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科学技术哲学的文化转型 平装

分享到:

定价:¥20.00

  • 著者:3727 
  • 出版时间:2008年05月本印时间:2008年05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11页
  • 开本:32
  • ISBN:978-7-100-05543-7
  • 读者对象:哲学系师生及研究人员
  • 主题词:科学技术哲学文化转型
  • 人气:113

显示全部序言

         自 序

       ——从科学技术哲学走向科学技术文化

  从科学技术哲学走向科学技术文化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理论演进角度来说,传统科学技术哲学的理论困境和方法无能必然要求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拓展,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扩展到科学技术文化研究具有学理上的必然性;二是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对于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逐渐转向对于科学技术的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呈现出实践性、历史性、具体性的文化多元方法取向,传统的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融入到更为宽泛的文化研究之中。
  科学技术哲学的前身是“自然辩证法”——这一称谓取自恩格斯的一部未完成著作,后出于学科建设考虑和国际学术交流需要才改为现在所用的“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暗含着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两个不尽相同的学科研究领域和方向。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不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也有此消彼长、相互竞争的发展关系。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不同发展速度和潜力来看,也透射出科学技术哲学未来演化、发展态势。
  科学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运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意识形态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潮。这在英美称为“现代科学哲学”,苏联称为“英美科学哲学”,我国称为“西方科学哲学”。后来我国将“自然辩证法”替换为“科学技术哲学”后,科学哲学就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内容。众所周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即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然后又从历史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将传统的科学逻辑分析转换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合理性研究,将科学哲学与历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相联系,大大超出了科学哲学传统的认识论和分析哲学框架。后现代主义者费耶阿本德洞穿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理论困境和方法无能,他不仅“反对方法”,更要“告别理性”,宣告传统科学哲学的终结。后现代主义用人文主义视角来理解科学,模糊科学与艺术、社会、政治乃至宗教的区别,将科学融入一般社会文化。后现代主义者所主张的“怎么都行”有无政府主义嫌疑,但也表达出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反传统、重创新的研究方法多元化,以及科学哲学未来发展的文化转向趋势。
  德国学者卡普1877年出版《技术哲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真正名实相符的技术哲学诞生。技术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但技术的哲学思考理论——技术哲学作为学科却很晚才出现,这可以作多种解释。一般来说,哲学家热衷于理论,轻视生产实践和技术操作。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然而,当哲学家们的形而上学之思穷途末路,走到尽头之时,他们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世界,反思技术实践。这正是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与科学哲学的理论困境相对照,技术哲学近年发展迅速,有哲学的“技术转向”之说。吴国盛说,技术哲学是有着伟大未来的学科。这是因为我们的时代是建基在现代技术基础上,是一个技术的时代。
  技术哲学不是科学哲学的技术应用,不能从科学哲学逻辑地推导出技术哲学。如果说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是认识论问题,那么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则是价值论问题;科学哲学关注“是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哲学关注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直面社会实践、技术实践及其社会文化影响。技术不以理论形态表现自己,常常表现为一种技术活动和文化,同时也受制于文化传统。我国自11世纪开始活字印刷试验,但一直到19世纪我国一直流行的是雕版印刷。这是因为在我国视书法为艺术,活字印刷无法企及雕版印刷的艺术水准。1543年,欧洲的枪炮进入日本,但后来遭到抵制,限制使用。这是因为随着好奇心的满足,文化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日本武士的“剑”代表着英雄主义和荣誉,这是外来的“枪”所不具备的。技术哲学的兴起,不是因为它的理论系统和经验确证,而是因为它关注现实世界,表达社会文化。
  后库恩时代的科学论演进就是从科学的社会研究走向科学的文化研究。如果我们比较默顿学派科学社会学与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建构论,我们就会见到社会学与社会文化研究的差别,后者更强调用社会文化因素来解释科学知识形成的动因。对于科学技术哲学的文化转型也有学者表示担忧,认为我们不能丢掉科学技术哲学的“哲学”根据,必须把“自然辩证法”或者说“科学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学科来建设。我们对此没有异议,科学技术哲学的文化转型并非根绝它的“哲学”之根,而是要扬弃传统科学哲学,拓展、转换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观,对科学哲学作更为全面、丰富的哲学理解,加强科学技术哲学的文化理解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哲学研究。
  本书可以看作是我多年来学习、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其中部分研究内容作为论文已经发表,其余则是个人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以往研究不再作过多修饰,主要是要反映学界潮流演变和个人学术思想变化。全书基本承袭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文化以及技术与社会关系具体案例分析的脉络,反映科学技术哲学文化转型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趋势,体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迁移。本书用科学技术哲学具体研究内容的转换实证科学技术哲学的文化转型,而非纯粹的理论论证。也许通过研究论题的内容转换,更有利于读者对于科学技术哲学文化转型的更为确实的理解和把握。
  对于书中观点、内容和其他各种纰漏,还请广大读者赐教。是为序。
 
                            李宏伟
                  2008年1月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李宏伟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结晶。全书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文化以及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论述了科学技术哲学文化转型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趋势。

显示全部目 录

自 序
第一章 科学哲学思考
  一、确定性求索的哲学思考
  二、简单性思想与理论简单性原则
  三、科学研究中的美感作用
  四、对非线性科学的几点思考
  五、科学哲学中非理性主义的理论根源
  六、科学研究的“合情”与“合理”
  七、寻根与超越: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诉求
第二章 技术哲学探索
  一、论技术生长空间
  二、空间的技术筹划
  三、技术的界面作用分析
  四、技术价值特点分析
  五、技术价值系统分析
  六、技术的价值观
  七、技术的价值与人的需求层次
  八、马克思的技术观
第三章 技术社会学问题
  一、成果评价的原则与日美评价的比较研究
  二、技术进化的社会选择
  三、技术传习、研究的组织形式演变
  四、影响科技工作者成才的不利因素
  五、从科技的发展看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六、社会网络化的价值冲突及其应对
  七、技术与社会:必要的张力
第四章 科学技术的文化反思
  一、西学东渐的文化冲突及其反思
  二、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功利取向及其反思
  三、实践概念内涵的历史演变
  四、现代生物技术伦理价值冲突的哲学思考
  五、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与实践
  六、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
  七、“知识分子之死”反思
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法制互动关系研究
    ——以我国监狱工作的法制化与科学化建设为例
  一、法制的思想内涵及其价值冲突
  二、监狱历史发展的社会基础及刑罚观念
  三、“科学”的概念辨析
  四、司法文明的科技促动及人文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