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古今茶事 精装

分享到:

定价:¥95.00

  • 编者:
  •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本印时间:2023年0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80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0556-6
  • 读者对象:茶学研究者,传统茶文化爱好者,对古典诗词笔记感兴趣的读者
  • 主题词:茶文化中国古代
  • 人气:34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搜集古今茶事,追寻茶文化源流


·民国时期编纂出版的首部茶文化资料文献汇编之作
20世纪30年代,作家胡山源单枪匹马,花费数年心血,搜罗古代史书、丛书、笔记中与茶事有关的资料,穷搜锐集,分门别类,汇集成书。
1941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1985年10月由上海书店影印再版,多次加印,累计销量达4万册。


·资料全面,范围广博,堪称一部传统茶文化的百科全书
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 专著,第二辑 艺文,第三辑 故事。
所涉及的古籍文献上自唐代,下至清代,搜集条目超过300条,共计22万字。
制茶、煮茶、品茶之法,茶人、茶史、茶政之道,茶器、茶诗、茶俗之趣,名茶源流,饮茶逸事,文人雅趣,与茶有关的内容尽在其中。


·简体横排,精编精校,新式标点,更适合当今读者阅读
所有原文经核查典籍,多方考证,纠正讹误,重新点校,标点明晰,并将繁体字、异体字转为规范简体字,为当今读者扫除更多阅读障碍。


·裸脊精装,展现古雅气韵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胡山源(1897—1988),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胡三元,江苏江阴人。新文化运动时期积极从事小说、新诗、散文、戏剧等创作,受到鲁迅的重视与赞许。一生著译约1000万字,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采撷历代各种丛书及笔记中的茶事文献汇集成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专著”,辑入《茶经》《茶录》《大观茶论》等重要的茶学著作;第二辑“艺文”,收录历代文人饮茶、赞茶的辞赋、诗词、名句;第三辑“故事”,收录文人笔记中与茶事相关的史实、逸闻、典故。
取材广泛,资料完备,洋洋大观,堪为中国茶学研究者和茶文化爱好者的常备好书。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辑 专著
茶经 陆羽
煎茶水记 张又新
十六汤品 苏廙
采茶录 温庭筠
茶录 蔡襄
试茶录 子安
大观茶论 宋徽宗
宣和北苑贡茶录 熊蕃
品茶要录 黄儒
北苑别录 无名氏
茶谱 顾元庆
茶录 冯时可
罗岕茶记 熊明遇
茶寮记 陆树声
茶疏 许次纾
茶笺 闻龙
茶解 罗廪
考槃余事•茶笺 屠隆
本草纲目•茶 李时珍
煮泉小品 田艺蘅
遵生八笺•茶 高濂
阳羡茗壶系 洞山岕茶系 周高起
第二辑 艺文



