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美国科学的悲剧:从冷战到永世之战 平装社会思想丛书

分享到:

定价:¥98.00

  • 著者:189275 译者:
  • 出版时间:2025年04月本印时间:2025年04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82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3879-3
  • 读者对象:美国史、社会学、科学史研究者与爱好者
  • 主题词:科学史研究美国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依据大量有据可查的资料,讲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杜鲁门主义的冷战思维及至特朗普政府所代表的反智主义影响下,美国的科学研究如何逐渐转变为主政者以及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从而污染、腐蚀了社会民生的各个基础而具体的方面。


相关推荐:
我们应该将康纳的这部著作视为对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当科学内嵌于一套扭曲的文化约束与激励机制时,它便容易被滥用和操控,从而危及我们的民主。康纳以宏大的视角——包括理论(学科科学)与技术——来审视科学……本书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是对“二战”以来军事科学的分析。他探讨的高科技军事项目在当今主流媒体报道中鲜少涉及。其中包括集束弹、分导式弹道导弹、无人机、网络战、战略防御倡议以及纳米技术,尤其是那些“模仿昆虫成群行动,潜入目标者的私人住所,再用微型炸弹将受害者‘斩首’的微型无人机”。
——谢尔顿·克里姆斯基,《科学、技术与人类价值》
当今美国的政治与智识文化,包括科学文化,正处于衰退之中。否认人为导致的气候变化、政府销毁科学记录、对公共教育的攻击,以及最近疾病控制中心禁止使用“科学依据”和“证据支持”等词汇,都表明了这一点。贪婪的企业掌权者与军工复合体的政策正在毁灭社会。我们可以通过揭穿他们的伪科学和荒谬观念来予以反击。克利福德·康纳的这本书为这一抗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迈克尔·史蒂文·史密斯,《法律与乱象》广播节目联合主持人


★以政治经济学视角审视科学,反思美国科学在利益裹挟下所造成的恶果
科学史家克利福德·D. 康纳依据调查记者、公益事业的推动者、公益诉讼律师、有良知的吹哨人等提供的有据可查的资料,立足于当今世界面临的危机,讲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科学如何在资本与军事利益的双重裹挟下,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公共话语,从而危害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与健康。
★资料详实、深具现实关怀的科学史著作,呈现科学对民众生活的渗透与影响
书中全面呈现了当科学的诚信遭到破坏后,它会如何影响民众生活各个基础而具体的方面:空气、水源、食品与药品,乃至导致最具悲剧性的荒谬:科学的极端军事化。这些问题不仅关乎美国社会,其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呼吁重塑科学的廉洁性,展望一种以提升人类福祉为目标的科学
在批判性地反思现状后,作者指出,以提升人类福祉为目标的科学并非乌托邦式的幻想。书中结合不同国家的探索经验,呼吁将科学从资本与权力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使之致力于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贫困、饥饿、疾病、生态破坏等重大问题,重塑科学的廉洁性。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克利福德•D. 康纳(Clifford D. Conner),科学史学家,曾任教于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职业研究学院。著有《人民的科学史》《亚瑟•奥康纳传》《德斯帕德上校传》等。
姚臻,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现就职于南京师范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英国文学、美国文化和当代国际关系等。
陈开林,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理论与教育实践。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美国科学如何在对资本和军事资助的极度依赖下,由促进人类进步的创造性力量转变为破坏性的、反人类的力量。数以万亿计的资源和科学人才并没有用于解决贫困、疾病与环境破坏等问题,这是我们时代最大的悲剧之一。但尽管根本性的问题看起来很棘手,作者也有力地论证了,以造福人类的科学体系取代现有的以利润为导向的科学体系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乌托邦式梦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认真面对上述现实。

