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 精装

分享到:

定价:¥56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4年08月本印时间:2024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45页
  • 开本:8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3321-7
  • 读者对象:艺术史研究学者、全球史研究学者、对艺术有兴趣的大众读者等
  • 主题词:文化交流文化史中国、西方国家图集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徜徉在精美的画作长廊中,领略19世纪中国绘画的新与变

1.本书展现的是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的图像史,为读者呈现二百多张精美的彩色图片,这些图片根据题材和内容被分类编排为不同的章节,辅以介绍图画创作背景的精炼文字,提供中文、英文、葡萄牙语三种文字版本,便于不同语种的读者阅读。本书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也通过画作透视了其背后宏大复杂的19世纪的中国绘画历史,对中西艺术的合流在全球艺术史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2.本书主体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章为历史地图,欧洲和中国地学的规模化交流最早出现在晚明时期,中西地图不同的绘制传统产生了相互借鉴与影响,本篇章中可以看到中国舆图是如何在中西交流的浪潮中逐渐变化的。第二篇章为中国早期洋风画,清代洋风画在中国艺术体系面向世界、走向现代、共筑文明共同体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本篇章呈现的洋风画中可以体会到中西艺术文化碰撞融合的魅力。
3.本画册中的两百多张精美图片经过了仔细甄选、精心印刷,力图带给读者最好的视觉体验。从手绘的古地图到绘制风景、人物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洋风画,读者得以领略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的历史风情。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汪蓝,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旅法艺术家,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中外文化交流史、艺术创作与理论。曾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学术研究奖学金,先后主持过澳门科技大学研究基金、澳门基金会、澳门高等教育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多个学术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学术成果奖和教学杰出奖。参与澳门高等艺术教育建设及学术研究活动,并致力于推动澳门艺术创作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现为澳门美协理事、澳门国际油画学会副会长、中国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澳门中国画研究生创研会副会长、沪澳经济文化发展协会副会长、澳门古典音乐学会会长。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是一本画册集,展现的是今天可以被笼统称之为“艺术”的一段图像史,是对19世纪中西艺术相互交融现象的一次全方位的视觉图像展现。第一篇章展现了七十多幅中西古地图,地图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地图绘制语言的革新也深刻反映了中西之间视觉文化的调适。第二篇章展现了一百多张清代洋风画,自晚明,中国与西方的文艺交流日趋频繁,西洋绘画的图像与范式不断传入中国,西洋绘画与中国传统相异的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风格和技法引发了中国画的艺术变革。到19世纪,中西间贸易的贸易日益增长,中外交往越来越频繁,中国人对西方绘画的理解与实践,在沿海民间社会大量出现。一方面,欧洲的绘画作为异域文明的艺术趣味与手法传入中国;另一方面,来华商人将在中国完成的绘画带入欧洲,拓展了欧洲人的东方视野和艺术风格。本画册希望能呈现出文化的传播交流以及图像的意义,这些画作不仅是历史记录,更是宝贵的艺术遗产,体现出中华民族艺术的包容性和海纳百川的气度。

