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图画对话
作文用语言文字,画画用色彩线条,不一样。可是我在这里鼓吹条条大路通作文,为作文课堂上的同学们鸣锣开道,要介绍有学问的人说过的一句话:“图画也是一种语言。”一位摄影家说,他拍的照片都是“会说话的照片”。这么说,看图画也可以增加文字写作的能力,当然,你要先是“有心人”。
且看下面第一张照片,王风扬在海岸拍的日出:
王风扬 摄影
听,听那一轮太阳自我介绍,它有专用的名称,叫作旭日。黑夜是一团混沌,太阳出来把它割裂了,所以这段时间叫作破晓。一画天开,争先恐后地出现七彩,看着可爱,怎么携带?他说,这是新世代,手机纵有千条罪状,你也得给它来一个特赦,幸亏你口袋里有这么一个小玩意儿,瞄准之后,手指轻按,得来全不费功夫,连咔嗒一声也用不着。他说,你把灿烂装进小匣子里,天不能改,地不能添,风不能擦掉,雨也不能冲走,什么时候心意一动,手指一按,又与美景重逢了!
旭日破晓,给人间创造光阴。光阴,由光明到阴暗,也就是由日出到日落。一日之计在于晨,你看照片,那么多渔船出港,迎接太阳,利用光阴。太阳来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探访每一个家庭。俗语说,一天开门七件事,那是因为作文的人要写七言诗,其实一天开门八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加上阳光。太阳和你我肩比肩、排并排,它推着你走,你拉着它走。谁躺下来,它就从谁身上践踏,把那人甩开。
再看下面第二张照片,王诗雅拍的她后院的豌豆苗。
王诗雅 摄影
豌豆苗又细又长,自己站不起来,只能爬行,文雅一点的说法叫作匍匐,军事训练有一个项目叫匍匐前进。你看,豌豆苗的前端有几根细丝,像人的胡子,叫作卷须,碰上可以缠绕依附的物体,立刻抓住不放,这样可以离开地面,向上发展。文雅一点的说法,这叫攀缘。
豌豆苗为什么既要匍匐又要攀缘?因为它要寻找阳光,不仅是豌豆苗,葡萄、丝瓜、常春藤、牵牛花,还有爬山虎,都是这样。牵牛花最普遍,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种牵牛花的人顺应花的习性,为花搭一个骨架。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照片,两棵豌豆苗无依无傍,居然挺身孤立,它们都拉长身体向太阳倾斜,在日正当中的时候相逢,准备在太阳底下缠绕,颇有顶天立地的气概。它们的主人王诗雅看见了太阳的奇迹、生命的力量,拍下这张照片,我把照片贴在这里。
你看,这两棵豌豆苗是同一族类,要说悄悄话。有什么可聊的呢?它们的世界里没有张家长、李家短,没有所得税、同乡会。它们谈鸟的歌声、蝴蝶的舞姿,谈萤火虫提灯,谈它们在星星底下做过的梦。它们最快乐的经验是找到了阳光,其次是找到了同类。
再看第三张照片:
Beverly 摄影
孩子跟着爸爸妈妈逛动物园,看见树林里张着这么一张网,正在等待他爬进去躺一会儿。
这张网仿照蜘蛛网的样子结成,对小朋友发出信号:这里是你的领地,内有密集的高速公路,外有四通八达的管道,你只要进来躺十分钟,就会觉得自己很特殊了。恰巧,这天妈妈把他打扮得很鲜艳,在树木和水泥路的衬托下目标明显。。这十分钟,Beverly 女士拍下了一张会说话的照片,孩子储蓄了体验,公园增添了一项景观。
可以想象, 有一天, 孩子拿到一个作文题目:“ 假如我是……”。他可以写“假如我是一只蜘蛛”。他要做黄色的蜘蛛,像中秋节的橘子;他用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线交叉织网,如同端午节的五彩绳。旭日的光辉射在半透明的网上,蝴蝶飞过来盘旋,以为这是一朵鲜花。它在谁家院子里结网,谁家以为来了好运,亲戚邻居都来道贺。有一天,来了一位研究昆虫的专家,他在观察了这个奇异的品种之后,问主人“卖不卖?”主人说“不卖”。不久他就后悔了,这东西既然有价,一定有贼来偷,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它呢?夜晚失眠,早晨有推销员敲门,劝他买保险。
