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美学:批评哲学中的问题 平装

分享到:

定价:¥188.00

  • 著者:189700 译者:
  • 出版时间:2025年08月本印时间:2025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954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4951-5
  • 读者对象:美学研究者、哲学专业学生、对美学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 主题词:美学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作序推荐。


承续当代分析哲学传统和古老的审美理论传统,建构作为“艺术批评的哲学”之美学的宏大体系,捍卫美学独立的学科地位和艺术独特的社会人文功能。

《美学:批评哲学中的问题》不仅是一部“回应”了时代挑战的著作,更是一部“塑造”了未来议程的经典。它成功地将美学从传统形而上学的迷雾和早期分析哲学可能导致的虚无主义威胁中解放出来,为其在20世纪后半叶乃至今日的健康发展,开辟了一条清晰、理性和富有建设性的道路。其不朽的“里程碑”意义,正在于其承前启后、破立结合的伟大智识勇气与卓越的理论建树。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门罗•C.比厄斯利(Monroe C. Beardsley, 1915-1985),曾任美国美学学会主席和美国哲学学会主席,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比厄斯利共出版著作13部,美学方面的著作包括《美学:批评哲学中的问题》(1958, 1981)、《西方美学简史》(1966)、《批评的可能性》(1970)、《美学观点》(1982)等。比厄斯利是20世纪后半期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高洁的人品和精深的学问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在比厄斯利出版《美学:批评哲学中的问题》之后,美学不再是分析哲学阴影下边缘化的和日渐式微的哲学分支,而是重新变得重要起来,美学作为独立的哲学学科的地位得到了捍卫。
邓文华,广东湛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美国马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访问学者。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健康中国与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近年来,主要从事美学、文论与医学人文研究,主持和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等共8项。公开出版《审美经验的守望:门罗•C.比厄斯利分析美学研究》《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等著译作共7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美学:批评哲学中的问题》是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在本书中,作者比厄斯利针对传统美学遭受分析哲学解构的困境,将美学重新定义为批评哲学,即关于艺术批评的哲学美学,由此捍卫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哲学学科的地位,并引领了美学方法论的转向,推动了西方分析美学的发展。然而,比厄斯利的分析美学并非只关心语言分析而远离经验本身,而是以融贯古今、兼容并蓄的美学精神,将当代的哲学分析方法和古老的审美理论传统相结合,发展出了20世纪自杜威以来很有影响力的审美理论,由此致力于捍卫文学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独特的社会和文化地位。时至今日,比厄斯利对传统美学和艺术批评活动中各种造成混乱的概念、术语、理论和定义所做的语义区分、澄清和重构,仍然具有高度的学术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