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本批判性审视、讨论美国当代在家上学教育运动的民族志著述。
定价:¥68.00
一本批判性审视、讨论美国当代在家上学教育运动的民族志著述。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美国波士顿中产阶级家庭的在家上学实践,作者通过大量的访谈和参与观察,将发生在教育场域中的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做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呈现,田野部分尤其生动感人。这种崭新的教育尝试既体现了更大范围的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批判,也契合美国不断追求教育创新的传统。目前国内尚没有对美国“在家上学”进行深描的民族志著作,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助我们对美国教育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更好地理解美国的社会文化。
本研究的章节安排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生成到实践的逻辑顺序,展现“在家上学”在国家、社会和市场等多重力量下的个体能动实践过程;二是以个体家庭观之,我将“在家上学”想象成一个类似同心圆的动态统一体,它是由父母发起的,以家庭为核心,向更大的社区和社会扩展的结构。按照这样的思路,本书共分为七章:
最前面是导论,第一章将“在家上学”置于美国历史的宏观视野之中,阐述家庭和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持续张力,以及“在家上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别是如何在国家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自我制造和被制造”出来的。第二章继续沿用这种双向过程的观点,探讨在波士顿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在家上学作为一个群体的认同是如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出来的。被建构为他者的过程,体现了不同的主流规范对这一现象的话语生产,凸显了美国文化中多重价值规范的并存和张力,而这一群体“内部的他者”的自我建构,则体现了反文化(亚文化)群体对于文化空间的争夺。
从第三章开始,我将进入波士顿在家上学的家庭文化实践的过程,包括为什么以及怎么做两部分。第三章讲述了随着现代性的扩张,国家主导的教育如何越来越深地卷入到标准化体系的大潮之中,进而造成了对“自由”教育理想的日渐背离,这是一部分中产阶级父母选择出走学校的主要动机。第四和第五章记录了在家教育的父母们如何在家庭营造学习共同体,并将学习网络扩展到社会空间的其他场域,整合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社区大学等社会机构和网络、社区等多种资源。
第六章从性别的视角继续讨论在家上学的设计者和推动者,在这里我将聚焦在家教育的妈妈们,尤其是全职妈妈,是如何协商母职与女权的结构性困境的。第七章考察在家上学以家庭为单位的互动和联系,论述了家庭联合以连续统一体呈现的两种形式以及它们的共同体特质。
结论部分探讨了在家上学的阈限性质,指出在家上学作为“自由”实践的本质,以及这一实践又如何因其特殊的形态而被再度嵌入社会与阶层的再生产中。同时分析了它与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关联,这一群体内部的关系网络特征,尤其关注市场力量介入之后,在家上学未来将会出现怎样的走向。
——摘自《在家上学》导论第四节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