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地理批评拼图 精装复旦中文系文艺学前沿课堂系列

分享到:

定价:¥72.00

  • 著者:186480 译者:
  •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本印时间:2023年0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16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883-2
  • 读者对象:世界文学爱好者,比较文学与哲学专业研究者
  • 主题词:世界文学文学评论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解开空间束缚,探索文学天地,描绘世界的文化,比世界本身更为宽广

1.文化通过命名、制图、设界等方法,不断尝试将流动空间转化为固定地点,人们追问世界的中心在哪里?这个中心又是什么?贝尔唐•韦斯特法尔教授作为理论创始人,将在书展示地理批评如何推进文化的去中心化进程和建立一套边缘视角的理论体系。
2.地理批评的特性是“持续跨越边界”,让我们追随作者跨越文学、艺术与电影的世界,从一个空间跨入另一个空间,从一种心态跨入另一种心态,从一种精神跨入另一种精神,始终保持动态,敞开心怀去接受世界的多样性。
3.将不同作家的想象给予同一个空间,让不同的作品再现同一个场域,虚构的视角叠放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正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本书应运而生。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贝尔唐•韦斯特法尔(Bertrand Westphal),1962年生,法国斯塔拉斯堡人,文学博士,法国利摩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批评”奠基人,主要研究文学批评、比较文学、哲学、美学。代表性著作有《地理批评——真实、虚构、空间》《似真世界》《子午线的牢笼》《迷失地图集》等。
译者简介:
乔溪,本书主要译者,1987年1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地理批评、海洋文学,译有《自行车的回归:1817—2050》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地理批评始于比较文学,创始人贝尔唐•韦斯特法尔(Bertrand Westphal)一改传统以作家为中心的文学批评思路,将研究的核心聚焦于文本的地理空间表征。本书题为《地理批评拼图》,取拼散图以见全貌之意,从不同角度对可能世界、多重空间、复数身份等问题进行了多番思考与探讨,将文学与地图、电影、绘画无缝对接,旨在阐明中心与边界的流动性,打破西方以自我为中心的单向视角和以英语为中心的单一标准,展开一幅多元的、呈群岛形态的世界文学图景。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篇  地理批评宣言——走向文本的地理批评
第二篇  水平线与空间转向
第三篇  地理批评与世界文学
第四篇  世界的形貌——去中心化的地理批评
第五篇  领地与文学——漫步地中海
第六篇  莫比乌斯带——如何放下边界线焦虑
第七篇  逃逸城市——电影中的伊斯坦布尔
第八篇  民族文学还剩下什么?——以奥地利为起点的欧洲之旅
第九篇  世界文学与《子午线的牢笼》——全球化浪潮下的当代文学与艺术
第十篇  后现代、后人类和星球化——地理批评视域下的世界文学
访谈一  罗南•吕多-弗拉斯克访谈
访谈二  让-马克•穆拉访谈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要展开世界文学的宏大图景,须先从一个较小的空间切入问题。
巴黎的中心地带有一个小广场,名叫圣叙尔比斯,这里虽然有教堂、喷泉和几座精致的建筑,却并不是游人常来的地方。广场上有一家颇具巴黎风情的咖啡馆。1974年,一位著名作家曾在此留下足迹,他名叫乔治·佩雷克。这位46岁就英年早逝的作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文坛中极负盛名。佩雷克来到这家咖啡馆时怀揣非常明确的动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无事发生的时候记录所发生的一切事”。于是他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位置坐下来,开始描述路过的人、经过的车,甚至详细写下停靠的公交车:70路、86路、84路、63路……这些琐碎的记录形成了一部作品,名为《穷尽巴黎某地信息的尝试》。这本书也许趣味索然,但佩雷克的目的却并不在于穷尽这个广场的细节信息,他意在表达一个更高的思想:无论多么细致入微的描述也无法重现这个平淡无奇的小广场之一隅,相比起真实的空间,文字里的广场实在相去甚远。面对世界之广博,若想穷尽其信息、描写其全貌更是难上加难。
2007年我在写《地理批评》时提到过佩雷克的这部作品,而圣叙尔比斯广场的故事到此并未终结。当年我初次读佩雷克的这本书是在图书馆里,那是一本边缘已发黄的旧书,早有许多人先我一步将其翻阅。书中某处写到了一个放学回家的小男孩,肩上挎着书包从广场穿行而过。就在这一段文字的旁边,我看到有人用铅笔写道:“天啊,这不是我嘛!”有位读者竟从文字中认出了年幼时的自己——1974年的10月,当佩雷克坐在咖啡馆观察的时候,这个人曾挎着书包经过小广场。这位神秘读者究竟是否是书中的小男孩并不重要,但他的出现则让人忍不住提问:当佩雷克忙于穷尽此地信息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在同一个地方看到的又是什么?他与作者的所见所闻是否相同?也许此二人对这片特定空间所持有的是根本不同的视角。无论如何,随着小男孩视角的出现,这片空间的相对性就产生了。
就在我开启中国之行前不久,一次偶然的阅读又让这个故事有所延伸,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广场仿佛有无限续集的可能:西班牙当代著名作家恩里克·比拉-马塔斯也给这座广场贡献了一言半语,在《最慢的旅行者》中有一段,马塔斯坐在佩雷克曾坐的位置,冥想着关于记录无趣之事的艺术,没过多久,马塔斯版本的圣叙尔比斯广场也出现了……
比拉-马塔斯与佩雷克坐在同一家咖啡馆的同一个位置,只是在时间上相隔多年。他看到的是相同的公交车,观察的仍是那里来来往往的人群。也许其中有些人已在佩雷克的作品里出现过,只是年龄又大了些。也许那个当年挎着书包的小男孩长大后仍然从广场路过,又被比拉-马塔斯描写了一遍也说不定。比拉-马塔斯与佩雷克所见的是同一个世界吗?并不能这么说——他们笔下的世界最多有些相似之处,算不上完全相同。
关于这座巴黎的小广场,有两位作家描写它,一个小男孩从旁路过,还有我这个叙事者讲它的故事,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微型世界。可即便这个世界微小至此,也难以用统一的视角进行描述,于是问题出现了:一座广场尚且如此,世界之大,又怎能用单一的视角来看待?面对世界文学,又怎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而不质疑其合理性?
这就是地理批评研究需要阐释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在此讨论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