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高句丽渤海研究论集 平装

分享到:

定价:¥12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5年08月本印时间:2025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36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327-1
  • 读者对象:高句丽渤海历史与考古研究,古代东北亚历史文化研究研究领域的学者;对高句丽史、渤海史,古代朝鲜半岛历史以及古代东北亚国际关系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主题词:高句丽民族历史文集渤海(古族名)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关于高句丽渤海的研究精编

本书所收论文涉及面广,部分论文为首次发布,基本代表了高句丽渤海研究相关领域的经典或前沿研究成果。
 

显示全部前言

《高句丽渤海研究论集》即将出版,主编郑春颖博士邀我写个前言,并传来论集校样书稿。全书共收文章16篇,其中属于高句丽以及与其相关的文章12篇,属于渤海的文章3篇,另有古代郡治考证文章1篇;涉及的学科和研究方向有历史、考古以及碑刻、古籍、历史地理、建筑、科技等,还有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探讨。文章的作者多年从事高句丽渤海或与其相关的研究,所提供的文章多数已经发表,所以本书集中了各位作者优秀的研究成果,是今后高句丽渤海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借鉴和参考。
书稿量大,时间紧迫,我来不及逐篇阅读学习,现趁此机会,结合本人以往多年进行高句丽渤海考古的教学和研究,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要学习了解一点历史疆域理论知识
汉唐一千年,中原地区由大统一走向大分裂,又从大分裂走向新的大统一。与此同时,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两个古老民族高句丽族和靺鞨族先后兴起,并建立了高句丽政权和渤海政权。这两个民族的活动地区及其政权的疆域四至,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主,最远延伸到朝鲜半岛中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因此,这两个民族及其政权的历史不仅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和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在东北亚地区的历史中也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年来,高句丽渤海已经成为相邻各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课题,相比之下,高句丽更甚于渤海,其中讨论和争议的焦点则是高句丽的历史定位。这是我们在进行高句丽历史、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时躲不开的问题。在不同专业的文章中,可能从具体文字中看不到对该问题的表述,但是该问题是含在其中的,作者的心中是必须明确的。而要探讨、确定高句丽的历史定位,则需要学习了解一点历史疆域理论知识。历史疆域理论,又是一个重要的学科课题,几十年来学术界一直在研究、讨论,有共识,也有争议。如果我们对此理论的基本知识和研究、讨论的大体情况有所了解,那么对于我们确定高句丽的历史定位,以及具体分析历史、考古等专业材料时,自然就会心中有数、有准可依了。
二、高句丽和渤海要互相结合进行研究
高句丽政权始建于公元前37年(据《三国史记》),至668年灭亡,存世700余年;渤海政权始建于698年,至926年灭亡,存世近230年。两政权相隔30年。高句丽的疆域偏南,渤海的疆域偏北,有相当大的区域是重合的。高句丽政权存在之时,有部分靺鞨人附属于高句丽,渤海政权建立之时,有部分高句丽人加入其中。因此,在高句丽与渤海之间便产生了多方面的联系,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辨析。比如渤海的创始人大祚荣是高句丽人,还是靺鞨人,是靺鞨人的话,是粟末靺鞨人,还是白山靺鞨人;再如在文化影响方面,当然主要是高句丽对渤海的影响,那么这些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什么程度,如何予以评价;具体到某一处城址或遗址,是高句丽时期的,还是渤海初期的,如何予以区分鉴别。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是讨论、争议不断。在讨论、争议中,大家感到,研究渤海,如果不了解高句丽,许多问题是说不清的,甚至会顾此失彼,出现偏差和漏洞;研究高句丽,如果能对渤海有所了解,考虑问题会更加理顺、全面。为此,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高句丽渤海的知识都要进行了解和掌握,在研究中要互相联系,前后照应,只有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厘清和评价同为我国历史上的两个民族和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三、研究高句丽渤海文化,要与周邻地区尤其是与中原地区相联系
高句丽和渤海存续期间,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先后有几个民族兴起和建立政权,并发展了自己的文化,中原地区继底蕴深厚的汉代文化之后,经魏晋南北朝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成更加丰富多彩、繁荣开放的隋唐文化。高句丽渤海文化的发展,首先是本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受到周邻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影响。比如高句丽后期王城平壤地区长安城的规划布局和安鹤宫的宫殿布局、建筑,渤海王城中京西古城、东京八连城、上京城的规划布局及其宫殿布局、建筑,都接受了同时期中原都城的影响。同时,中原文化,尤其是考古文化的发展,序列完整,年代清楚,这对于分析推断高句丽渤海文化的构成、年代有很大的参考作用。高句丽、渤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当时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也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鲜卑特征的马具就是通过高句丽传到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的;9世纪20年代,渤海使臣和渤海贞素和尚为日本天皇与在五台山修行的日本灵仙和尚往返传送书信、黄金、经卷、舍利,走的就是当时渤海通往日本的“日本道”。以上说明,研究高句丽渤海文化,加强与周邻地区尤其是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四、坚持多学科交叉结合,多方位研究高句丽渤海
