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现代传记研究(第13辑) 现代传记研究

分享到:

定价:¥52.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本印时间:2020年03月
  • 开本:16页数:274页
  • ISBN:978-7-100-18132-7
  • 读者对象:大学以上文史类师生、文学爱好者
  • 主题词:传记研究丛刊
  • 人气:176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国内传记研究前沿

《现代传记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创立出版,这是国内第一个专业的传记研究刊物,其中收录中英两种文字的论文,它改变了中国大陆没有传记研究专刊的状况,也为世界传记研究者提供了新的交流和对话的空间,意义非常。
从学术角度看,《现代传记研究》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研究的前沿性。编者旗帜鲜明地标举“传记”这一文类的独特性,这种理念符合世界传记研究的趋向,构成了研究的基本前提。在范畴上,它使用了现在国际通用的大传记(life writing)概念,包含传统的他传、自传、回忆录、书信、日记、游记,以及新兴的口述历史、图像传记等,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其次是充分的开放性和国际化。内容的多元化和及时性是刊物的又一特点。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杨正润,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升任教授,1995-1999年担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术带头人,1997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11年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访问特聘教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主任。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传记研究已进入当代学术研究的核心领域,为国内外学术界日益重视。《现代传记研究》旨在立足学术前沿,以现代眼光和方法探讨中外传记史、传记理论和传记写作中的各种问题,拓展和丰富传记研究的内容,开展学术讨论。 《现代传记研究》第13辑主要栏目有“专栏:名家访谈”“作品研究”“自传评论”“日记评论”“回忆录评论”“传记史研究”“传记家研究”“人物研究”“传记影视”“书评”“史料考订””传记家言”“学术信息”等。

显示全部目 录

卷首语………………………………………………………………… (1)
【专栏:名家访谈】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Sidonie Smith and Julia Watson……Sidonie Smith and Julia Watson (1)
【作品研究】
改革开放40年“当代作家”传记综论……… 魏雪  全展 (13)
历史长河中的自我确立
——评张新颖《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 张杨 (28)
“虚构的真实”与传主精神形象建构
——李长之人物传记研究…………………………………………… 李琪婷 (41)
与苦难抗争、让生命增值
——论当代残疾人作家自传体作品的价值取向……………………………… 薛皓洁 (54)
寻问自然  寻归自我
——生命书写视域中的 《岩石堡风景》……………………………………… 朱研 (66)
【自传评论】
走出竹帘后的人生
——从《孔子的女儿》解读近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李俊豪  尹德翔 (79)
【日记评论】
《吴宓日记续编》的“变体”及其意涵探微……………………………………… 黄彦伟(93)
刘抗日记研究补遗……………………………………………………………… 何奕恺(107)
【传记史研究】
虚构的力量
——莎士比亚传记中的安妮•哈瑟维……………………………………… 许勤超(122)
时代的传记和心灵自传
——评《塞维尼夫人书信》………………………………………………… 曹蕾 (138)
【人物研究】
“最初和最持久的智能典范”
——论莱斯利•斯蒂芬对伍尔夫创作的影响………………………………… 焦红乐(153)
马克•吐温的暴富情结
——从《马克•吐温自传》中的“田纳西地产”说起…………………… 薛玉凤(166)
注意卡夫卡的一则自传记述…………………………………………………… 赵山奎(179)
【传记影视】
中国传记电影的时间塑形策略与传主身份建构…………………………… 樊露露(193)
【史料考订】
周作人与燕京大学的新文学教育………………………………… 刘莹 汤志辉(208)
1934年周作人访日考释
——以与同仁会的往来为线索……………………………………………… 徐晓红(223)
【传记家言】
传主的选择与材料的挖掘
——在南京财经大学传记工作坊的演讲…………………………………… 韩石山 (235)
【学术信息】
“我们做的是重大项目,更是传记事业”
——“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七年记…………… 本刊记者 (243)
传记当下与未来的转向
——北京大学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传记研讨会综述………………………… 黄蓉 (254)
稿  约 …………………………………………………………………………… (263)
编后记 ……………………………………………………………………… (267)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开场与终场的选择对于传记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影响着叙述基调,而且能够体现出作者运用材料的功力。《沈从文的前半生》以“古怪地方”开场,以沈从文对朱自清的追悼文《不毁灭的背影》终场,如果说开场的选择在中规中矩之外又加上了新的阐释的话,那么,终场的选择就是出其不意、别具一格。就这样,张新颖在两者之间填补上那些生命的节点,由此连贯起一个作家的前半生。
先来看开场,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从“我所生长的地方”谈起:他在那里读得了一本大书,看见了一些世事,经历了一段人生,而这一切将在他离开之后的岁月中成为“梦”,“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沈从文,13:261)。湘西之于沈从文不仅是事实的故乡,更是精神的故乡。于是,极其自然地,如金介甫、凌宇、吴立昌等人在为沈从文作传时均沿着《从文自传》的路子从湘西起笔,不过他们的侧重点还是存在差别的:如金介甫侧重的是湘西的历史根源,他将沈从文定位为“凤凰之子”是为了从这样一个湘西人而考察整个中国的历史情状;凌宇侧重的则是湘西的文化根源,即断墙残垣处依存的神性,在这样的叙述基调之上,沈从文成了这神性盎然之地的“摘星人”;吴立昌侧重的是那里的人事,他的传记的重心在于作为“人性的治疗者”的沈从文,因此在开场便引用了沈从文《凤子》中关于凤凰的大段描写,突出此间人民的人性之美善。张新颖同他们一样从湘西起笔,但他的关注点落在了这个空间的“古怪”上。所谓“古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这里虽接近荒蛮,却并不闭塞;其二,美丽幽静的自然与暴虐的人事奇妙地混合在一起;其三,屠杀政治与各色人物各安其道、并行不悖;其四,民族融合处文化、生活丰富多样。在张新颖看来,正是这些奇妙的汇聚,使得这个古怪地方的空间具有了独特的“密度”与“张力”,而沈从文“早期生命经验的‘幅度’”即与此相呼应(9)。由此,张新颖的叙述重心便落在了生命的丰富性上,并且以长河般的历史为底色。
在搭建了这个古怪空间的基础上,张新颖基本上是按照《从文自传》来讲述这一小段人生的,但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结合其后半生见出此时的某种意义。如根据沈从文下放咸宁时关于“家史并地方志”的创作计划以说明“故乡的历史和自己的家世”“和他这个人的成长、性格,乃至后来的选择、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2);又如根据后来所作的《一个人的自白》以印证《从文自传》中对儿时顽野性格的“突出和夸张”,且“掩藏和略去”了内向、脆弱、羞怯、富于幻想、郁积屈辱等方面(19)。此外,回望也使得张新颖比较关注那些贯穿了沈从文一生的东西,如对于历史、生命的感受等等,并在引用材料时有意突显。杨正润在谈到自传写作时,曾以《从文自传》为例说明“自传写作时的心理同事件发生时的心理存在的差异”(311),其实从后来沈从文所作的“附记”中可知,这并不是单纯的回忆偏差,而是如张新颖所说的有意隐藏——“部分读者可能觉得‘别具一格,离奇有趣’。只有少数相知亲友,才能体会到近于出入地狱的沉重和辛酸。”(沈从文,13:367)汹涌的情绪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化作冷静克制的笔锋,未尝不能说,文本的张力既彰显了那个“古怪地方”的张力,也彰显了沈从文生命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