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人工智能时代的公民隐私保护,不仅是重要的学术问题,更是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定价:¥72.00
人工智能时代的公民隐私保护,不仅是重要的学术问题,更是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隐私作为人格尊严的核心标志之一,受到我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推进和算法技术的复杂应用,公民个人数据被“无感”挖掘、整合和使用成为一种生活日常。隐私的内涵也从人格权向财产权不断拓展,并成为人们数字交往中联结世界的一种重要介质。
在智能技术全方位介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现代社会,传统媒体时代用于保护公民隐私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边界区隔已经开始消融,无所不能的数字监控、流动不居的公共数据以及隐而不现的智能识别技术等,对社会每一个成员的隐私都构成严重挑战。因此,公民隐私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生存问题。
科技向善和知情同意应该成为智能技术进展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现代公民在享受智能技术红利的同时,应该持续提升个人的隐私认知能力和媒介素养;法律则应该与时俱进,为公民隐私权利提供底线保护。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