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河山有灵:岷峨传 平装

分享到:

定价:¥59.00

  • 著者:183613 
  •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本印时间:2020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81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8159-4
  • 读者对象: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城市史、近代史)、巴蜀地理文化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 主题词: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 人气:82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为河山立传——讲述一条江和一座山的故事。


◎ 除了成都,蜀地的文化符号还有岷江和峨眉山——
巴蜀地区有着奇诡而丰富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除却成都,四川仍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文化符号,本书即选取岷江、峨眉这两个蜀文化符号作为线索,爬疏历史,收集轶闻,让读者领略一江一山背后的历史沿革,以巴蜀大地为窗,管窥华夏之变迁。
◎ 学者王笛倾情推荐,浸润山水灵蕴的随笔,亦可作为区域微观史的文学样本——
作者行迹遍及四川,从官方档案中汲取地方山志等各种史料,亦通过随访等形式融入散佚的诗歌、竹枝词、民间传说等乡土素材,使得整部作品既是一部浸润山水灵韵的随笔集,亦可作为区域微观历史的文学样本,知识价值和文学价值并重。
◎ 小城起笔的作家献给故乡巴蜀的情词——
作者龚静染从家乡五通桥起笔,一直致力于“小城叙事”非虚构写作,作为《桥滩记》《昨日的边城》《西迁东还》之后的新作,《河山有灵:岷峨记》突破小城的一方天地,进入更广阔的时空书写,却以始终如一的情感书写巴蜀故事,串联起30个历史断面。
◎ 特种纸唯美装帧、国风气韵的裸脊锁线、瘦长开本致敬传统山志
三十余幅图片,图文并茂展现巴蜀风情,裸脊锁线设计使全书可以平摊阅读;偏狭长开本古色古香,致敬古人的山志类写作。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龚静染,作家。出版有《桥滩记》《我们的小城》《浮华如盐》《整个世界慢慢暗下来》《昨日的边城》《西迁东还》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者遍览巴蜀,查阅尘封史料,佐以轶事杂谈,连缀成30篇人文随笔,勾画出一幅岷江流域、峨眉山麓的地理画卷。其中15篇为《岷江记》,启于“桃花水”,收于“洗河水”,涉及沿途物候、渔产、水利、航运、桥梁、渔船、渡口等历史沿革,有自然风土,也有风土背后的人歌人哭。《峨山记》则以山为线索,从神秘的蜀山剑侠起笔,钩沉索引,在诗性的描摹中,依次形塑出文人之灵山,信徒之圣山以及探险者之宝山等多个峨眉面相,诗人、学者、高僧、军阀、政客……沉浮其间,照见时代风云变幻。贯穿始终的是一位文化寻根者的虔诚与情味。


相关推荐:
岷江和峨眉山,不仅是四川的地标,也是蜀文化的符号。我数次溯岷江,攀峨眉,惊叹于人杰地灵、河山信美。读了龚静染先生这本《河山有灵:岷峨记》,仿佛又回到那山山水水。本书构思非常巧妙,选一江一山,耙资料,搜逸闻,集趣事,行走于山川,既有考据,又有考察;既有古代笔记遗风,又有现代散文格局。从古到今,穿梭往复;有对历史的回想,也有对今天的思考。本书还提供了很多有趣的地方文史知识,水利、物种、渡口、船行、桥梁、庙宇、剑侠......无论是文字,还是历史照片,都引导我们进入了一种地域文化的意境,有着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
——王笛(著名城市史、微观史学者)

