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在地之人的全球纠葛:朱宗元及其相互冲突的世界 平装

分享到:

定价:¥69.00

  • 著者:185506 译者:
  •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本印时间:2022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32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0996-0
  • 读者对象:对全球史、中国思想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 主题词:东西文化文化交流中国清代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部引人入胜的全球史佳作,将个人的思想冲突和内心挣扎置于17世纪全球大变局中考察


相关推荐:
《在地之人的全球纠葛》是一部成熟之作,作者深入探讨了全球遭遇的重要时刻中西文化的互动问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个人思想世界的内在冲突与协调。
——杜赞奇(杜克大学)
本书生动地描绘了17世纪一位中国普通儒生对域外思想和信仰的艰苦探索。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时刻,中国人并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从西方输入的价值观念,而是在努力将这些域外的因素融入到他们的传统之中。
——卜正民(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全球史著作,作者分析了17世纪一位中国普通文人是如何将西方思想与儒家传统以及地方知识融合在一起,并揭示了其中的冲突、矛盾和策略。本书对中国思想史和全球史研究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汪晖(清华大学)

朱宗元,生于1616年左右,卒于1660年,他终其一生都基本生活在浙江宁波鄞县,几乎没有离开过此地。本书从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考察了朱宗元的生平、思想,以及他在中西两种文化碰撞之中的纠葛状态。作者着重分析了朱宗元本人所具有的多种文化认同,比如宁波的地方文化、中国的儒家文化、西方的外来文化,以及这几种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些地方性文化因素和全球性文化因素之间的矛盾关系,构成了朱宗元复杂的思想。朱宗元的例子表明,17世纪中国普通知识分子在面对西方文化时,显示出成熟的智慧和积极的应对之道。本书视野宏阔,但又能兼顾地方乃至个体因素,是全球史与微观研究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全球史研究的一种新的路径,对国内的全球史研究、中国思想史研究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研究都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多米尼克•萨克森迈尔,哥廷根大学东亚系教授,人文学院院长,2018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全球史,曾执教于杜克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著有Glob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 History: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in a Connected World(2011)等书,是“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史与全球史研究丛书”主编之一。
译者简介:
张旭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哥廷根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思想史、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出版著作多部,并在《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历史研究》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明清鼎革之际,生活在宁波的中国儒生朱宗元,是如何通过思想和精神上的种种努力,去协调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与纠葛?
与以往全球史著作只关注流动中的人不同,本书的主人公朱宗元是一位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宁波的在地之人,但我们从其著作中却可以看到他对远西之地的想象和对全球网络的参与。借助全球与地方的双重透镜,本书深刻揭示了中西两种文化在朱宗元思想世界之中的会通与冲突;同时也挑战了以往著作中欧洲中心主义和中国中心主义的倾向,对相互纠葛的双方都予以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本书是近年来全球史、微观全球史、全球思想史、汉学研究领域中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如何应对、吸纳乃至转换西方的挑战具有重要价值。

显示全部目 录

致谢
导言 朱宗元的生平与环境
第一章 地方生活及其全球背景
第二章 全球化的教会与中国基督徒的生活
第三章 被限制的教义
第四章 西学与儒道
第五章 欧洲起源的再审视
结语
词汇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朱宗元生于1616年左右,卒于1660年,他的一生都处于明清动荡的变革时期。在中国,这是一个危机年代,与之相伴的还有17世纪中叶亚洲和欧洲其他地区所发生的剧烈转型。朱宗元的一生都深受这一纷繁混乱时代的影响,他病逝时也不过四十五六岁。朱宗元的家族在当地颇有影响,他三十岁出头就通过了举人考试。而在此前,他皈依了基督教,这让他与欧洲传教士有了频繁的接触。
用一整本书来写朱宗元这样一个人物,看上去会有些奇怪。在17世纪上半叶,朱宗元并不属于中国最上层的儒生基督徒,显然无法与徐光启或李之藻这样的杰出人物相比,后者在中国天主教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一直是历史研究的对象。不过,朱宗元虽然极为普通,但与大多数目不识丁的信徒不同,他留下了一些文字,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的生活。同时,在明清变革时期,朱宗元与普通人的生活更加接近。这意味着,研究他可以让我们针对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提出问题,而不仅仅只是关注最高阶层的社会精英。
通过研究一个并不起眼之人的地方的同时也是全球的历史,我可以在同一项研究中将微观与宏观视角统合起来。近年来,围绕如何在地方层面展开更为细致的历史研究,全球史领域出现了诸多争论。人们经常批评全球史学者高高地飞翔在世界历史之上,而忽视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动态。这种关切是重要的,它无疑指出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不过,如果就此认为全球史学者对地方细节不感兴趣,那也是不对的。全球史学者的大量研究都基于细致的档案工作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认真关注。并非所有的全球史研究都将“全球”理解为关于行星或整个世界不断发展的叙事。事实上,这一领域的许多工作都立足于详细的个案研究,它们探讨了特定的地方事件和全球转型之间的互动、冲突与矛盾。
从许多方面来说,本书都是考察跨国甚至跨大陆动力的诸多著作中的一部,这些著作也试图以丰富的历史细节来研究特定的地方。不过,我在本书中意欲更进一步,促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我非常认真地接受了对大多数全球史研究的又一项批评。长期以来,全球史学者一直被批评有一种“对流动性的偏爱”,即过于关注社会的流动部分。如果我们看一下过去几年乃至几十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就会发现这种批评尤其正确。此类研究大多集中在旅行者、商人、传教士、移民或苦力工人等流动群体;言下之意,这一领域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那些范围广泛的过着一种更为“静止”生活的人群。比如,全球史学者更加关注具有跨国联系的知识分子的历史,而不是农民的历史。这一趋势的危险在于,如果不对这一取向予以纠正的话,它终将导致对过去扭曲的看法,尤其是对那些受到和没有受到全球动力及其后果影响的人的看法。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流动的人——农民和其他许多群体——都深受全球互动的影响。比如,全球市场和商品贸易变化的影响、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影响、延绵不断的传教浪潮的影响,以及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地方转型和全球转型的结果。
当我在写这样一个从未旅行之人的全球纠葛时,我的根本用意不是要写一个在地方生活却有着全球思维的人的历史。即令我要写这样一部历史,一些非常现实的原因也会使之不可能:我们对朱宗元的个人生平知道得太少了。中国和欧洲的一些原始史料中简略地提到过他,但也只是关注他生命中的某些时刻。即使能够获得大量朱宗元的个人信息,我也无意在他静止的生活和他所谓的全球思维之间作出绝对的划分。我想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去展现一个非常普通的人是如何卷入到各种不同的全球性或地方性机构网络和权力体系的交错之中,以及这种情况又是如何对他的创作、对他在社会上和制度中的生存构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