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民德与民治:乡镇与美利坚政治的起源(全新增订版) 平装

分享到:

定价:¥86.00

  • 著者:119252 
  •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本印时间:2025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54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5171-6
  • 读者对象:政治学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托克维尔读者;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特别是对美国政治制度解读感兴趣的大众读者;想了解政治学、政治哲学,特别是托克维尔思想的读者
  • 主题词:政治制度史美国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小乡镇”如何孕育“大宪政”?复旦大学任军锋教授著作全新增订版,带领读者穿越回18世纪,重走美利坚政治文明的孵化之路,围观200年前美国乡民怎样用投票箱治理国家。


◎角度新颖:以东方学者之眼,观西方民治之源流
本书是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任军锋经典著作的全新增订版。作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作者在美国期间的所见所思构成了本书的基础框架。在书中,任军锋教授从历史角度总结了东方与西方选择不同民主政治道路的原因和影响,为不同文明互鉴、对话提供了参照可能。
◎轻松可读:以亲闻亲历,拆解高深理论
本书将抽象民主理论转化为具象叙事,清晰回顾了新英格兰乡民大会实况、土地分配等基层治理案例,揭示了民主制度在美国基层社区的真实运作形态,实证民主精神正孕育于公民日常公共生活。加之作者典雅简洁的文笔,可读性颇佳,使本书成为一部关于“德行如何塑造权力”的政治诗篇。
◎内容丰富:见闻日记+深度论文+资料汇编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1.收录了作者2019年访问美国期间的日记,忠实记录了作者对美国当下民间政治生态的种种见闻;2.数篇重磅论文从历史溯源角度,深度分析托克维尔民主理论的内在架构、影响,以及美国式民主的保守清教底色;3.翻译、整理托克维尔原始通信、马萨诸塞宪法报告等珍贵文献,为读者直观了解托克维尔思想和美国政治史打开一扇窗。
 

