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跨文化民间文学十六讲 平装“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

分享到:

定价:¥95.00

  • 著者:185275 
  •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本印时间:2022年05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89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006-5
  • 读者对象: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者、爱好者、高校师生
  • 主题词:民间文学对比研究世界
  • 人气:6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通俗易懂,新见迭出,是一部有滋有味、轻松好读的民间文学入门指导书。

董晓萍教授在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重镇北师大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几十年。她对这门学科的理论、概念、文本谙熟于心,信手拈来;她对大学生的需求、问题了如指掌;她长期从事钟敬文先生书稿的整理工作,对这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十分熟悉;她近年借助跨文化理论研究民间文学,视野和方法更加宽广。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青海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主要出版学术著作有《田野民俗志》《不灌而治》《全球化与民俗化》《中国民俗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专论》《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跨文化民间文艺学》《跨文化民俗学》《跨文化民间叙事学》《跨文化技术民俗学》等,主编《钟敬文全集》(全16卷30册),发表中、英、法、日文论文近400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民间文学”看似简单,却吸引了钟敬文、季羡林、普罗普、巴赫金、列维-斯特劳斯、艾伯华等中外大家和海外汉学家的目光。

本书是董晓萍教授的民间文艺学理论著作。作者站在全球化的视角,把民间文学放到本国特质文化与多元文化对话的纵横坐标系上重新考察;引入跨文化学的新视角、新方法,阐释民间文艺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特性,揭示其理论科学与经验科学的二元性;立足信息时代,呈现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全书共十六讲,分为基础理论、体裁分论、个案研究三大部分,阐述民间文学作为民俗叙事的本质、故事现象学、信仰故事、讲述人,解读神话传说、老故事与网络故事、传统民歌与通俗歌曲、谜语与谚语、史诗,剖析跨文化中印故事、中俄故事、中欧故事、中日故事等经典研究个案。

 

显示全部目 录

绪论 中国文化•跨文化•民间文学
上编 基础理论
第一讲 民俗叙事的本质
第二讲 故事现象学
第三讲 信仰故事
第四讲 讲述人
第五讲 搜集论
中编 体裁分论
第六讲 神话传说
第七讲 故事
第八讲 传统民歌
第九讲 通俗歌曲
第十讲 谜语
第十一讲 谚语
第十二讲 史诗
下编 个案研究
第十三讲 跨文化的中印故事
第十四讲 跨文化的中俄故事
第十五讲 跨文化的中欧故事
第十六讲 跨文化的中日故事
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21世纪的人,人人都在跨文化中生存。在电视机前、电脑前和手机前,从政府官员到学者精英,到普通市民,再到打工者,乃至中外各阶层观众,都是自媒体的叙事者,也都是跨文化的故事员。什么故事?现在大体有三种:作品故事、人生故事和故居故事。请问:怎样知道莎士比亚的故事?意大利人说,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原型就在意大利小城维罗纳(Verona)。据说朱丽叶住在那里,罗密欧就在那所房子的阳台上望着她的倩影。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世界各地游客来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城,为的就是再听一遍这个动人的故事。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比讲故事。欧美人很会讲故事。莎士比亚故事的传播在全球化时代更快。意大利人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保护了维罗纳的古老建筑。中国人也会讲故事,在网络时代,中国故事就像烂漫的山花,开放在互联网上。网络用最新潮的设备挽留最土气的民间文学,还成为一种时尚。一个小小的鼠标,点燃了当代人的激情。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2019年我国网络小说汹涌澎湃,“80后”和“90后”作者占绝大多数。海外青年作者(包括华侨、华人和外籍)用英语写民间文学的多达9万之众。有的网络小说搬上银幕后大红大紫,人称“精品”。这是一种雅与俗、古与今的完美之恋,网络对此有了不起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