显示全部目 录

2022年版前言
序 言
导 言
Ⅰ 美国科学的企业化
第一章 弥天大谎
第二章 绿色革命
第三章 从绿色革命到基因革命
第四章 烟草策略
第五章 医药骗局
第六章 向喝水的井里吐痰
第七章 核能真能为和平服务吗?
第八章 学术-商业复合体
第九章 智库与理性的背叛
第十章 经济学无疑是沉闷的,但它真的是一门科学吗?
Ⅱ 美国科学的军事化
第十一章 科学驾驶着毁灭的战车
第十二章 原子弹和氢弹
第十三章 非核的死亡科技
第十四章 轰炸机、导弹与反导弹
第十五章 电子游戏战争
第十六章 致命性自主武器
第十七章 网络战真的如此重要吗?
第十八章 美国例外论与行为科学的终极曲解
Ⅲ 我们是如何陷入这场困境的?
第十九章 大科学的华丽诞生
第二十章 回形针行动:美国科学的纳粹化
第二十一章 兰德公司:从“去你的”博弈论到末日学说
Ⅳ 唯一的救赎
第二十二章 面向人类需求的科学可能存在吗?
后 记 新冠肺炎疫情
致 谢
注 释
索 引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环保猪的故事
一头猪、一只老鼠和一个大肠杆菌走进了一间酒吧……这个场景并非天方夜谭。事实上研究人员已经将这三种不同的基因拼接产生了一种新的生物。其创造者将其命名为环保猪,而在公共利益倡导者看来,这个新生物却是“弗兰肯斯坦怪物猪”。
环保猪是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基因重组工程的产物。研究人员宣称外来基因使得环保猪能更有效地消化磷,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转基因批评者对此存疑,认为该论断并非事实,且具有危险的欺骗性。尽管其创造者声称,创造环保猪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规模农场中大量猪粪造成的水污染问题,但环保人士却驳斥其动机是出于经济上的考量,即降低数百万加仑猪粪所涉及的处理成本。
环保猪项目最终因经济而非科研的原因而终止,这也印证了环保人士的观点。没有公司愿意出资把这种特殊的小猪品种推向市场。在一种帮助猪消化磷的饲料添加剂面世后,环保猪的基因改造已经变得无关紧要。随着该饲料添加剂价格的下调,农民更加不愿意冒险尝试养殖这种基因重组的猪。
在劫难逃
与此同时,人们对转基因动物的安全和伦理问题越来越担忧。一个主要的顾虑是,环保猪可能会走出围栏,与普通猪交配繁殖下一代,使它们的改造基因在全世界猪群中不受控制地传播。2002 年,人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官僚机构的管理混乱使得 11 只被屠宰的环保猪的遗体污染了 675 吨用于鸡和火鸡养殖的家禽饲料。一位负责该项目的大学研究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不想发生的事情总是会发生。”对此番评论,转基因生物的批评者纷纷惊呼:这正是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
人们担忧的并不是环保猪的基因会转移到食用它们的动物或人类的 DNA 中。更糟糕的是潜在的、未知的危险,即允许异常基因不可逆转地污染人们的食物供应——从猪开始,经由家禽,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转基因生物、农药和除草剂
尽管可以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物引起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警觉,但事实上,关于转基因生物的争论焦点更多地集中在转基因技术间接影响食物链的方面。人们不太可能食用转基因的猪肉,但人们食用的大部分猪肉来源于用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猪。在美国,占比高达 92% 的玉米和 94% 的大豆都是转基因作物。
许多争论并不涉及转基因作物本身,而更多地关注其使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自 20 世纪 60 年代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在《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中对滴滴涕(DDT)造成的世界粮食供应危害提出警告以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引发了人们的深切关注。食品行业一直以来试图用种植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农药使用的说法来讨好环保人士。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一项对美国早期转基因作物的综合研究(1996 年至 2011 年)表明,在此期间美国农药使用量净增加了4 亿磅(一磅合 0.4536 千克)。再来比较一下近 20 年来美国和欧洲的农业情况:在转基因作物普遍存在的美国,除草剂的使用增加了21%;而在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地遭受抵制的欧洲,除草剂的使用减少了36%。
然而,不同于除草剂的情况,在引入转基因作物后,某些种类的农药,即杀虫剂和除菌剂的使用量的确显著减少。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值得探究。想想看:农作物经过了基因改造来抵御昆虫和真菌,这就降低了农民使用杀虫剂和除菌剂的需求。但是转基因作物防除杂草的作用机理是完全不同的。农作物被基因改造后对普通除草剂有了耐药性,使得农民在不损害作物的前提下能够喷洒更多的除草剂。食品行业推广转基因作物的逻辑无懈可击。通过提供抗除草剂的种子来种植需要更多除草剂的作物,既销售种子又销售除草剂的农化公司因此赚得盆满钵盈。相比之下,销售抗虫的种子却会削弱杀虫剂的市场需求。孟山都正在致力于将下一代的转基因玉米改造成能够抵抗五种不同除草剂的新品种。正如一位评论人士指出的那样,食品行业的目标始终是为了“销售更多产品”。



政府对气候科学的审查
十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试图审查和质疑詹姆斯·汉森及其他科学家发出的有关气候变化警告的内容,这反映了美国反对环保主义的政治斗争不断升级。2005年12月,汉森做了一场关于全球变暖的公开演讲。他在演讲中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 年是一个世纪以来最热的一年。
汉森的演讲触犯了石油行业和煤炭行业的利益,立即引发了小布什政府的不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员警告汉森,如果他坚持发表类似的声明,将会造成“可怕的后果”。他们告知汉森,他以后发表的演讲和文章,包括在航空航天局网站上发布的内容,都必须经过其“公共事务”负责人员(换句话说,就是公关部门)的审查,而且他必须获得上级部门的批准才能接受记者的采访。
汉森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在对七个美国政府机构中任职的1600名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调研中,有近一半的科学家表示,在小布什执政的八年里,他们曾被警告不要在报告中使用“全球变暖”这样的术语。然而,与汉森不同的是,大多数的科学家都不得不屈从于来自管理层的压力。
在奥巴马执政期间,科学家们所承受的政治压力仍在持续,但表现形式更为微妙。2009年,“白宫做出了一项战略决策,即淡化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或者避免使用这个词”。随后奥巴马总统要求他的“环保运动盟友们”进行自我审查,并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保持沉默。许多主流环保组织不得不配合政府的要求,这不仅让他们威信扫地,同时也让否认气候变化存在的右翼势力获得了更多的公共话语权。
汉森对美国政府气候政策的批评并没有因为奥巴马政府的上台而终止。他强烈抨击奥巴马的“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计划,认为试图通过市场化的激励手段来控制工业碳排放是一个可悲且无效的政策。这样的机制实际上创造出了一个允许污染许可证自由买卖的市场。汉森还积极反对奥巴马政府的基石输油管道项目,该项目预计每天能将80 万桶原油从加拿大西部油砂矿基地运往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炼油厂。他被控在白宫组织抗议基石项目活动而两次被捕。2015年,在推动该计划实施七年之后,奥巴马迫于公众压力,否决了美国、加拿大的基石输油管道项目。然而,特朗普在 2017年1月上任后立即重启了基石输油管道项目。
特朗普政府几乎是用报复性的方式重新回到了小布什政府对科学进行审查和干预的老路上: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向环保署和农业部等政府科学机构发布了事实上的禁言令,要求环保署撤下相关的气候网页”,并“规定任职于环保署的科学家所做的任何研究或数据在向公众发布前必须先经过政治审查”。为了防止政治审查的干预,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科学家发起了名为“游击存档”的数据拯救活动。他们迅速收集了几十年以来的气候记录和其他政府数据,将其复制到独立的服务器上,以防数据在政府干预下突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