显示全部目 录

自序
|岷江记
・岷江之春:桃花水来了
河流是大地上的一棵巨树,“波澜盛长”犹如蓬勃生长的植物。
・万山深处寻江源
历史的岷江上永远有这样一叶轻舟,藏在西戎万山的深处。
・六字古法中的水利密码
兴修水利其实是在加固王朝的根基,任何一个千疮百孔的皇权都坚守着这样一条基本的民生底线,在这之上又形成了一套貌似威严的政治道德。
・四川盆地的一根脐带
如果说四川是个被包裹在盆地里的婴儿,那么岷江就是一根脐带。
・一座江城的记忆
大佛当年是为镇江而凿,为的是“杀水”,但菩萨面带微笑,绝无杀意。
・旧时岷江鱼
“立春后泛子,渔人以灯火照之,辄止不去。”
・风烟望五津:古渡记
一切皆为尘埃所吞没。
・从旧江河中开来的慢船
蜀人有盆地之困,就会有改变道路的渴望,而这显然不能寄希望于那些从旧时光中驶来的慢船了。
・江底有部灾难史
岷江的水流之大、之急,江底犹如坟场,且不留任何碑铭,只当招收野鬼。
・小桥通古今
改革开放后,女子渐摩登,那桥洞藏妖孽,不知折断了多少高跟鞋。
・岷江话:一条河流的孑遗
岷江就像一个大自然的巨大录音机,录下了一点中上古时期的蜀地语言信息。
・水运往事:从西坝窑说起
现实的河流与历史的激流曾经有过交汇,它们在不同时期为一地的经济带来了繁盛。
・河帮菜的岷江印记
再鲜活的故事也会陷入虚无,如江水一样隐而不言。
・岷江之秋:等待一场洗河水
江上千古月,岷江兀自流,它永远是以沉默来回应时空的诘问。
|峨山记
・从武侠小说迷上峨眉山
“惭愧书生空负手,宝刀何日斩楼兰。”
・《译峨籁》中的山河遗梦
峨眉山成为他们心中的一块世外桃源,一方只能在梦中萦绕的旧河山。
・望峨:一座想象中的灵山
“蛾眉两片翠浮空,日月跳转成双瞳。”
・登峨:人与山的对话
过去上峨眉山,只有爬过“八十四盘”,才能到达金顶。
・九老洞中的桃花源
那深不可测的洞中仿佛藏着一股魔力,能够把一些人的生命吸附进去。
・峨山顶上半轮月
在初冬的一天夜里,月亮奇大,把夜空照得终夜如昼,他又失眠了。
・峨眉乱世缘
“鹤发不堪言此世,峨嵋空约在他生。”
・朝峨:圣山之路
招财进宝的家伙居然也会念佛,真是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小金殿的生灭劫
一段峨眉山晦暗的历史,让人深感痛心之余,亦觉世间生灭的无常。
・蒋超:一生写尽一座山
一部《峨眉山志》,就是一部峨眉山的思想史。
・宝山的显现
那也是个极为喧嚣的世界,只是人类听不到它们的声音而已。
・杜鹃:植物学家眼中的世界
他在植物学上的造诣不输于那只会听树的耳朵。
・报国寺里的近代风云
“杀机那及禅机好,兵学何如佛学乘。”
・消失的圣积晚钟
圣积晚钟非为一寺所敲,而是为整个峨山在敲。
・峨眉在人间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报国寺里的近代风云
去过峨眉山的人,都知道报国寺。报国寺是入山的门户,是上峨眉山的第一座庙,除了樵夫猎户,过去上峨眉山的路一般都要经过报国寺,其他的小道均非普通行人所取。
报国寺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峨眉图记》中说:“道人明光开建。有碑记,立伏虎寺。堂原在伏虎寺右山麓,虎头山之阳。嗣迁至此,初仍旧额,后易今名。”报国寺最早叫会宗堂,是个道观,所谓“道人明光开建”就证明了这点,但后来怎么变成了佛庙就不得而知了,清初才搬迁到现在这个位置。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取《释氏要览》“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了“报国寺”匾额,庙子才逐渐显赫起来。
我曾经见过一本民国时期流落民间的诗册《嘉游鸿爪》,作者叫靳慕白,生平已不可考。诗册毛笔手抄,内容多是关于峨眉山的。其中一首是《步和峨山报国寺果玲方丈见赠五十自寿》:


颓袈破钵若无能,贝叶通明载众称。
天下达人先立己,名山到处莫非僧。
杀机那及禅机好,兵学何如佛学乘。
寄语翠楼新燕子,他生缘会定相增。


    诗是与报国寺大和尚果玲唱和的。果玲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和尚,赵熙曾经称他是“峨眉山下一诗僧”。1949年初,马悦然曾经到报国寺居住五个月之久,目的是到附近乡村去调查西南官话中的峨眉方言。果玲便每天给马悦然上两个小时的课,教他《四书》《唐诗三百首》等,据说对他的汉语学习大有助益。这期间,马悦然发现了峨眉方言中的入声字现象,他惊喜地说:“‘四’跟‘十’是同音字,声调特别高。峨眉人说
‘四十’有一点像蝉鸣的声音!”(《另一种乡愁》)可能也正是这样的亲切感,他后来把峨眉山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果玲和尚颇有些传奇色彩,与不少名士贤达有往来,四川著名学者林思进曾有和果玲的一句诗:“闭门好觅句,拄杖只看山。”但报国寺并非清静之地,靳慕白诗里的“杀机那及禅机好,兵学何如佛学乘”虽然是写给果玲的,但讲的却是一段报国寺的近代历史。
清初至今的三百余年历史中,报国寺可以说是峨眉山很多重大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所以它在峨眉山寺庙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特别是清朝后期到民国初期这一段,报国寺成为风云激荡之地,近代中国寺庙史上能够与之相比的不多。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报国寺经历了两段特殊的时期,都与中国当时的世局相关,本为远离市尘的清静寺庙,却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一次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当时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红军已经从贵州转入四川境内,长征进入最艰难的时期,但突围的曙光已现,而西南军阀各自为政,有辖地自重之势,同国民党中央军并不齐心。就在这种情况下,1935年8月4日到9月21日期间,国民军事委员会在峨眉山举办了两期“峨眉军官训练团”,培训川、康、滇、黔军政要员4003人,耗资30万银洋,主要目的是整肃地方,巩固西南局面,以图一举定天下。蒋介石对这次军训非常重视,亲自担任团长,坐镇峨眉山。
“军训团”的阵容可谓齐备,刘湘为副团长,曾经当过庐山军官训练团团长的陈诚为教育长。“军训团”分设办公厅、总务处、经理处、卫生处、审核处、工程处、教育委员会等,另外还有负责警卫的侍卫团、宪兵三团、五团和别动队两个中队。
“军训团”征用报国寺作为主要办公地点,三重大殿中留下大雄宝殿给僧众,而将后面的两殿作为团部,蒋介石的办公处设在七佛殿映翠楼,靳慕白“寄语翠楼新燕子”这句诗中的翠楼指的就是这里,之前只住过果玲和尚。“军训团”的主要训练地点就选在报国寺外,他们在距寺庙几百米处辟出一块平整的操场,并修建了临时军训台和相关建筑。第一期受训人员系西南军队中营以上军职人员,分置3个营,12个连,36个排,共计2024人;第二期受训人员系西南军队中部分连以上军职人员、地方的专员,县以上地方武装首领、教育科长和中等学校校长等,分别编成3个大队、12个中队、39个区队,共计1979人。
“军训团”开训后,蒋介石对学员作了12次讲话及训词。其中在1935年8月4日的开学典礼中,他发表了《峨眉军训团之意义及其始命》的演讲,阐明了“峨眉军官训练团”的目的是培养“新军人”。他说:“从今天开学这一天起,完全彻底变过了一个人——从前是旧军人,从今天以后,要做新军人!旧军人就是自私自利骄奢淫逸的军人,互相争夺祸国殃民的军人,就是对国家民族罪孽深重的军人!新军人就是‘公尔忘私,国尔忘家’的军人,真正能够保国卫民的军人,牺牲一切来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争光荣的军人,就是真能挽救危亡抵御外侮,复兴民族,完成革命的军人!也就是我们峨嵋军官团所要造成的军人!”
“军训团”的训练相当系统、严格,训练期间的生活也很艰苦,还发生过团员因身体不支而死亡的事件,但这样的集训能否真正实现新旧军人的蜕变,不得而知。实际上,“峨眉军官训练团”真正的目的是蒋介石发言中说的一句话,“安内攘外,挽救危亡”,而“安内”直指红军,他不过是想在四川境内一举围剿红军。其实,就在“军训团”成立的前夕,即1935年的8月1日,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主张联合抗日,不仅呼吁订立协定、停止冲突、互相支持,而且要建立“统一的国防政府”“统一的抗日联军”。但当时双方力量悬殊,蒋介石对天下势在必得,不可能与共产党搞联合。而峨眉山报国寺的军训场仿佛牵动着中国的大局,这个让蒋介石用心良苦的“军训团”便具有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其动向也为外界高度关注。
从当年的照片中,有一张蒋介石在随从的簇拥下走出报国寺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头顶的匾额上有四个字:明耻教战。这明显是“军训团”占用报国寺后才有的,而“明耻教战”出自《左传》,原话是“明耻教战,求杀敌也”,意思是教导士兵作战,要让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只有奋勇向前,才能杀敌制胜。这四个字的存在,让这个清静的寺庙平端多出了一种杀气腾腾。
“峨眉军官训练团”结束之后不久抗战便宣告爆发,红军非但没有被剿灭,还胜利会师陕北,中国的命运由此改变。人走庙空的报国寺又回复了往日的清静,但让寺僧们想不到的是,仅仅隔了四年,为躲避轰炸的国立四川大学搬到了这里,报国寺为校本部所在,文法两院设于伏虎寺,理学院设于保宁寺和万行庄,新生院设于鞠槽的将军府,1940年所有学生达1177人之多,学校于1939年6月开始搬迁,9月正式上课。抗战西迁中,大学多搬迁到了一些偏远的小城小镇中,如复旦大学迁到了宜宾李庄,武汉大学迁到了乐山,东北大学迁到了四川三台,但四川大学是唯一一所搬迁到大山深处的大学,堪称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