选句
第三辑 故事
方法
水泉
地域
馆室
官政
品名
效能
饮酬
诗话
嗜习
器物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对于茶,虽然不至于像对于酒那样,我绝对不喝,却也喝得很少。现在我所喝的,就只是开水。
一天到晚,在冬季,我大约要喝一壶开水; 在夏季,则至少两壶; 如果打了球,那就三四壶都说不定。我只用一把壶,瓷壶,不用杯子,嘴对嘴喝着。我以为这种喝,最卫生,最爽快,为什么要用杯子,多所麻烦呢!反正这一把壶又只有我一个人喝。(偶然我的妻与儿女也要喝,我也由他们喝; 反正同为一家人,吃同一只锅子烧出来的、同一只碗盛出来的饭与菜,要避免什么不良的传染,也避免不到什么地方去。何况我相信,我们一家人都十分健全,谁的口腔里也不含有一些传染病。不过这也许不能通行到别人家去,那么,我还是主张一人一把壶,废去杯子就是了。)
我最不喜欢喝热水瓶中倒出来的热开水,而只喜欢喝冷开水。这在夏天,固然很凉,也许为别人所欢迎; 但在冬天,恐怕就有人要对之摇头了吧。而我却以为冬天喝冷开水,其味无穷,并不下于夏天的冰淇淋。假使你不相信,请你尝尝看。
我这样的喝开水,不喝茶,甚至冬天喝冷开水,不喝热开水,当然是有原因的,并非我穷得连茶叶都买不起,或故意要惊世骇俗,做此怪僻的行为。原因很简单,就是怕麻烦。既然喝茶是为了解渴,开水冷开水,都可以解渴,何必一定要喝茶,要喝热开水呢?若说喝茶并非为了解渴,是为了享受茶味,为了助谈兴,与人联欢,那么,我没有这种心思,这种工夫,由别人去吧,我不反对,但同时我希望别人也不要勉强我,勉强我去喝这样的茶。
苏州人上茶馆似乎是很出名的。我曾在苏州做过事,可是一年之内,我只上过一次,至多二次茶馆,那是为了朋友约在那处,不能不去。在故乡,在别处,我就从来不一个人或和别人上茶馆去喝茶,除了有时为人所约,非在这种地方不可之外。
不过我的喝冷开水,也不自今日始。我从小就喝过各种水。我是乡下人出身,我正可以告诉你一些乡下人,也就是我所喝的水。最普通的是缸里的河水。这在我家,是用矾澄清过的。在有些人家,根本就不用矾。夏天喝井水,凉沁心脾,绝不下于冰冻荷兰水。池水我也喝过。我最记得,由我乡间的故乡上城时,必须走过一个出名的“清水池塘”,在热天,我走到那里,和别人一般,总要蹲下去用手掬着喝一个饱。山间的泉水,当然是最好的,我往往要伏下去做一会儿牛饮。此外还有“天落水”,我也喝过,甚至我祖母所说的“灶家菩萨的汰脚水”,就是“汤罐水”,我也喝过。
我的祖母是不许我喝“生水”的,甚至也不给我喝开水,而给我喝茶。但我也许生性不习,看见左邻右舍同样的孩子,甚至在喝着污水,并不哼一下肚子痛,我就羡慕得不得了。我要自由喝,我不愿意在喝时受束缚。所以在我的祖母管不着我时,我就喝着上述的种种水。侥幸,我也并没有因此闹过一次肚子。二十多年前在上海,有一年我就完全喝自来水,原因是只有一个人,不高兴每天上老虎灶去泡开水。结果也很好,并没有意外。
我的确主张喝生水。这有什么不好呢?有几个乡下人是喝熟水的?我以为只要身体健康,就会百病消除。不信,正可以使我们记起这样的医药故事:某医药教授,在其身体健康时,当众喝下一杯霍乱菌,结果扬扬如平时,并未吐泻。据说,航海的人缺了淡水,只可以用布绞了咸水喝;旅行沙漠的人缺了鲜水,连泥浆都会喝下去。安知我们就不会有这一天呢?到了这一天你将如何呢?(我主张积极的、压倒病菌的卫生;不主张消极的、处处向病菌示弱的卫生。理由很多,大家总能想到。)
我哪样的生水都喝过,我的喝冷开水又何足为奇!不但不足为奇,简直已经很奢侈了:烹熟的,还要用瓷壶装,虽然勉强取消了一只杯子。
不过我在乡间的儿童时代,到底是喝茶的时候为多,而喝生水或开水的时候为少。原因就为了我的祖母是“城里人”出身,她的饮食起居不同于一般乡下人,所以我在解渴时,总喝着茶。
