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

分享到:

定价:¥35.00

  • 出版时间:2000年08月
  • 页数:646页
  • ISBN:7-100-03100-1
  • 主题词:伦理生活清代婚姻关系
  • 人气:567

显示全部后记

  1990年,历史所领导为适应新的学科发展需要,决定成立社会史研究室,要我负责新室的筹建工作。既到社会史室,当然要搞社会史研究,于是我选择了“清代的婚姻和家庭”作为专题。把清代作为时代断限,是因为我原本就在清史研究室工作,清史是长期的研究方向,历史大背景比较熟悉,至少在整体把握上不至出大纰漏。况且清代正是传统社会和近代社会的交接点,里面充满着旧传统的沉重积淀,同时也有某种新因素的躁动,这是其他朝代所很难见到的。至于将婚姻和家庭作为内容,一是它比较具体;二是虽有人做过,但空缺仍多,大有潜力可挖,只要下功夫,是可以写出新意的。

  1991年,我的选题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钱算是有了一些,可在头几年,我的工作一直进展不快。那是因为我到社会史室以前的许多旧账尚待还清;再就是婚姻家庭史的资料分散,收集需要时间。为了加速进程,我决定由易及繁,先作出若干专题。我从年谱资料入手,加上过去的积累,做了诸如“清代绅士阶层的婚姻行为”、“清代的纳妾制度”、“清代的节妇、烈女和贞女”等五六个小题目,有的还拿出去发表了,目的是想听听反应,同时也好权衡我下一步的走向。因为我的目的不只是写上层或中上层人士的婚姻和婚嫁观,而是要把更多的力量放在人数众多的平民百姓身上,这也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落脚点。在随后的岁月里,我几次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刑科题本”中的“婚姻奸情类”档案与其他有关档案,还翻阅了1500多种地方志,以及家谱、诗文别集等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清代婚姻家庭史的初稿写作。接着,从1988年起,我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对原稿作了一次较大的修改。在修改时,鉴于婚姻和家庭本来分属上下两编,婚姻部分份量偏大,家庭部分相对较小,而且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也更多一些。所以决定把家庭部分搁下,留待以后再说,将婚姻部分单独成书,起名为《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

  本书从定题立项到收集资料做专题,最后完成书稿,在先后七八年时间里,我曾得到许多同行学者的关心和帮助。当时的历史所领导林甘泉、李学勤、李新达诸先生,热情地支持了我的选题,为我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出了力;当项目结束后,王戎笙、冯尔康、陈高华、何龄修等先生为书稿写了审定书。我室同仁商传、吴玉贵、胡宝国、张印栋、孟艳红、陈爽也对我的研究给予很多的关心和帮助。侯旭东和孟艳红等还为书稿第一章“绪论”部分组织过一次小型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的苏钦副教授则就法律史方面的问题回答了我的咨询。另外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赖惠敏研究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李中清教授、本院近代史所的刘小萌研究员、我所的周绍泉研究员、王培真、阿凤等诸先生、天坛公园姚安女士和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邵丹女士,分别向我提供过资料、图片。中央民族大学的齐文瑛副教授则帮我校对了部分史料,多数稿件由王昆萍女士代为打印。再有,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王丰教授、加州大学的康贝尔教授、我院研究生院的李尚英编审,也给了我不同程度的帮助。借此,均一一表示谢意。

  我室定宜庄研究员,因她从事的专题(“清代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现已成书出版)和我的题目十分相近,我所碰到的疑难,往往她也有同感。多年来,我们经常在一起就有关问题进行切磋讨论,中间虽不乏有分歧争论,最终都感到互有收获。我的初稿完成后,她通读了全稿,从结构、史料乃至文字措词,提了很多有益的建议,纠正了不少疏漏。本书最后的引用文献与书目、专有名词索引,以及稿件版式定型,是由她帮我整理或做成的。可以说,我的这本书,包含了她的许多劳动。

