办学的地点。1885年,林乐知找到了一块适合的土地,它位于英租界汉口路与西藏路的转角,其西即跑马场,中隔泥城河,地势颇旷阔,空气亦清净,其东接监理公会之慕尔堂,学生还可于此听道;由于该地的业主过度投资房地产,急需转让这块土地,因此该地的价格也十分低廉,只要10500两白银,约合14000美元,相当于邻近地产价格的一半。林乐知和海淑德都表示很满意,1887年付清了全部款项,买下了这块面积8亩的土地。1890年,据《申报》报道:“刻已于三马路泥城河边,兴工起造,一俟落成,先开女塾试办,专收我华幼女,教以中西文字女工针黹,及一切有裨实用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