可以想象,几年以后,孩子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假如我是一只蜘蛛”。这篇文章他早已写过,但现在孩子长大了,想法也改变了。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蜘蛛?因为进化论,适者生存,但同样的环境,为什么“他”适合做飞鸟,“我”只能做蜘蛛?为什么“我”只适合做鸡鸭,“他”适合做老鹰?我虽然曾经落进蛛网,到底不是蜘蛛,金色的蜘蛛仍然是蜘蛛。“假如我是一只蜘蛛”,我要由蜘蛛变成人。做人要早起,我就床头放着闹钟做人;做人要考试,我就口袋里装着成绩单做人;做人要打工,我就进厂打卡做个工人;做人要种田,我就下地锄草做个农人;做人要生病,我就进医院做个病人。
以后,还有……周公度先生说,作家的童年是内心的马达,看这张照片,我们听到马达在响。
再看下面第四张照片:
王诗雅 摄影
这是什么?这是梵蒂冈博物馆的楼梯,那一圈一圈的阶梯围出一口垂直的井,穿过整座大楼,第二圈的起点高于第一圈的终点,第三圈的起点又高于第二圈的终点,所以游人可以踏着阶梯沿着井壁上升。这种楼梯叫作螺旋梯。螺,海螺,它有一个圆形的外壳,壳上布满一圈一圈凸凹不平的沟槽,叫作螺纹。您如果没见过海螺,也应该见过螺丝钉,如果没见过螺丝钉,也应该见过弹簧,上面都有一圈一圈的螺纹。据说发明家从螺纹想到螺丝钉,由螺丝钉想到弹簧,由弹簧想到螺旋梯,现在我又由螺旋梯想到作文。
作文是一种学习,学习是螺旋形升高。进小学读书第一课是“来来来,来上学”。小学毕业进初中,第一课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回到原点而高出原点。你第一次演算鸡兔同笼,那时用四则运算,后来又演算龟鹤同笼,可以用代数方程了,也是回到原点而高出原点。你对花写生,起初用素描,后来用水彩了;你唱歌本来用简谱,现在用五线谱了;你看画本来看画报上的照片,后来到博物馆看真迹了;等等,旋转上升。老师说,年轻人要学会怎样和父母长辈相处,长大后才知道如何跟长官上司相处;年轻人要学会怎样和兄弟姐妹相处,长大后才知道怎样和同事朋友相处;年轻人要学会怎样和狗猫鸡鸭相处,长大后才知道怎样和芸芸众生相处。这些都是螺旋形上升。有一位诗人悲叹人生空虚无聊,“日长日短皆如梦,花落花开总是春”,正是因为不能螺旋形上升,只能在一个圈圈里循环。
螺旋形的楼梯不但省出室内许多空间,而且从最上层站在楼梯口向下面俯瞰,可以发现一个既美好又诡异的图案。楼梯是工程,供实用,最后这个图案是艺术,供欣赏。梵蒂冈博物馆本身是一件艺术作品,旋转梯也经过特别设计,你从上面往下看的时候,下面有一个很大的眼球,目不转睛,昼夜等着看你,视力超人,但友善无猜,登楼游览的王诗雅用摄影机的镜头和它遥遥对望,留下永恒的一瞥。如果你喜欢写文章,好比一路沿着螺旋梯向前向上,你在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都留下代表作品,那么最后回首的这个图案就是你的回忆录了。我也写过回忆录,我在《怒目少年》的附录用文学的语言写了一段题词,说出这一段心路:
往事如烟,烟已成风景;
往事如云,云已化甘霖;
往事如水,水利生万物;
往事如风,风制造气候。
下面第五张照片是一座建筑,看起来像一只大鸟要离地飞行。古人说,世界上有过很大很大的鸟,贴着海面飞行,翅膀打击海面,造成海啸,冲向天空,遮蔽太阳,好像出现日食。我们看这张照片,以为看见了那样的鸟。
王风扬 摄影
建筑怎么会飞呢?这个问题,你将来再解决,现在先顾作文。作文的人看万物,每一种东西都像另一种东西:有一种花叫满天星,一天星斗像一盘棋,棋局像麻脸,满脸麻疤像戴着面具,面具像谎言,掩饰错误,它是某种方式的忏悔。
风中的花瓣像蝴蝶,蝴蝶像落下来的红叶,满山红叶像晚霞,落霞像一场熊熊大火。