  我还要感谢我的妻子孙爱成女士。数十年来,我们相濡以沫,互为支持。她是一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退休后也没有很好歇息,但仍承担了全部家务,为我潜心作研究帮了大忙。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与商务印书馆的支持密不可分。当我的书稿尚在进行时,他们就向我表示了对它的兴趣。初稿刚完,他们又索取了我的写作章节提纲和样稿,还召开座谈会,随后正式通知我已将书稿列入出版计划。这在目前学术著作出版普遍亏多赚少的情况下,他们的做法,不仅对作者是一种鼓舞,也是在为繁荣学术尽心竭力,表现了商务这家有名望的出版社的气魄。本书历经三任编辑,先是由任寅虎编审负责沟通联系,我的一些样稿曾经他过目;著作室的郑殿华副主任接受了我的书稿,并洽商签订合同等事宜。最后由王齐女士承担了全部稿样的编辑工作。他们工作负责,态度热情,使我铭感至深,亦借此表示感谢。


                            郭松义

                          于2000年2月28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郭松义,196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著述有《清代全史》10卷本,任第3分卷主编并担任2、3、4卷写作,1991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与李中清共同主编并参与写作,199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其他著作十几种、论文多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顶目。作者采用历史学、社会学的考订分析、个案研究、抽样统计等方法,借助伦理学、心理学的研究理论,使用了统计学量化处理的手段,汇集了方志、族谱、年谱、档案等前人未经采用的历史资料,对清代婚姻关系作了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全面的研究与考察。内容涉及婚姻地域圈、婚姻社会圈、婚龄、童养媳、入赘婚、妾、节烈妇女和贞女、妇女再嫁、婚外性关系等问题。论述全面、资料丰厚,是一部富有创见的高质量的学术专著。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婚姻社会圈(上)

 第一节  择偶的等级和界限

 第二节  嫁娶必论门户的习俗

 第三节  表亲婚和士绅中的世婚制

 第四节  从族谱资料考察婚姻的社会圈


第三章 婚姻社会圈(下)

 第一节  结婚论财之风的滥觞

 第二节  婚嫁和溺婴


第四章 婚姻地域圈

 第一节  几组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家庭生活面与通婚地域的关系

 第三节  人口流动和婚姻地域圈


第五章 婚龄

 第一节  男女婚嫁各有其时

 第二节  聘定以及聘与婚的时序间隔

 第三节  从数字抽样看婚龄

 第四节  大量早婚者的存在

 第五节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阶级的婚龄差别

 第六节  夫妻年龄差

 第七节  幼男娶长妇的习俗

 第八节  “婚嫁愆期”辨析


第六章 童养媳

 第一节  童养媳婚姻的普遍性

 第二节  领养原因和领养形式

 第三节  童养媳的领养年龄和婚龄、婚仪

 第四节  养媳在童养期间的身份和地位

 第五节  从55宗案例看童养媳婚姻的婚姻质量

 第六节  关于童养婿


第七章 男子入赘

 第一节  入赘的原因

 第二节  赘婿的身份和地位


第八章  妾

 第一节  妾的来源和社会地位

 第二节  纳妾的理由

 第三节  纳妾与财势

 第四节  妾的地位的改变和妾生子女的身份


第九章  节妇、烈女和贞女

 第一节  清朝政府的贞节表彰制度

 第二节  旌表人数的迅速增长

 第三节  备受压抑的寡妇生活

 第四节  贞女


第十章 寡妇再嫁

 第一节  寡妇再嫁的动因及其他

 第二节  寡妇转房

 第三节  妇女再嫁与地区、门第之间的关系


第十一章  出妻、卖妻、典妻与妇女的拒嫁和弃夫他嫁

 第一节  出妻

 第二节  卖妻和典妻

 第三节  妇女的拒嫁和弃夫他嫁


第十二章  婚外性关系

 第一节  卖淫和嫖娼

 第二节  403例男女私通案例分析

 第三节  男女同性恋及其他


附表目录

附录

 一 方志所见清代妇女初婚年龄表

 二 文献所见清代存在童养媳婚姻的州县厅

 三 苦志守节申报册式

 四 清历朝实录所载历年旌表节烈妇女人数


引用文献与书目

重要人名和专有名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