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

分享到:

定价:¥19.00

  • 出版时间:2000年07月
  • 页数:304页
  • ISBN:7-100-03057-9
  • 主题词:文化商务王云专题研究
  • 人气:121

显示全部序言

  作为百年老店的商务印书馆,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近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而且它还曾是我青少年时代的主要知识泉源之一。

  抗战期间,逃难到四川,在江津德感坝国立九中就读整整五年。学校在偏僻的乡村,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战火也使我与家庭长期失去联系。乡下没有电灯,晚间靠桐油灯(多以破碗或小碟盛油并置灯草两三根)自习,当然听不到广播,也很难看到报纸。幸好学校图书馆有一套“万有文库”(或两套,因安徽大学迁川复校未成,有大量图书为九中利用),课余可以随时借阅。由于是纸皮平装的小开本,纸张又比抗战期间出版的书籍洁白而又结实,便于随身携带在教室内外阅读,所以很受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欢迎,凡爱读课外书籍者几乎人手一册。“万有文库”把我们这些少年读者引进知识海洋,从文、史、哲、经到天、地、生、化,从亚里斯多德的哲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尽管是生吞活剥,似懂非懂,却也增添不少常识,特别是激发了浓厚的读书兴趣。那些年月,既无电视又无卡拉OK,更不知道什么电子游戏机。课余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丛书上学到的点滴知识用于验证自然现象(相当于古人的“格物致知”,但又是逆向的)。中午跑到田地里观察小麦叶上的霉菌,晚间躺在坟头草地上寻找自己喜爱的星座;文静时模拟希腊哲人的辩论,狂放时又效仿古罗马的格斗士。我们这些难民学生的物质生活极为贫困,但我们的精神世界却相当富饶。融融的读书之乐,淡化了颠沛流离的困顿,也舒解了对于遥远的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九中存在时间不久,从1938年秋创立到1946年结束,总共不过七八年时间,但它却为许多卓越人才奠定了最初的学业基础。仅根据现已掌握的资讯,名列我国两院院士的就有邓稼先、赵仁凯、汪耕、夏培肃、黄熙龄等,海峡两岸及海外华人其他著名专家、学者中曾就读于九中者为数更多,真是不愧为战时的模范中学(教育部曾授予荣誉称号)。当然,这主要应归功于邓季宣(邓稼先的四叔)校长学者治校的大家风范,和一批品学兼优的资深教师的安贫乐教,学校的图书和实验器材比较齐备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中的顶梁柱便是“万有文库”,仅这套大型丛书便称得上是一个“迷你”图书馆。

  回顾自己的一生,受益于三家出版社最多。小学时代喜欢读开明书店出版的《小朋友》等书刊,经常受到文学之美与爱心的浸润;中学和大学时代,则是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与“大学丛书”,使我的涉猎范围较广而又具有较高层次。解放后执教高校未久,又是中华书局最先给以识拔与扶植,为我提供条件相当优越的撰著之所,使我从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逐渐为海内外学术界所认知。当然,国内的好出版社并非只限于这三家,我只不过结合亲身体验说明好出版社是多么造福于社会,特别是多么造福于广大青少年。在我的内心深处,优秀的出版社永远是无形的大学与无声的教师(不包括现今音像出版物)。而像商务印书馆这样历史悠久的出版社,对文化的贡献决不下于任何一所著名大学。因此当本书作者问我是否可以把“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时,便毫不犹豫地予以肯定。

  作者既非为商务写馆史,更不是为王云五作传记,他是通过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来探讨文化与商务的关系,而这正是当前我国(也可能是全世界)出版界内外有识之士共同关切的大问题。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文化的商务’的含义,既是指商务印书馆进行的出版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事业,同时也是说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务来运作。它是作为产业出现的近代出版业在形成过程中的文化经营和商业运作的结合,这种结合是文化走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经营企业而注重文化性,经营文化而注重商业性,是近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1897年创建的商务印书馆,从一开始就把自己与传统的出版业区分开来,它公开标明自己的近代企业性质,其英文译名The Commercial Press Ltd.可谓一览无余。它并没有给自己戴上任何崇高而煊赫的桂冠,却是百年如一日勤奋地从事文化商务与商务文化工作。就文化而言,它出版的精品极多,总体学术品位较高;就商务而言,它在企业管理与市场拓展两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功。百余年来,商务印书馆对社会贡献良多,影响甚大,为急剧转型期的近代中国文化事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至今仍然可以作为当代出版人的借鉴。