研究高句丽渤海,首先是以文献资料为对象的历史研究和以调查发掘资料为对象的考古研究,本书所收也多是这两类研究的文章。关于高句丽、渤海的文献记载,虽然不如中原详尽,但是汉唐史书中都有高句丽或渤海的传记,另外还有当代或后代相关的日本史书和朝鲜史书作为对照。这些文献记载为考古调查发掘和考古材料的解释,提供了值得注意的线索和思考。关于高句丽渤海遗存的发现,迄今已有百余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连续有计划的调查发掘积累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其中有很多是文献记载中所不见的。这些年来,历史研究与考古研究相结合,已经成为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共识,并不断取得可喜的进展和成果。其实这当中有不少资料与课题,本身就包含着两种研究在内,比如碑刻,作为考古发现,与其他遗迹相联系,属于考古研究对象,而碑刻文字的释读,又属于古文字研究对象,两种研究缺一不可。与此同时,建筑学、艺术学(包括服饰、歌舞、音乐等)、人类学、民族学、自然科技等,也先后加入此研究行列。记得前些年,南京工科高校的一位教授来东北考察,他的两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一篇选的是高句丽建筑,一篇选的是渤海建筑。高句丽渤海的王城、宫殿、墓葬、佛教寺塔以及砖石瓦件等都属于建筑研究范畴,内容繁多,风格、技术也不尽相同,开展专题研究,材料绰绰有余。当然,研究建筑进行文化因素和社会背景分析,同样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成果。希望高句丽渤海研究中已经开始的多学科交叉结合的良好局面,继续发展扩大下去。
五、选好题目,进一步深化高句丽渤海研究
我国多年来的高句丽渤海研究,就选题大小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单个问题研究、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三者关系,即点、线、面的关系。单个问题是突破口,突破口要选得准,则需要预先对线和面有所了解。专题研究是单个问题研究的延伸,是对较大课题的系统研究。综合研究是专题研究的横向展开,是对大课题的全面研究。就成果而言,三个层次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单个问题研究主要表现为大量论文的发表,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的著作也出版数部。今后的工作,在以往单个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类项目的申报,要突出抓好专题研究。因为专题研究可以把同类单个问题的研究系统化提升,同时为综合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奠定基础。这就需要在包括项目申报在内的题目选择上多下功夫,做好调研。所选题目,应是高句丽渤海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填补空白的题目要优先考虑。当然作为年轻学者来说,还是先从单个问题研究入手,也可以参加课题组研究,共同承担项目,互相协作,拓宽眼界。以上所谈,也包括考古研究在内,而作为田野考古工作,同样需要看准方向,带着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选择合适的地点或地区,有计划地进行集中调查发掘。几年来文物考古部门已经开始组织制定和落实相关工作规划,先后取得多项重要发现成果。
除上述五点之外,还有对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工作,都是高句丽渤海研究中始终要注意的事项。对此,大家都交流过,就不再重复了。
为了本书的出版,郑春颖、刘喜涛、于焕金三位老师征稿、编辑、筹集经费、联系出版社,出版社的老师把关审稿,都付出了大量辛勤劳动,我们一并表示感谢。
魏存成
2022年6月18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郑春颖,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史学博士,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为长春师范大学高句丽渤海研究院院长,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基地)主任,吉林省中国史一流学科联合创新平台主任,吉林省高句丽渤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文化英才、“长白英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层次)、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学科专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吉林省高句丽渤海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东北民族与边疆研究,尤为侧重高句丽渤海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编著2部。在国内外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长春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刘喜涛,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吉林省委宣传部舆情研究先进个人。研究方向为边疆史、民族史、周边国家关系史、明清中朝关系史、日本侵华史、南京大屠杀史。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南京社会科学》《出版发行研究》《求索》《古代文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于焕金,长春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东北亚历史与考古、战国秦汉考古。在《考古与文物》《边疆考古研究》《北方文物》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篇,参与编写研究报告1部。主持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参与各级项目十余项。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16篇关于高句丽渤海研究的学术论文,涵盖碑刻拓片、宫殿建筑、墓葬遗址、军事征伐、社会生活、史料考证、神话传说、对外关系、历史地理以及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文章的作者们在东北民族与边疆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将为今后高句丽渤海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助力该领域的持续深入发展。

显示全部目 录

徐建新 高句丽好太王碑早期拓本制作者李云从考
耿铁华 集安高句丽碑发现与研究概述
李新全 高句丽早期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李大龙 神话还是史事—高句丽前史叙述献疑
程妮娜 高句丽与汉魏晋及北族政权的朝贡关系
杨 军 真番新考
朴灿奎 王莽朝高句丽记事的诸史料辨析
姜维公 《高丽记》的发现、辑佚与考证
刘 炬 董 健 高句丽“游人”研究
李乐营 冬寿墓性质辨析
朴玉顺 丸都山城宫殿建筑平面尺度构成特点
王飞峰 丸都山城宫殿址研究
郑春颖 《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源学研究
刘晓东 渤海王陵及相关问题续论
王培新 渤海研究二题
梁玉多 渤海的几项应用技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