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 平装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分享到:

定价:¥48.00

  • 著者:189690 译者:
  •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本印时间:2025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76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3926-4
  • 读者对象:经济思想史,德国经济思想、贸易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学者
  • 主题词:政治经济学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是李斯特经济思想的一次全面表述,标志着其经济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1789—1846),德国国民经济学创始人,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曾任蒂宾根大学教授,后主持德国工商同盟事务,当选巴登-符腾堡州议会议员。因倡导激进的改革,李斯特遭迫害,被判处监禁。1825年他被迫移居美国,期间担任当地德文报纸主笔,1827年发表《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Outline of American Political Economy)。1830年加入美国国籍后,李斯特先后出任美国驻莱比锡、汉堡领事。1837年,李斯特被迫流亡法国,《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便创作于这一时期。当时他获悉法国道德和政治科学院正举办以贸易政策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便在短短数周内完成这部著作,却未获任何奖项,甚至原作在近百年间湮没无闻。直至1925年才被德国学者阿图尔・佐默尔在巴黎法兰西研究所的档案中重新发现。1846年,李斯特赴英,鼓吹贸易保护,后因病返回德国,生活困顿,身心俱疲,最终于 1846年11月离世,年仅57岁。
杨春学,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79—1986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1986—1992年执教于云南财经大学;1992—1995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于1998年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中级经济学课程。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中,李斯特主张以“国家经济学”取代“世界主义经济学”,反对自由贸易,提倡贸易保护。他直言自由贸易是发达国家的“骗术”,并提出了国家经济学的基石即“生产力理论”。与斯密和萨伊不同,李斯特强调绝不能混同财富本身(价值)和财富的原因(生产力),尤其注重创造价值的能力对国家经济的意义。此外,他还提出通过关税保护促进工业发展的构想,指出关税政策的实际成效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这一理论在其后续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得到了更为详尽的阐释。

显示全部目 录

自序
第一章  世界主义经济学
第二章  国家经济学
第三章  生产力理论
第四章  价值理论
第五章  各国及其国民经济之间的差异
第六章  占支配地位的英国
第七章  所有工业国家在自由贸易中的共同利益
第八章  各国对在工业、商业和海上力量方面占支配地位的英国的抵制
第九章  经济发展第一阶段的农业生产力
第十章  经济发展第二阶段的农业生产力
第十一章  经济发展第三阶段的农业生产力
第十二章  工业生产力
第十三章  工业生产力(续)
第十四章  工业的发展是否会抽走农业资本
第十五章  以关税保护工业会给制造商一种垄断权,从而损害其商品消费者的利益吗
第十六章  本国制造商支配国内市场会牺牲消费者的利益吗
第十七章  农业需要保护吗?如果需要,什么情况下需要
第十八章  经济发展第四阶段的农业和工业
第十九章  商业的生产力
第二十章  商业利益与商人利益有何不同
第二十一章  关税保护
第二十二章  关税:禁运和进出口税
第二十三章  关税:保护性政策
第二十四章  从禁止性制度到保护性关税政策的过渡
第二十五章  从保护性关税政策向尽可能自由的贸易政策过渡
第二十六章  如何最好地实行和促进自由贸易
第二十七章  英国经济政策史
第二十八章  法国经济政策史
第二十九章  德国经济政策史
第三十章  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经济政策史
第三十一章  美利坚合众国经济政策史
第三十二章  俄国经济政策史
第三十三章  不同经济学说有关关税法则的精神实质
第三十四章  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
第三十五章  科学院所提出的问题
附录李斯特对第四章  的注释
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美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