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系统梳理欧洲工业发展之历程,探究工业化的起因与条件
在欧洲文明研究中,工业化或工业革命是一个虽传统但重要的主题。工业革命为何起源于英国?欧洲文明与现代性的关系?欧洲工业化的模式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这些都是人们不停追问的命题。本书作者历时性地、全面地考察了欧洲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工业化的起因,讨论了欧洲工业化的多样性,期望从中得出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定价:¥99.00
系统梳理欧洲工业发展之历程,探究工业化的起因与条件
在欧洲文明研究中,工业化或工业革命是一个虽传统但重要的主题。工业革命为何起源于英国?欧洲文明与现代性的关系?欧洲工业化的模式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这些都是人们不停追问的命题。本书作者历时性地、全面地考察了欧洲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工业化的起因,讨论了欧洲工业化的多样性,期望从中得出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欧洲工业发展是欧洲文明变迁的一个重要面相。欧洲文明最卓著的成就及其展现出来的现代性特征之一便是工业化,或工业革命。本卷从欧洲文明的角度关注欧洲工业的成长,展现了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欧洲工业发展和变化的基本面貌,涉及工业的分布、组织和贸易,工业化的起源和差异、理论解释和分歧,等等。作者对工业革命起源的探讨尤其具有启发性,他强调民族国家与工业发展关系密切,政治和社会环境是引发工业革命的关键而非相反。工业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先行者和后发者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优势路径。
欧洲工业在文明变迁中的发展产生了工业化和现代经济。我们可以说,欧洲自古就有自己的工业,也可以说她自古就没有自己的工业。这取决于在哪个时间点上去判断。不过有一点是无疑的,欧洲人没有拒绝来自近东的水车、印度的棉纺织技术、古代中国的火药,也没有拒绝吹炉炼钢法和大马士革钢。否则的话,技术创新和工业革命就不可期待。欧洲文明中来自外部的因素远不止于物质层面。一种源自东方的思想理念在过去两千年中已经发展为这个文明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基督教信仰。
在欧洲工业的变迁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和启示。
其一,欧洲不是因为经济有所发展而进入中世纪的,而是因为罗马帝国崩溃。
许多人相信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的经济水平上升了,奴隶制也随帝国而消亡。然而,这种看法却与基本史实相抵触。公元5世纪后城市衰败、罗马大道失于维护、远途贸易减少,如此等等绝不可能是经济进步的表征。古希腊罗马世界的人均产出曾有所提高,但安古斯麦迪逊的统计表明,从公元1世纪到10世纪全世界的人均产出水平总体上趋于恶化,其中欧洲的状况最为严重。现代统计与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从史料中得出的结论相一致。欧洲不是在经济进步中进入中世纪的,而是在倒退中。古罗马世界曾大规模使用奴隶,帝国灭亡之后奴隶也并未在欧洲消失。西欧贩卖和使用奴隶的情况直到10世纪依然很常见。从5世纪到10世纪,欧洲工业作为其整体经济的一部分同样没有多少所谓进步可言。工业主要存在于乡村,服务于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
其二,在欧洲文明的环境中,中世纪的工业复苏发生并逐渐呈现出独特性。
欧洲的商业和城市在11世纪开始复苏。城市为工业提供了新的活动空间。此时的工业并不是罗马帝国时代生产的死灰复燃,而是一种新生。中世纪城市建立在领主的土地上,受领主的管辖,城市居民也因此饱受领主的盘剥。工商业与农业不同,需要更多的行动自由和经营空间。于是,城市开始通过赎买等各种手段从领主那里取得特许权,以实现城市自治。自13世纪开始,西欧城市大多成为了有特许权的自治城市,尽管自治的程度不尽相同。城市自治权是市民向贵族领主争取的政治权利,是市民独享的权利。换言之,自治城市是市民获得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空间,而市民则在某种意义上是这类空间的主人。手工业从业者是市民的重要成分。尽管中世纪晚期欧洲城市的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富有商人手中,但在一些地方,手工业者和他们的行会也获得了一定的参与资格。欧洲中世纪工业中出现的这种特征是过去和同时代的其他文明中所没有的。工匠的行会组织有能力垄断生产工艺和市场。尽管行会的势力范围一般只限于城墙之内,但这也意味着它们拥有了一定的政治权力并借此维护自身利益。到近代早期,工匠行会的垄断在许多地方都强化了,而在英格兰则遭到削弱。行会并不一定是新工艺、新技术的反对者,如果对自己有利的话行会成员同样乐于接受和利用。
…… ……
——摘自《欧洲文明进程·工业化卷》“结语”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