最普通的茶,是到街上去买回来的茶梗泡的。它的味道,平常得很,无可纪念。使我至今还忘不掉的,是这几种茶:一、焦大麦茶。这是许多种田人都喝的,其甘香之味,我以为远胜于武彝或普洱。二、锅巴茶。据说,从前某皇帝(正德或乾隆),出外“龙游”,在一个乡下人家喝了锅巴茶,回到皇宫里因为御茶房烧不出这种茶,杀了不知多少人。其味之佳,可想而知。三、棠梂茶。这是生在山上的较小的一种山楂树,将它的叶子采回来炒焦了也可以泡茶吃。我家没有,偶然在邻家喝到,其味似乎有些涩的。四、夏枯草茶。这也在邻家喝到,有些药味。不过涩与药,也另有清凉之味。
我家还肯买茶叶—— 其实是茶梗,所以还有真正的茶喝。一般乡下人,如果是喝茶的,就大都只用焦大麦与锅巴来泡茶。因为这不必费钱去买,大麦与锅巴,都是自己家里有的东西,只要炒炒焦就是了。还有些人家,为了舍不得大麦与锅巴,而也要尝尝茶味,就只有采取野生的棠梂和夏枯草了。我忝为乡下人,总算都尝到了这些好茶。我想,如果将这些茶料装潢起来,放在锦盒中,题个什么佳名,或者甚至说是外国来的,有如Lipton,放在上海各大公司的橱窗里出售,也许会被高等士女所啧啧称道吧!咖啡和可可,都是南美洲土人喝的东西,但一经提倡,便风行全球,安知它们不会也有这一天呢?“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至少在现今的时世,不大靠得住。可惜它们都埋没在乡间,终于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它们到底还是侥幸的,它们保全了它们的天真、本味,与乡下人为伍,得到了乡下人为知己,并没有为高等的士女所污辱。
据说,有些地方还有炒柳叶或槐叶当茶叶的,我没有尝过这种茶,不知是什么味道。但我却赞成这个办法,我相信可以泡茶的植物,一定是多的,其效用也不会亚于茶的,何必一定要求茶呢?菊花已很普通,当我小学时,我还在校用枯干的木香花瓣泡过茶,其味也不见得比菊花推扳。我以为凡物要被大人先生或高等士女弄得非驴非马,引为他们的专有品,就由它们去。好在天地之大,无所不有,我们正可以另从便利的入手,既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得到了他们所永远尝不到的真正美味,例如焦大麦等,我们又何乐而不为!
以我这样喝冷开水甚至喝生水的人来说“茶事”,虽然不见得会被人笑掉牙齿,也许要被人讥为不自量力﹑附庸风雅吧。对的,我是不自量力,但附庸风雅则未必。因为我已自承不喝茶了,自然免了“附庸”之嫌;至于我不喝茶而说“茶事”,则本着述而不作的成法,似乎也与我的“力”无关。我的“古今茶事”,就因为有了“古今酒事”,在茶酒不相离的关系之下,不管上面两种的顾忌,而就此集成的。此外,我也可以援知酒之例,自认为知茶,知各名山所出之茶。不过这不是现在所需要的事情,更不是我现在所需要的事情﹔所以我究竟如何知法,知到如何程度,我也只好存而不论,以待异日了。
本书也和《古今酒事》一样,在“八一三”之前早就齐稿,“序”也早已写好。不料“八一三”事起,比了《酒事》还要不幸,不但“序”未带出来,连稿也未带出来。书局当局,为了这是《酒事》的姊妹篇,不能不出,以完成一个系统,所以又在一年多以前,叫我重新从事于此。我也颇有此心,就在百忙中再从各书中,去搜寻材料。
“喝茶”照理要比“饮酒”普遍得多,但等到搜集材料的时候,“茶事”似乎要比“酒事”反而少得多,也许因为茶的刺激不如酒的那样厉害,所以因喝茶而发生的韵事也就减少了;又或者为了我的时间匆促,尚有遗漏之处,那只好等到后来有工夫再补了。至于原序究竟说些什么话,我已一句也不记得,只好另外写了上面这一篇。我以为这书的经过如此,也值得提出,所以补识于此。
编 者
三十年(1941)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