  张元济与王云五都是商务印书馆的大功臣,张奠基于前,王拓展于后,各有自己特殊的角色与业绩,我们没有必要简单地加以轩轾褒贬。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由于长期对立,对当代人物的评价中常夹杂党派成见,应属学术研究之大忌。我一贯认为,历史的文字载体难免有主观的偏颇,但历史的本体却是客观的实在;所谓价值判断无非是后人的理解,而且从来也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价值标准。历史学家对历史人物的严格审视,主要表现为力求贴近历史的本来面目,既不能溢美,也不能掩过。然而历史学家又是比较宽容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并非大奸大恶,只要是具有造福于社会且泽惠于后世的大功业,即不可一笔抹杀。这就是王船山所说:“正邪存乎人,是非存乎言,功罪存乎事。三者相因,而抑不必于相值。正者其言恒是而亦有非,邪者其言恒非而亦有是,故人不可以废言。是者有功而不必如其期,非者无功而功固已施于世;人不可以废言,而顾可以废功乎?”对于王云五这样的文化人(就其主要生涯而言)来说,更不宜因为他的政治取向有误,而废其言并废其功。

  具体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可能有两个障碍或者说难题,一是王云五40年代后期脱离商务印书馆后担任过国民党政府高官,并曾被列入战犯名单。其实,这半个世纪前的恩仇与作者的研究课题关联无多。周恩来同志曾明确以王云五和四角号码为例,指出不要因人废文。王云五后来从政的经历,不影响作者从出版史和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来研究历史人物,来研究他从政前的出版活动。二是有关王云五推行科学管理法的评价,王云五曾遭到馆方多数人的反对,这在当时是有历史的合理性的。今天则完全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来重新审视,从中寻找历史和现实的启示。

  总之,作者为王云五寻求历史的公正,我是非常赞赏的;尽管我自己的性格并不喜欢这样计算太精的人,但就文化商务而言他却是无可替代的首选人物。

  我虽然一辈子与书本打交道,其实对出版这个行当一窍不通,更谈不上对出版学有什么研究。几年以前,我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书,有位女博士生在锦绣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她交来一篇有关出版经营管理与技术更新的详细论文提纲,使我初步了解到出版这个行业确实大有学问。现在建辉也以出版人而研究出版史,并且把出版史与文化史、思想史贯通起来,厚积薄发,高屋建瓴,更使我深受启发。作为一个痴迷的读者和不大称职的作者,我殷切期盼出版业能够尽快走出大转型期的暂时困境,一天比一天更加兴旺发达起来,让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可供享用。

  建辉长期在出版社工作,现在又进入省级新闻出版领导层,工作和思想的压力之重可想而知;但他仍能坚持笔耕不辍,这些年不断有佳作问世。以他的专业根底与聪明才智,本来也适合于专心史学研究,而现在的行政事务却占去了他的绝大部分有效工作时间。但这也未尝不是好事,我们需要优秀的出版家,特别是需要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出版家。就出版而言,做大事业与做大学问似乎也并非截然对立。我常说,研究历史固然重要,创造历史更为重要,而研究历史者如能参与创造历史则更属难能可贵。我衷心祝愿建辉和他这一代年轻出版人,能够学习王云五,超越王云五,把新中国的文化商务办得更加红红火火,则敝人幸甚,师友幸甚,中国幸甚。


                           章 开 沅

                      澳门回归年之初冬于实斋

显示全部后记

  王云五曾在海峡彼岸倡议博士教育,故有“博士之父”的雅称,海峡此岸这篇博士论文,应该是有关王云五的第一篇系统的研究著作。

  往岁为学较为杂芜,年近四十,感到有必要由博返约。于是1996年春夏间,我有幸考取华中师范大学近代思想文化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在面试时,我向章开沅、罗福惠教授汇报了我的若干研究课题,一是王云五的个案研究,一是近代出版观的宏观研究。章开沅教授向来站在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很重视个案的研究,因此他很看重王云五这个课题,基本上就倾向于以这样一个题目做研究课题。

  我之所以考虑这样一个题目,说来有一个过程,原因是多重的。从文化层次说,我个人喜欢人文和人物,尝有志于做人物传记的写作与研究。当然首先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实际工作,王云五主要的业绩是出版,我是做出版工作的,可以从王云五研究中得到一些启示,何况我做为职业出版人,业余也只便于做一点和出版有关的研究。

  90年代之初,我曾拟进行张元济的研究。可是由于时间不允,精力未济,难能如愿。而后张元济的研究得到重视,相关的出版物出版了好些,在出版课题里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热门课题。于是我不便再去凑热闹,我想不如换一个角度,对张元济在商务的继承者王云五,做一点研究。由于王云五这个课题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先向刚从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任上退下来不久的刘杲同志征求意见,得到他的支持,肯定这个课题很有价值。这坚定了我的学术信心。