商场如战场,战局如棋局,棋局如赌局,赌局如婚姻,婚姻如围城(钱锺书教授说的)。虎像猫,猫像孩子,孩子像小皇帝,皇帝像雕塑,风雪中的铜像使人想起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夜行军放射的照明弹像月亮,月亮像白玉盘(李白说的),盘子像车轮,车轮像电扇,电扇像直升机的桨,直升机像笨鸟。
蛾使人想起蝶,蝴蝶展翅使人想起孔雀开屏,孔雀使人想起凤,凤是想象中的动物,龙也是,由龙想到蛇,由蛇想到草绳,俗语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每一种东西都像另一种东西,所以人发明了比喻,比喻也叫譬喻,“甲和乙一样”,这就把文路拉长,思路拓宽。
还有,第六张照片:
王鼎钧 摄影
这张旧照片,使用单反相机,在一张底片上重复感光,拍出她的童年,你我看了,都来回顾我们的童年。
童年是什么?如果童年是唱歌,它独自低吟,看不见满场听众,听众都能望见它。如果童年是渡水,它是清浅的小溪,想象中有游鱼和鹅卵石。童年好比蛋糕,你只记得甜。童年好比光阴,失去了才知道曾经拥有。童年里头有文章:如果文章是花,童年有种子;如果文章是河,童年有泉源;如果文章是雨,童年有浮云;如果文章是光,童年有星月。爱写文章的人都爱回忆自己的童年,爱听别人的童年。据说,有人在五岁的时候看见食盐里头有脏土,就像淘米一样用水冲洗。据说,有人在六岁的时候看见泥娃娃的脸上有墨痕,就用湿毛巾擦拭。据说,有人在七岁的时候,看见妈妈整天洗衣服(那时候还没有洗衣机),告诉人家“我妈妈喜欢玩水”。我也有过童年,也曾跟伙伴们一同捡拾瓦片,到空旷无人之处掘地掩埋,相信若干年后这些瓦片会自动变成黄金。后来,世局变化,伙伴离散,至今不通音信,我仍然梦见和他们一起去挖掘当年的宝藏,铁铲插进土中,人就醒了!很好,倘若真的梦见挖出东西来,不管是瓦片还是黄金,就没有意思了。这是造梦的秘诀,也是作文的秘诀。
我也有孩子,我和孩子一同度过他们的童年。我们住在离中国很远的地方,那儿的风俗习惯和中国不同。举例来说,我们对孩子的管教比较严格,常常纠正孩子的行为,跟孩子讲话也多半用命令式语气,但那里的父母对孩子鼓励称赞,从不责备。如果要孩子去做一件事,他们的话里总是带着“请”和“谢谢”。有一天,我的孩子问他的妈妈为什么有这种差异,他的妈妈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啊!”孩子撒起娇来,扑到妈妈怀里又亲又吻:“妈妈,为什么你是中国人!”
朋友问我怎样回答孩子,其实这样的问题不需要答案,有余未尽,戛然而止,这也是作文的秘诀啊!
最后,第七张照片,一只啄木鸟:
王风扬 摄影
既然是给啄木鸟拍照片,多半要选择它啄木的姿势,从它侧面取景,但王风扬拍的这只啄木鸟正面对准镜头,对准镜头就是对准你我的眼睛,使我们印象特别深刻。为了躲避一切侵害,它伪装成枯枝槁木的模样,但一展翅之间,让摄影的人捉住羽毛丰满的一瞬。
你对啄木鸟的第一印象从何而来?电视、画报、教科书,还是亲眼所见?至于我,我是在穿过树林的时候远远听到它啄木的声音:“笃笃笃”“叩叩叩”,密如机枪。我非常骇异,这得是一只多大的鸟才有这么大的力气?纵有这么大的力气,还得有多么坚硬的嘴?纵有坚硬的嘴,它的脖子怎么会不受伤? 从那时起,我希望和啄木鸟有缘相见,后来见到了,种类虽然很多,品相都很文弱,只有那一个又长又硬的“喙”能和“执锐攻坚”联系起来,好像那不是它的嘴,而是它随身携带的武器。奇怪的装备,奇怪的技能,奇怪的生存方式。
教科书告诉我们,树会生虫,使树干枯萎,啄木鸟来捉虫,为树治病,是树的医生。树林对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非常重要,树的医生也就是人的医生。失敬了!后来才知道,啄木鸟是外科医生,只管开刀,不缝伤口,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可惜了!再到后来,又知道有些啄木鸟在树干上啄洞并不是为了捉虫,而是贮藏过冬的食物。那就多余了!这时,我们对啄木鸟的论述就要重新调整了。知识多一些,见解就高一些,做人如此,作文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