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和工作环境,从教育科学的角度重新评估了劳动教育学,提出了新观点并呈现了各种实际案例,希望促进学校、企业和劳动者应对未来工作世界急剧变化的要求。
编辑推荐:本书是“职业教育学术译丛”之一,从教育科学的角度重新评估了劳动教育学。现在的工作世界在复杂性、整体性和工作设计方面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对劳动者产生了新的能力需求,本书基于这一客观形势的变化,阐明了当前工作学习的前提条件、过程和结果,并提出了新的观点。
内容简介:
定价:¥85.00
本书立足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和工作环境,从教育科学的角度重新评估了劳动教育学,提出了新观点并呈现了各种实际案例,希望促进学校、企业和劳动者应对未来工作世界急剧变化的要求。
编辑推荐:本书是“职业教育学术译丛”之一,从教育科学的角度重新评估了劳动教育学。现在的工作世界在复杂性、整体性和工作设计方面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对劳动者产生了新的能力需求,本书基于这一客观形势的变化,阐明了当前工作学习的前提条件、过程和结果,并提出了新的观点。
内容简介:
当今工作世界在复杂性、整体性和工作设计方面的变化对劳动者产生了资质化需求,学校和公司的教育和培训必须采取新措施来促进劳动者能力的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劳动教育学研究了工作和学习之间的联系,阐明了当前工作场所学习的前提条件、过程和结果。
本书是“职业教育学术译丛”之一。书稿立足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和工作环境,从教育科学的角度重新评估了劳动教育学,提出了新观点并呈现了各种实际案例。它面向劳动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的高校学生,以及在企业和服务机构中从事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相关人员,帮助专业人士了解工作场所学习,以此促进学校和企业两大学习场所的合作。书稿分为六章,概述了职业教育的概念、现状和体系,揭示了劳动的理论基础——劳动与学习理论,从而为如何运用劳动教育学提高劳动者资质提供思路和实践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出劳动指导方法和工作岗位经验学习,最后反过来聚焦工作世界的经济、技术和生产变化带来的资质化要求,以及它给劳动教育学带来的诸如数字化学习、继续教育成本控制等影响。为了便于阅读,每章末尾都列出总结、重要术语和概念以及研究文献,大多数情况还附有练习,鼓励读者思考所读内容并将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第一章
职业教育的概念、现状和体系劳动教育学与职业和经济教育学并列,它有着自身的价值。劳动教育学与约翰内斯·里德尔(Johannes Riedel,1889—1971;参见 Riedel等 1967,1962,1940)的名字关联最为密切。在里德尔之后,劳动教育学就变得不再那么活跃,只有少数人还在从事劳动教育学研究。尤其是邦克(Bunk)仍然较为彻底地研究了劳动教育学的问题(Bunk等 1972,REFA 1975,REFA 1991)。1972 年德舍尔(Dörschel)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劳动教育学的发展情况,但并未表达新的观点。德德林(Dedering 1998)的研究涉及了劳动世界的教学法,不过没有明确采用本书所指的劳动教育学的表述。本书所指的劳动教育学既包括狭义的劳动教育学,也包括企业教育学和人力资源开发,它们与劳动教育学有着交集。另外,还包括来自心理训练研究或一般劳动心理学的研究,这些对劳动教育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参见 Schelten 1995,第 9 页)。关于本书中劳动教育学的所指在此处进行说明,后面将不再强调。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里德尔之后,学者未能展开带有更新视角的、系统的、全面的劳动教育学研究。这可能是因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及之前,人们的兴趣在于劳动相关的资质化培训,这些资质化培训不属于正式的职业教育。彼时正好处在经济扩张时期,新员工越来越多,因此在工业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初步培训。而且在随后的经济停滞和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时期,这种初步培训也开始退居幕后。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