  资料的搜集始自1994年,最先得到台湾学者王寿南教授委托台湾商务印书馆馈赠由他编著的《王云五先生年谱初稿》四大册,他不仅提供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提出了两点宝贵意见,一是“尽力发掘大陆资料”,一是“先做专题研究”。几年以后,我才知道王寿南先生竟是王云五的得意门人,他的台湾政治大学的博士生涯即在王云五门下。台湾的出版人王敦品先生特意为我找到了60年代出版的王云五的回忆录《岫庐八十自述》。这是两种最基本的资料。有了这样两种最基本的资料,我就有了研究和写作的底气。

  1997年秋上,我有机会到中央党校培训部中青年理论宣传干部培训班,作为期一年的学习。行前去章开沅老师的府上告别,并谈到了博士论文的开题与写作,我再次申述前面说及的两个课题,章老师不改初意定下了王云五这个题目。章开沅老师谈到研究的方法是在实证的基础上来完成课题。罗福惠教授也支持我在党校进修时将博士论文先行作出,他让我多读一点理论书籍,能找一个诸如传播学理论之类的理论来做一个构架最好。

  于是《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便成了我的博士论题。

  党校的学习让我从烦冗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正如章老师所说,在工作岗位上反而不会有时间写作这篇博士论文,在党校可能还会有一些空余。不过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繁重,是北上之前不曾想到的。但我还是忙里偷闲,用3个月时间的学余时间写出了本论文的初稿。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一方面努力体现章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治学风格,严格要求认真求索,另一方面又遵循章老师的教诲,在学术的空间自由地展开思想的翅膀。由于精力较为集中,朝思暮想,常常有一发而不可收之状。两位老师的意见是否在这篇论文里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自不敢论,但写作尽管畅意却还是极为认真的,可谓一丝不苟。

  我的写作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藏书——因为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拥有将近两万册图书,但也在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印刷学院出版资料中心、湖北人民出版社资料室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资料室,借阅了部分资料。在写作过程中,承各界友好先后提供了可贵的帮助。在出版界有:商务印书馆林尔蔚总经理嘱商务总编室寄来了有关商务的最主要的两种资料集,杨德炎总经理也惠赠了《张元济书札》修订本一套三册,副总编辑李思敬先生也直接寄来有关商务一百年的出版物;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伍杰先生也找来了必备的修订本商务大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长彭松建先生赠送了该社出版的《胡适书信集》三大册;浙江文艺出版社严麟书副编审提供了他研究张元济的文章;青岛出版社王一方副编审馈赠了原本是供自己研究之用的有关商务的图片;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吴江江借给了我久觅不得的叶宋曼瑛研究张元济的著作;学林出版社社长雷群明寄来了亚东图书馆的资料。学术界则有:华中师范大学的王武子副教授帮助复印了不易见到的港台资料;南京大学张志强副教授指定他的学生以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依据编制了有关的资料索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闻黎明副研究员帮助复印了所藏资料;耿云志研究员也曾复信指点资料门径。更有一些师友除了提供资料的帮助外,还就资料的占有以及研究的方法,提供过极富价值的意见,他们是北京大学欧阳哲生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叶坦研究员,光明日报出版社李春林总编辑、四川大学罗志田教授。

  高情厚谊,无以为报,只好借着机会在此告白一下。不过,对于不吝帮助的人士的名单,开列过多将使读者对这篇后记感到索然无味,仅列如上。可是还有一位应特别标出,这就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他借出电脑让我在北京使用了一年,这部论著也就是用他提供的电脑写作的,尤使人铭感不尽。我想,他们的无私帮助,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帮助,也体现了“学术乃天下公器”的公谊,大而言之是对学术文化的支持,小而言之也是对于这个课题的理解。对于诸位师友的无私的帮助,谨致诚挚的谢意。自然最应该感谢的还有这个时代,这个时代让我们能够自由地冷静地讨论一些问题,进行一些研究。

  需要说明的,还有这样几点——

  首先,这篇论文,不是传记,而是专题的研究。由于这个课题某种程度上的初创性,并且是在资料并不充分的情况下来进行的,这样具体史实的勾沉、事实的叙述,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没有将这作为唯一的重点,我试图努力把这一切放在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之下加以考察,发掘内涵和潜隐的东西,即注意对于商务史的新解释,注意商务史与文化史、出版史和思想史的联系,阐发一点启示,同时也可以使效果符合自己一贯的风格,不拘格套而自由洒脱一些。

  其次,由于这个课题有它的复杂性,故关于王云五的评判,众说纷纭的太多,大到整体的评价,小到细节资料的甄别,都有莫衷一是之感,我所采取的办法,只能是重要者给予必要的考证辨伪,次要的则只能列举不同说法姑且存疑,留待后来者进一步研究。当然历史的研究是不可能完全拷贝全部历史事实的,我所做的只是尽可能接近历史的真相本身。

