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书展|《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在沪举办
走进易学的世界
2025-08-18作者:官网报道新闻来源:商务印书馆浏览人次:2
分享会现场
8月14日,“走进易学的世界——《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在上海书展现场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讲述了易学的基础概念体系、学习易学的体会与《易学导论》的设计思路。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
读书分享会以“什么是《周易》”与“什么是易学”这两个问题展开。陈岘表示,从《周易》到易学是一个从小到大不断放大的概念。狭义的《周易》仅指《周易》古经,就是其核心文本六十四卦,更大的层次包含相传由孔子所作的《易传》,再放大一个层次就是对《周易》经传的再解释。再解释的文本有几百种,来自王弼、郑玄、程颐、朱熹等,形式各不相同。至南宋时朱熹作《周易本义》,《周易》又有了卷首九图。在历史上各个时代,《周易》都是核心经典,但是大家对于它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不仅文本不统一,甚至连《周易》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都不一样,这也造成了阅读《周易》之困难。
易学的概念则比《周易》宽泛很多,它包括多个维度的古代经典文本,既有对《周易》核心文本的逐条解释,又有《周易略例》这样的总体阐发,还有利用周易体系做的新创作。以汉代象数易学为例,象数易学以消息、节气、六日七分等概念,令时间与易卦配合,使卦爻与现实关联。而自京房易学开始,天干、地支、星宿、属相等也融入了易学系统,这对现代民间占卜也有很大影响。虽然这些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对卦爻辞的解释,但与《周易》的整个体系相关,因此也属于广义的易学。
随后,陈岘老师分享了学习易学的难点。一方面,《周易》文辞古奥,又涉及古代名物的词语;另一方面,历史上对于《周易》的解释也很多,同一条爻辞,不同易学家可有不同解释,如《左传》中记载的历史上的占卜事例,也展示古人对同一爻辞的不同理解。此外,同一卦内的卦辞与爻辞,爻辞与爻辞,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更是学习的难点。
最后,陈岘老师介绍了《易学导论》的章节设计思路,从对体系的基本介绍引入《周易》的象、数、理及其独特意涵,继而对卦爻辞进行重点分析,再进一步介绍图书易学这一流派的历史、易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通过这样的设计,陈岘老师希望《易学导论》能帮助读者找到读《周易》的钥匙,真正走进《周易》的世界。
《易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2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