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苔藓册 平装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

分享到:

定价:¥46.00

  • 著者:119476,119477,119478 
  • 主编:  
  •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本印时间:2021年02月
  • 版次:1印次:5页数:327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11814-9
  • 读者对象:植物学、博物学等相关领域读者及对此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读者
  • 主题词:植物识别中国手册苔藓植物
  • 人气:1241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低矮的苔藓常生于阴湿的环境之中,在野外,相比美丽的野花很不起眼。近年来因其可爱的形象,逐渐成为盆栽和布景的新宠。然而除少数商品化较为成熟的或者非常习见的种之外,我们很难叫出苔藓的名字,更遑论在野外看到时试图去进行识别。长久以来植物爱好者们缺乏简明而便携的苔藓识别参考书,本系列手册除按地区分册之外,特地邀请三位研究人员编写的这本类群图鉴,可谓是植物爱好者的福音。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张力,香港大学博士,2006年12月至今任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研究员,长期从事苔藓植物研究与科普教育工作,是我国顶尖的苔藓植物领域研究专家之一。张力还兼任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命名法分会特别程序委员会委员(2012-2017)、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苔藓专家组委员(2013-2017)、中国植物学会苔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至今)。编辑出版了包括《植物王国的小矮人》(第一版、第二版及中英文版)、《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第一卷)》和《澳门苔藓植物志》等在内的十余部专著。其中,《植物王国的小矮人》被誉为最好的苔藓植物科普读物之一。
  贾渝,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2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苔藓植物分类与区系的研究工作。苔藓植物区系的研究工作包括福建中部地区的陇西山、云南的西双版纳和滇东南地区、四川西部地区和青海玉树地区的藓类植物。
  毛俐慧,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书的检索系统采用目录树形式的逐级查找方法。先按照植物的体态分为叶状体(即没有茎、叶的分化,形似海带)和茎叶体(有茎、叶的分化)两大类。叶状体再按孢子体是否为角状分为角苔类和叶状体苔类,叶状体苔类又按背面是否具气孔再加以划分。茎叶体先按叶的列数、体态、中肋有无、叶是否具裂瓣等分为茎叶体苔类和藓类;茎叶体苔类按是否具腹叶和侧叶的排列方式继续向下划分;藓类则根据叶细胞的层数、中肋是否具附属物、植物体是否扁平或辐射状、分枝方式和孢蒴的着生位置、中肋数量及长短再继续划分。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中国南北各地苔藓植物代表种88科186属306种。可供国内大多数省市的自然爱好者和园艺工作者作参考。
  当您在户外远足时,请带上一枚手执放大镜(放大倍数5~10倍即可,最好自带光源,以便在光线弱的时候使用)、相机(连同三脚架)和一把小的喷壶,再连同这本书,您就可以尝试认识苔藓并欣赏其独特之美了。放大镜可以让您看清苔藓的体态和色泽、叶的排列样式和形状、中肋的有无和长短、孢蒴及蒴帽的形状等特征;三脚架主要用于提高照片的拍摄质量和清晰度;由于苔藓植物是变水性植物,在旱季或者连续天晴时,与湿润状态时相比,体态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这时,喷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用喷嘴对准苔藓喷一点点水,等候1分钟左右,奇迹便发生了,了无生气的苔藓便会恢复充满生机的状态,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这时,您便可以观察了。如果照了相片,想确认是什么种类,可以发到“普兰塔”网站(http://www.planta.cn)的“苔藓、地衣和藻类植物学”板块,有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许多热心人士会提供帮助。
  苔藓植物的准确鉴定主要依赖显微特征。对大多数的种类而言,单纯依靠野外原色照片,鉴定颇为不易。因此,除了每种均附有至少一张照片外,绝大多数的茎叶体苔类和藓类还提供了叶片和腹叶(具腹叶种类)的形态线条图,便于使用者借助放大镜或解剖镜加以鉴定。(因叶状体苔类和角苔类的外形线条图对于鉴定意义不大,所以本书不提供。)另外,本书的描述尽量避免过多地使用显微特征,而且尽可能标准化,便于使用者对相关种类进行对比。
 

显示全部目 录

1.叶状体
1.1 孢子体为角状(角苔类)………………………………16~20
1.2 孢子体球形、椭球形或圆柱形(苔类)
1.2.1 叶状体背面无气孔………………………………20~32
1.2.2 叶状体背面具气孔………………………………34~44
2.茎叶体
2.1. 叶2~3列,扁平着生,不具中肋,多具裂瓣(苔类)
2.1.1 具肉质的根状茎和直立茎…………………………………46
2.1.2 叶缘具单列细胞长毛…………………………………46~48
2.1.3 侧叶无腹瓣
2.1.3.1 具腹叶……………………………………………48~64
2.1.3.2 无腹叶……………………………………………66~70
2.1.4 侧叶具腹瓣
2.1.4.1 侧叶蔽后式排列或横生…………………………70~76
2.1.4.2 侧叶蔽前式排列
2.1.4.2.1 腹瓣兜形、盔状或棍棒状…………………76~86
2.1.4.2.2 腹瓣不如上述………………………………86~96
2.2 叶多列,多轮生,具中肋,不具裂瓣(藓类)
2.2.1 叶肥厚,横切面多层细胞,多灰白色或橙红色 …98~108
2.2.2 叶单薄,横切面单层细胞,多绿色或黄绿色
2.2.2.1 中肋具附属物(栉片)………………………110~122
2.2.2.2 中肋不具附属物
2.2.2.2.1 植物体多直立,少分枝,孢蒴顶生
2.2.2.2.1.1 植物体扁平…………………………122~134
2.2.2.2.1.2 植物体非扁平,中肋短或长及叶尖…134~186
2.2.2.2.1.3 植物体非扁平,中肋突出叶尖……186~212
2.2.2.2.1.4 植物体非扁平,中肋缺失 ………………212
2.2.2.2.2 植物体多匍匐,多分枝,孢蒴侧生
2.2.2.2.2.1 中肋1条,不明显或长及叶尖 ……214~270
2.2.2.2.2.2 中肋1条,突出叶尖 ………………272~276
2.2.2.2.2.3 中肋2条 ……………………………276~302
2.2.2.2.2.4 中肋缺失……………………………302~318
2.2.3 配子体特别退化 …………………………………………320
中文名索引……………………………………………………322~323
学名(拉丁名)索引…………………………………………324~325
后记及图片版权声明…………………………………………326~327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