显示全部前言

乡镇与美利坚共和文化(节选)
乡镇正是托克维尔考察美国民主制度和民情的出发点。在托克维尔看来,乡镇是新大陆民众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美利坚社会的基本因子,孕育整个社会的胚胎。自由人民的力量感寓于乡镇:乡镇制度对于自由相当于初等学校对于传播知识的重要性;乡镇使人民对自由伸手可及,感同身受;乡镇使人们学会和平地实践自由,并习惯于自由。在新英格兰,乡镇制度最先趋于成熟,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乡镇俨然一个独立的小共和国。可以说,美利坚的政治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诞生于乡镇。新英格兰的乡镇为联邦其他地区提供了典范,并逐步成为其他地区的标尺。人们热爱乡镇,与其说乡镇是他们的出生地,还不如说乡镇是人们置身其中的一个自由且独立的法人组织体。新英格兰人民依恋乡镇,因为他们是乡镇公共事务的参与者——乡镇赋予他们力量感和独立感;乡镇寄托着乡民的理想和未来;乡镇生活中的每一事件他们都是亲历者。在这一伸手可及的有限空间,人们参与治理社会。乡镇组织涵养的是乡镇精神:作为主人的自豪感、作为参与者的责任感、作为自由人的力量感以及权利和义务彼此平衡的秩序感。
***
2009—2010年,我有幸得到富布莱特学者基金的资助,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做研究访问。我此次访问的研究课题聚焦新英格兰乡镇,直接的灵感来源正是托克维尔。我在学生时代阅读托克维尔著作,工作后又长期面向复旦本科生讲授托克维尔。如果能够利用这次难得的机遇,将托克维尔文本中的理论洞见与美利坚政治生活的具体实践相互观照,历史与现实彼此对勘,无疑会是一次特殊的智性体验。2009年恰好是托克维尔逝世150周年,这赋予了我此次研究访问以特别的意义。
肯尼迪政府学院曼琪珍(Jane Mansbridge)教授是我的联系导师,她是美国地方政治研究领域的权威。在曼教授的引荐下,我结识了佛蒙特大学政治系的卞傅安(Frank Bryan)教授,卞教授长期从事新英格兰乡民大会实证研究。与卞教授数次电邮沟通之后,前往佛蒙特州现场观摩乡民大会的日程终于敲定。
……我们访问的第二站是佛蒙特州的布兰福镇(Bradford),该镇始建于1770年,人口约3000人,登记选民1500人左右。地点在镇公立学校礼堂,时间是3月2日上午9:00。进入会场之前,我们除了拿到一册《乡镇事务年度报告》外,还领到一页用彩纸打印的“公开信”,这封公开信后来成为当天会议的焦点。首先选举大会主席,大家比较一致的提名依然是上届主席人选劳伦先生。劳伦先生对本镇历史有深入研究,曾出版相关专题著作。劳伦先生是卞傅安教授的老相识,热心肠且健谈,会前卞教授特意介绍我们相互认识。会议进入正式流程之前,作为新当选主席的劳伦先生临时起意向大会特别介绍说:“我们今天这里来了一位特殊客人,他是来自中国的政治学者任教授。他正在哈佛大学访学,特地来这里考察我们的基层民主,看是否可能移植到中国。”说完,大家热烈鼓掌,我站起来点头示意,心中顿生宾至如归之感。劳伦先生的“移植论”尽管是临场发挥,倒是格外贴合“己所欲,施于人”这一美利坚人特有的心性取向。
回到上述那封公开信,其标题为“你是否认为佛蒙特州的财产税源已经靠不住了?”,内容针对的正是代表该乡镇的现任州议会某众议员利用法律漏洞、享受旨在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纳税补助条款。据说该众议员有自己的家具公司,私人房产价值达463900美元,其纳税额度却以她担任议员的12000美元的年薪为基准。公开信最后指出,拥有高额房产却以低收入身份享受州纳税补助,类似的情形在佛蒙特屡见不鲜。公开信结尾以质问的口吻写道:“你们是否像我一样,对那些自私自利的政客已经感到厌烦?本州人民的荷包和财政状况的未来正在面临威胁。”公开信背面则是该议员至2009年底的税单明细,其中显示该议员应纳税额为5064.86美元,州纳税补助却高达3366美元,实际纳税额仅1698.86美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美国,任何人的税单明细都是公开的,每个人都可以在乡镇公所无条件调阅本乡镇任何居民的税单。出于好奇,2008年在艾奥瓦大学所在的艾米斯镇(Ames),我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还做了现场亲测。言归正传,布兰福镇乡民大会临近结束,公开信所指控的那位众议员来到会场,亲自向每位与会者分发自己在州众议院的工作简报和一份在某些公共议题上的民意调查表。有意思的是,这份简报下端还特别注明:“这份简报的制作费用没动用公款一个子儿,全部是由本议员自掏腰包。”
听卞教授说,乡民大会召开期间也是所在州和联邦议员最为忙碌的时刻,他们要赶场旁听乡民大会,了解社情民意。上述那位州众议员显然是有备而来,她肯定已经预知那封公开信的来头。该公开信的署名者正是上一年在本州众议员竞选中败北的某某女士,据说她本人当天就在会场就座,然而那天她自始至终未讲一句话。就在那位州众议员以谦和的语调向大会解释完刚发放的工作简报和调查表之后,坐在前排的一位女士立即站起身来,主动质疑那封公开信的可信度,认为是无中生有且赤裸裸的人身攻击,要求主席和行政理事谴责并禁止今后此类发放公开信的行为。对这位女士的要求,主席劳伦先生立即回应道:“这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我们无权采取任何限制措施!”此时,坐在台上的五位行政理事面面相觑,表情尴尬。坐在我身后、会议期间一直专心织毛衣的老奶奶悄悄凑到我的耳畔,尽量压低声音说:“这个税单的确很可疑!”我本以为她要站起来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然而她往后一靠,继续忙起自己手里的活计。
我发现,民主在乡镇不是供人自由发挥、施展个性、大鸣大放、发泄情绪的场所,尽管有时很难避免情绪性的言论,但大多数人都知道在什么地方应做到适可而止。在乡民大会上,生活在熟人社会里的乡民在讨论公共事务、表达政治诉求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互敬互让,自我节制,彬彬有礼,而这些品质正是良好的共和秩序所必需的文化基础,也是涵养自由公民的温床。
布兰福镇乡民大会因为那封公开信一度剑拔弩张的气氛与会后聚餐的轻松愉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人在取餐前自愿捐献三五美元,据说这一传统源自殖民地时期,当时妇女们还不能和男性公民一道参与乡民大会,会议期间她们除了作为志愿者承担许多会务工作外,参加厨艺比赛成为她们在会议期间尤为热衷的活动项目。午餐期间,卞傅安教授、劳伦先生、来自芝加哥的鲍勃和我围坐一处。上午公开信所指控的那位众议员女士主动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此时谈兴正浓的劳伦先生立即掐断了自己的话头。一番寒暄之后,众议员女士指着卞教授上衣口袋里露出边角的那张印有公开信的彩纸说:“你还留着这个!”卞教授低头一看,顿时尴尬莫名,立即将其从上衣口袋抽出。但一时间又不知放哪里是好,在空中晃悠了好一阵之后,卞教授最终颇难为情地将那页彩纸塞到了餐布底下。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任军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研究领域:西方政治思想、美国宪法。著有《理解政治:从荷马到施米特的27部核心文本》《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修昔底德四论》等。获评“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年度优秀教师”(2018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11届),担任第八届“全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2016年)授课导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18世纪以来的新英格兰乡镇政治建制,既是美利坚共和政治的起点、基石和缩微样板,也是托克维尔考察美国民主政体的切入点和聚焦处。本书以“民德”和“民治”为关键词,结合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等文本的理论洞见,与美利坚真实政治生活相互观照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美国基层政治运作的特殊体验。
作为全新增订版,本书结集了作者的2019年美国总统候选人党团会观摩日记、重磅论文,及其翻译整理的马萨诸塞宪法报告,托克维尔原始通信等重要文献。文本与现实,历史与当今,多重对照往复省思。

