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全书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定称与定名、外延和内涵,分析了它的特征与价值,包括了中国非遗现有的分类,梳理了中国二十多年申报的代表作的种类和实体,堪称一部中国非遗的百科全书。在这部书里,作者对非遗的申报与评定、保护方式的探索、保护的工作机制和法律机制等多方面情况进行了介绍,书中还涉及非遗政策与实施,涉及各种工作原则和事实,因此这部书也可以视为非遗保护的工作手册。最后,这部书提出了作者对中国非遗保护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的思考,这两讲,是作者以自己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与工作伙伴以及有兴趣的读者的真诚的交流。
在21世纪的开端,经过申报、评定,公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的 非遗保护工作由此开始,到2023年不过22年。就历史的长河而言,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一切也都如在眼前。本书的作者马盛德,跟了这项工作二十多年。联合国“公约”的颁布在中国引起震动,面对这个生疏的名称和新鲜的事物,对“公约”的学术理论解读工作,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马盛德当时的职务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关于非遗保护和“公约”解读工作的许多研讨会,都是他在王文章院长领导下组织的。为此,他积累了当时国际与国内各种规定和原则的现实文本,目睹了一切定名、定实改进和发展全过程。之后的十年,他是在非遗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层面工作。离开非遗司后,他更是以专家的身份亲临非遗现场,把握事实、了解详情、推动发展……再加上,他自己不但是民间舞蹈的舞者、西北舞蹈文化研究的学者,还与许多非遗代表人物结为朋友。这样的作者,应当是这部兼为知识百科和工作手册的书最为合适的撰写人。作为一个完全外行的旁观者,在这样一部极为专门的书面前,对书的内容,我是无由置喙的。想说的话都在题外。
我曾经想,非遗问题的提出,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中国需要一个崭新的文化来适应新的民主制度发展和人民的教育需求。五四新文化运动首次提出“大众的文化”,但这样的文化究竟在哪里? 像钟敬文先生这样的人民的学者,始终坚持中国大众文化和上层文化结合起来才是全部的传统文化。他们认为,没有大众文化的中国文化不可能是全面的,甚至不可能是真实的。然而在中国古代,几乎一切人民的创造都只能假手于权力也就是上层文化的提倡和推崇才能保留下来。人民的口头创作,一旦形成文字,便在健康积极的进取中,夹杂上萎缩、妥协、取媚与消沉,而这些强加于人民的糟粕,反而成为“底层文化”的标志。几千年来,被穷困闭塞紧紧压迫,求生抗死,努力生存,自尊自爱,乐观积极的善良百姓们,究竟为人类贡献了什么,这远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当教育完全无法覆盖到他们的头上,思想完全无法变成文本改造世界的双手只能以乞讨的方式伸向苍穹的时候,我们的人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被扭曲的形象? 只有在非遗保护的国际课题提出以后,我们才更加关注了人民的创造。从那些代表作的传承人那里,直接看到了我们未曾看到的形象,领会了那些不经渲染却自带光环的智慧,体验了那些超越了生活的简陋而表现文化无限丰富的创造。这22年,非遗的保护,是在真正的创造者群体里进行着的。这些年,让我们把人民的创造归还给人民大众,不再顶替他们去享受辉煌。
非遗的保护,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民”观念的延续与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倡的“民主”精神的弘扬,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征。马盛德的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这一切,它揭示了一种也许我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的、人民赋予这件事情的光辉。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24年08月28日09版,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