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社会转型与家庭的演变——文化身份研究例释 精装季愚文库

分享到:

定价:¥55.00

  • 著者:183257 
  • 出版时间:2020年04月本印时间:2020年04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28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8184-6
  • 读者对象:家庭社会学研究者及爱好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历史关注者。
  • 主题词:家庭社会学研究加拿大
  • 人气:83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祝贺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
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


作为较早介绍西方“文化身份”概念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中国、得到学界响应的学者与译者,在当下国际人口流动频繁的大背景下,本书所主要探讨的文化身份问题具有前瞻性。

丛书简介:
为庆祝上海外国语大学七十华诞,上外携手商务印书馆合力打造“季愚文库”,讲述上外故事,守望上外文脉。“季愚文库”系统整理上外老一辈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系统回顾上外历史文脉,有力传承上外文化经典,科学引领上外未来发展,必将成为上外的宝贵财富,也将是上外的“最好纪念”。
    “季愚文库”是对上外学人的肯定, 更是上外文脉在外语界、学术界、文化界的全新名片,为上外的学术道统建设、“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也为上外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注入了强大动力。上外人将继续跟随先师前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助力中国学术出版的集群化、品牌化和现代化,为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显示全部序言

总 序
七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这却是上外学人扎根中国大地、凝心聚力、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新篇章的七十年。七秩沧桑,砥砺文脉,书香翰墨,时代风华。为庆祝上外七十华诞,上外携手商务印书馆合力打造“季愚文库”,讲述上外故事,守望上外文脉。“季愚文库”系统整理上外老一辈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系统回顾上外历史文脉,有力传承上外文化经典,科学引领上外未来发展,必将成为上外的宝贵财富,也将是上外的“最好纪念”。
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人民教育家王季愚先生于1964年出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以坚苦卓绝、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毅力,为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在《外国语》杂志1981年第5期上发表的《回顾与展望》一文被称为新时期外语教育的“出师表”,对上外未来发展仍具指导意义。王季愚先生一生勤勤恳恳,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她的高尚情操始终指引着上外人不断思索:“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向哪里去?我们应该做什么?”
七十载筚路蓝缕,矢志创新。上外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从年代中期迅速发展为多语种的上海外国语学院;从外语单科性的上海外国语学院,到改革开放后率先建设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引领,文、教、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上海外国语大学;从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到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上外的每一次转型都体现着上外人自我革新、勇于探索的孜孜追求。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人类文明不断做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外语院校应“何去何从”?秉承上外“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红色基因,今日上外对此做出了有力回答, 诚如校党委书记姜锋同志所言:“要有一种能用明天的答案来回应今天问题的前瞻、勇气、担当和本能。”因此,上外确立了“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愿景,致力于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国际化卓越人才,这与王季愚先生“外语院校应建设成多语种、多学科、多专业的大学”的高瞻远瞩可谓一脉相承。
历沧桑七十载,期继往而开来。“季愚文库”是对上外学人的肯定, 更是上外文脉在外语界、学术界、文化界的全新名片,为上外的学术道统建设、“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也为上外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注入了强大动力。上外人将继续跟随先师前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助力中国学术出版的集群化、品牌化和现代化,为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年10 月
编辑说明
1.本文库所收著作和译作横跨七十载,其语言习惯有较明显的时代印痕,且著译者自有其文字风格,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文库所收译作涉及的外文文献底本亦多有散佚,据译作初版本着力修订。
2.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等)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 若同一专名在同书、同文内译法不一,则加以统一。如确系笔误、排印舛误、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径改。
3.数字、标点符号的用法,在不损害原义的情况下,从现行规范校订。
4.原书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或残缺者,据所缺字数以“□”表示。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张裕禾,1936年出生,资深翻译家,也是跨越文学、社会学和历史的学者。1960年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曾任上外法语系首届系副主任,副教授。1978—1980年被派往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进修法国语言和文学。1984年重返拉瓦尔大学,转攻社会学。1990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拉瓦尔大学政治系,舍布鲁克大学历史和政治系,魁北克大学里姆斯基分校历史系和教育系。1992年与友人共同创办“魁北克跨文化研究所”,从事跨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同时领导一个帮助移民寻找工作和融入接纳社会的工作。1999—2004年代表魁北克地区各国移民,出任地区发展中心董事会董事。2004年用法文出版文集《文化身份与移民融合》,2009年出版研究文化身份的法文专著《20世纪魁北克小说中的家庭与文化身份》。主要译著有巴尔扎克的长篇、中篇小说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德彪西的《克罗士先生》和《论音乐艺术》。近30年来发表的文章汇编有《枫叶荻花》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社会转型与家庭的演变》一书,旨在探讨在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加拿大魁北克社会家庭结构与亲密关系所发生的的变化,并期望借此能对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有所启发。作者发现,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原来所有的思想、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都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因之做出改变。本书同时兼顾史料的严谨性与内容的可读性,同时参考历史学家与文学家关于加拿大魁北克社会转型的文字作品,并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将之结合起来,同时在文学社会学与转型社会学两方面做出了可观的贡献。

显示全部目 录

中文版序言  /1
法文版序言  /3
前言  /6
引论  /9
第一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家庭  /20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工人家庭  /91
第三章  社会改革和开放时期的家庭  /156
第四章  现代社会的家庭  /220
第五章  结论:魁北克文化身份的演变  /264
参考文献  /283
附录一  作家资料卡  /  287
附录二  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身份  /297
附录三 从何着手研究文化身份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