显示全部目 录

内  篇
前言 乡镇与美利坚共和文化   3
一 乡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11
1. 乡镇的起源 12
2. 乡镇、乡绅与自耕农 18
二 新英格兰乡镇的政治建制 24
1. 乡民大会 26
2. 行政理事会 32
3. 专门委员会 35
三 从乡镇共和国到美利坚共和国 38
1. 乡镇与美利坚革命 41
2. 波士顿与费城:从革命者到立法者 49
四 乡镇的政治理论 59
1. 形式代表制与实质代表制 60
2. 乡镇代表与授权令 67
结语 人民主权与复合共和 76
外  篇
一 “神佑美利坚”:公民宗教在美国 81
1. 公民宗教:卢梭的论述 84
2. “神佑美利坚”:神圣的与政治的 88
3. 美利坚国玺铭文解读 101
4. 从“自明真理”到“宪政自由”:《独立宣言》与《合众国宪法》 112
二 寻找“美国”:美国总统候选人党团观摩日记 119
1. “我相信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好” 122
2. “两个女儿令我们深感自豪” 125
3. 美国青年学者眼中的美中关系 128
4. “请投票给功能正常的成年男人” 129
5. “游行的意义或许仅仅在于游行本身” 133
6.  约翰的成见 136
7. “为美利坚民族的灵魂而战斗” 139
8. “以‘政治美国’规训‘文化美国’” 143
尾声 152
三 民主、自由与帝国:托克维尔的理论视野 153
1. 民主与现代政治秩序的两种路向 155
2. 依凭自由驯服民主 165
3. 凭借自由经营帝国 180
结语 人民民主与自由民主: 21 世纪政制议程 190
附录Ⅰ 托克维尔与斯巴克斯关于新英格兰乡镇的通信 193
附录Ⅱ 关于马萨诸塞共和宪法或政府形式的报告 229
增订版后记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