显示全部目 录

前 言  /汪 蓝
Foreword  /Wang Lan
Prefácio  /Wang Lan
第一篇章历史地图
Chapter One Ancient Maps
Capítulo Primeiro Mapas Antigos
山海形胜  /汪 蓝
Wondrous Mountains and Seas  /Wang Lan
Maravilhosas Montanhas e Mares  /Wang Lan
中西视域——来自舆图的交流  /郭 亮
Sino-Western Perspectives: Insights from Cartographic Exchanges  /Guo Liang
Perspectivas Sino-Ocidentais: Intercâmbios Cartográficos  /Guo Liang
镜映沧桑——澳门城市变迁  /汪 蓝
A Mirror Reflecting Vicissitudes: The Changes of the City of Macao  /Wang Lan
Vicissitudes no Espelho do Tempo: Mudanças Urbanas de Macau  /Wang Lan
脉通南海——粤港澳大湾区的古航线  /汪 蓝
Veins Connecting the South China Sea: Ancient Maritime Routes of the Greater Bay Area  /Wang Lan
Vias que Ligam o Mar do Sul da China: Antigas Rotas Marítimas da Grande Baía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Wang Lan
礼遇东西——法国使团首航中国行  /汪 蓝
Courtesie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 First Voyage of the French Embassy to China  /Wang Lan
Cortesias do Oriente e Ocidente: a Primeira Viagem da Embaixada Francesa à China  /Wang Lan
第二篇章  中国早期洋风画
Chapter two Early Chinese Western-style Painting
Capítulo Segundo Primórdios da Pintura ao Estilo Ocidental na China
中西合流中的清代洋风画在全球艺术史中的重要意义  /龚之允
The Significance of Qing Dynasty Western-style Painting in World Art History  /Gong Zhiyun
A lmportância da Pintura ao Estilo Ocidental da Dinastia Qing para a História da Arte Mundial, Considerado no Contexto da Fusão Artística Sino-Ocidental  /Gong Zhiyun
船舶与港埠风光  /韩 晗
Seascape and Boat Painting  /Han Han
Embarcações e Cenas Portuárias  /Han Han
中西人物肖像  /胡 艺
Chinese and Western Portrait  /Hu Yi
Retratos Chineses e Ocidentais  /Hu Yi
风 景  /连文舟
Landscape  /Lian Wenzhou
Pintura Paisagística  /Lian Wenzhou
社会生产与生活  /魏 崴
Genre Painting  /Wei Wei
Produção Social e Vida Urbana  /Wei Wei
钱纳利  /楼望杰
George Chinnery  /Lou Wangjie
George Chinnery  /Lou Wangjie
后 记  /吕 澎
Postscript  /Lyu Peng
Posfácio  /Lü Peng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自古以来,粤港澳地区文化一脉相承,广州和澳门是中国与海外交往的重要口岸。2023年4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州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时就指出,1000多年前,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是中国重要的对外枢纽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与桥梁。而澳门曾隶属于广州府香山县,东西海上航线开通以来,澳门作为广州的“外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航海时代”加速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中西方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1557年,葡萄牙人借助臻于成熟的远洋航海技术,流寓澳门并与明朝通商往来,这也标志着第一次“西画东渐”的开始。澳门作为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因其地缘、历史成为中西方绘画艺术互相影响的重要通道。1580年,随商船而来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带来了有记录以来最早的西方圣像画。此后,利玛窦(Matteo Ricci)于1601年抵达北京,携带了3件圣像画献给明神宗皇帝,由其门徒澳门人游文辉绘制的《利玛窦像》也是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第一幅由中国人绘制的油画作品。18―19世纪是“西画东渐”的第二次高潮。19世纪以旅居澳门的钱纳利(George Chinnery)为代表的西方画家,以及广州林呱为代表的中国画家留下了一批反映19世纪人物、风俗、风景等题材的绘画作品,即“洋风画”。这些作品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澳门、广州、香港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城市景观,既是一份历史的记录,也是一份宝贵的艺术遗产。同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图绘制技术日趋完善。东西方的地图反映了澳门与广东珠江沿岸的变迁,以及对于世界的态度与观看海洋的不同视角。在此期间,东西方视觉文化在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基础上产生了视觉语言的调适,以此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艺术。商业化的“洋风画”以及西方“中国风”风格的形成,都是在此背景下发生的。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正成为的国际社会的发展共识,对于这段文化艺术交流史的再审视,无疑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艺荟中西——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以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澳门及广东地图,以及银川当代美术馆收藏的洋风画为主,采用全景式和沉浸式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历史变迁。该展是对19世纪中西艺术相互交融现象的一次全方位的视觉图像展现,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及学术研讨会,呈现最新的艺术史研究动态和学术发展趋向,以全球化的视 角和辩证的历史观来诠释视觉文化平等交流的内涵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