  再次,从初稿到定稿是一个艰难的蝉蜕过程,这是我既有预料也不曾完全想到的。学校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的老师们马敏教授、严昌洪教授、朱英教授,特别是章开沅教授、罗福惠教授,对于我的提纲和初稿都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但是要把这些意见融入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采我习惯于为文的天马行空,这次要将老师们的指导意见体现出来,还真是犯难,但我还是用心琢磨之体味之,收获不小,也体验到了“衣带渐宽终无悔”的意境。只是回到工作岗位后,几乎没有专门的时间来更深入地思考,因此我只好抱丑媳妇见公婆之想,将它交了出来。

  本文在答辩和出版时改题为《文化的商务》,这个题目或能更好地体现一种主导思想。以上对这篇论文(或也可叫做书稿)的来龙去脉,作了一些必要的交待,其他的话不说了。在商务印书馆诞辰一百周年也就是中国近代出版走过一百年历程的前后,来作这个研究课题,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事情。本世纪最初的十年里,孙中山曾经为王云五题写过“开新纪元”。但愿这本小书在本世纪将行结束之际,也能给王云五研究抛砖引玉,开出一片新世纪和新天地。谨记。

                             王建辉

                    1997年9月—1997年12月初稿

                  于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楼403房间

                     1999年2月—1999年5月修改

                 于武汉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大楼609室


<STRONG><FONT face=黑体>补记:</FONT></STRONG>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后,老师希望能交有影响的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这一心愿学

   生自应努力实现,因为这篇论文也凝结了老师的心智与心力。承商务印书馆杨

   德炎总经理慨然接受,复经责任编辑王齐女士、著作编辑室以及馆方选题论证

   委员会乃至馆史委员会审定,加上我的一点小小的修订,这篇论文终于能在我

   心仪已久且又为论主的“东家”商务印书馆变成物质形态的图书。章开沅老师

   冠序一篇,多所嘉勉,师恩永铭。谨此向老师及所有帮助本书的各方人士叩

   谢!1999年12月1日于汉上。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王建辉,1957年生,1978至1982年在武汉大学历史系就读,1996年在华中师大历史所师从章开源教授攻读近代思想文化史方向博士研究生,1999年毕业。1982年起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工作,历任编辑室主任、副总编,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编审。先后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首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日本国宇都宫市“国际友好市民”等称号。1997年调任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主要著作有:

  《书评散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人在书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书评30家》,华夏出版社,1999年。

  《新编辑观的追求》,中国奥林匹克出版社,1996年。

  《读书人生》,台湾大行出版社,1993年。

  《荆楚人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名流随笔》,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建辉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文化的商务”一词,寓意了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事业,更寓意了王云五经营下的商务印书馆是在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务来运作。本书以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与变迁为背景,以近代出版史为本位,从商务史和文化史,思想史与出版史相结合的角度,对王云五作为近代中国一个重要的企业家和出版家这一历史事实,进行了客观的叙述分析和评论,探讨了王云五二十几年中的出版活动和出版思想,评说其成败得失。是是非非的王云五,由于可想而知的原因,在大陆的研究领域一直遭到“雪藏”。本书作者以独到的出版者的眼光,对其进行了重新发现。

显示全部目 录

序                      章开沅

第一章 商务印书馆的新人

  一、王云五进入商务印书馆

  二、一个大转型的时代

  三、早期经历中适于从事出版的个人素质

第二章 出版近代化的探索者

  一、以现代学科分类改组编译所

  二、以科学管理改革商务,成乎败乎?

  三、科学管理法的基本内容

  四、科学管理法的评价

第三章 国难之下的文化奋斗

  一、“一•二八”炸后苦斗与复兴

  二、“八•一三”上海沦陷前后的决策与复兴

第四章 新式丛书的出版者

  一、影响近世文化的四大丛书

  二、王云五丛书的出版特点

  三、王云五丛书的时代价值

第五章 王氏出版的文化符号

  一、四角号码检字法的发明

  二、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的创立

  三、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探索

第六章 商务两代主政者

  一、王云五和张元济的交谊

  二、王云五与张元济的若干相同点

  三、两代主政的不同面目与分道扬镳

第七章 与思想文化界的联系

  一、王云五与胡适的精神关联

  二、王云五与蔡元培的两代情谊

  三、王云五与鲁迅不相为谋

第八章 是是非非王云五

  一、政治倾向的演变

  二、在商务时期的个人经济状况

  三、王云五的出版文化思想

  四、在商务的两个时期三个阶段

  五、1946年以后

【附录】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年表简编

  王云五新式丛书章程与书目选刊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