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乌尔:月神之城 精装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分享到:

定价:¥78.00

  • 著者:188501 译者:
  • 出版时间:2024年08月本印时间:2024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144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2560-1
  • 读者对象:历史、考古领域学者,历史专业学生,考古迷,对中东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主题词:乌尔历史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美索不达米亚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

1.乌尔遗址对19与20世纪的造访者并不友好,对它的发掘需要勇气,需要激情,更需要运气。
本书细致再现了20世纪初代专业考古队的精彩“探险”经历。
推理文学宗师阿加莎以之为灵感,创作出小说《古墓之谜》。
2.本书作者为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伦敦大学考古研究所荣休主讲哈丽特·克劳福德。
常年在中东地区从事考古发掘的她,从城市起源、城市结构、经济产业、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乌尔,这个昔日贸易与文明中心从兴起到衰落的历史脉络。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哈丽特•克劳福德是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荣休主讲。出版著作《狄勒蒙及其波斯湾邻居》(1998年)、《苏美尔和苏美尔人》(2004年)和《苏美尔的世界》(2012年)。她常年在伊拉克、巴林、科威特和叙利亚进行考古挖掘。
李雪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博士研究生。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乌尔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城邦,在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曾是贸易和文明的中心。本书着眼于乌尔的过去,不仅介绍了这座古代城市及其几千年来的变迁,还考察了近代的考古学解释。
该研究从19世纪探险家寻找乌尔城开始,继而详细讨论了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重要考古发现。以这些发现为框架,作者利用环境、历史和考古研究的最新证据,探讨了乌尔从公元前五千纪欧贝德时期直至亚历山大去世的历史。书中详细介绍了乌尔的建筑遗迹,主要有神圣建筑、王室墓地和私人住宅。最后,作者讨论了这座城市在海湾战争中遭受的灾难性破坏,以及考古学家面临的挑战。即便如此,鉴于这座城市过去的辉煌,乌尔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并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丛书简介: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由上海师范大学陈恒教授主编,汇集了二十世纪前后人文领域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著述之精译,涵盖人文各学科、各领域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既注重学术性与专业性,又强调普适性与可读性,意在使读者尽可能丰富地感受到人文研究的多彩魅力。

 

显示全部目 录

致谢
第一章    乌尔的重新发现
第二章    乌尔最早的地层
第三章    乌鲁克和捷姆迭达•那色时期
第四章    城邦的兴起
第五章    艺术与技术:王室墓地的物品
第六章    阿卡德统治者击败乌尔城邦
第七章    乌尔帝国:公共的面向
第八章    圣域以外的乌尔:从乌尔第三王朝到伊辛-拉尔萨时期(前巴比伦早期)
第九章    后帝国时代的乌尔:从加喜特人到新巴比伦人
第十章    死亡与重生
时间表
扩展阅读
索引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对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很多欧洲人来说,迦勒底人的乌尔(Ur of the Chaldees)这一名称,会令他们想起典型的神秘东方人——留着胡须、身着白色长袍,或是骑着骏马的野蛮部落成员。对今天的伊拉克人来说,乌尔是他们最古老和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得益于学者常年细致的工作,我们现在知道乌尔实际的居民区繁荣发展了5000多年,多数时候这里还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这种持久得益于乌尔在波斯湾顶端的地理位置,这让它得以控制一条早期最重要的贸易路线,经由这一路线,金属和很多其他货物被带到美索不达米亚的核心地带。虽然还有其他相对次要的陆上贸易路线,但对金属贸易的特别控制无疑使乌尔获得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力。此外,从遗址发现的古迹和人工制品可以明显看出,贸易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在西北部,幼发拉底河将乌尔与安纳托利亚腹地直接相连,这使其成为最具战略意义的早期城市。其他城市很少有这样绝佳的内外联系。乌尔的全盛期出现在公元前三千纪后半叶,当时它的统治者与平原上的其他城市同等竞争,最终统治了整片区域,建立了该地区最早的帝国。公元前1800年前后,乌尔遭到破坏;由于城市贸易纽带和守护神月神辛(the Moon God Sin)的地位,这里很快重建起来,并作为地区首府获得了新生。直到波斯湾海岸南退,接着河道东移,才导致了乌尔的废弃。
在西方,乌尔的早期名声来自《创世记》(Genesis,11:8-31)的描述,说这座城是犹太人先祖亚伯拉罕(Abraham)的出生地。在此时间范围内,根据幼发拉底河以西10英里的一群土丘确认乌尔位于现在伊拉克南部的沙漠中,是相对晚近的事情。第一位造访这里的欧洲人可能是17 世纪早期的意大利旅行者彼特罗·代拉·瓦勒(Pietro della Valle),他返回时带走了有楔形文字(cuneiform)铭文——当时还没有人能阅读这种文字——的砖块和一些滚筒印章(cylinder seal)。19世纪早期,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欧洲人重新燃起了确认古城位置的兴趣。人们提出了很多选项,其中受到最多支持的是被称为穆克吉尔(Umghyer,Mughyer,Múgeyer 或Tellel-Mukayyar)的土丘,即沥青丘(the hill of pitch / bitumen)。这里因在暴露的砖结构中使用沥青而非砂浆得名。1835 年,詹姆斯·贝利·弗雷泽(J.Baillie Fraser)到访遗址。他描绘了位于土丘中央的两层建筑——后来被认定为塔庙(ziggurat)或者神庙的塔,并步测了建筑的面积。
……
乌尔遗址对造访者并不友好。它位于巴格达以南220英里、距幼发拉底河现代河道以西约10 英里的一处低洼荒地和沙丘上。这里过去靠近巴士拉到巴格达的铁路,这段铁路是未能完工的柏林到巴士拉路线的一部分。造访者可以乘巴格达的火车在名为乌尔枢纽(Ur Junction)的地方下车,那里有一条转向纳西里耶(Nasariyah)的支线,行驶过沙漠仅仅两英里就可以到达遗址。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车站被关闭,造访者只能选择漫长而炎热的四轮车旅行。现在利用卫星照片和现代钻探设备,可以明显看出这里的环境在过去有很大不同。定居点建立时——公元前六千纪晚期至公元前五千纪晚期的欧贝德(Ubaid)时期——波斯湾的水位正在上升。到1000多年后的乌鲁克时期,水位比今天高出2.5米,海岸线一直延伸到乌尔,形成了新的沼泽和三角洲。波奈尔(Pournelle)是解读卫星照片的专家,他将乌尔这样的早期定居点描述为“沼泽平原上的岛屿,位于广阔三角洲沼泽地的边缘和中心……水道更多地作为灌溉沟渠而不是交通路线”。洛夫特斯在1857年写道:尽管如此,“在洪水期[乌尔]完全被水环绕”。20世纪20年代,马洛温(Mallowan)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