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学术(第十六辑) 中国学术

分享到:

定价:¥26.00

  • 出版时间:2004年01月
  • 页数:341页
  • ISBN:7-100-04132-5
  • 读者对象:供人文、社科专业研究人员使用参考
  • 主题词:中国学术第十六
  • 人气:128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中国学术》期刊出版说明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

显示全部序言

《中国学术》期刊总序

    近来,梁治平在针对《中国学术》的评论中,提出了“中文世界的国际性”的说法,再次勾起了这方面的思绪。的确,只要不把“改革开放”理解得太过单向度,以为它无非是在趋同和屈就于别人,则我们脚下的这一方水土,就完全可能成为主动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并且那个世界也有可能因此而不再是单极的了。
    论文栏领先发表的,是一篇研究意识哲学的富于思想魅力的文章。耿宁基于儿童心理的基本事实,引出了对原本的直向意识和派生的反思意识的划分。接着在内容上,作者把反思分析从本己意向体验引入到他人意向体验中,从而使反思不仅具有个体认识论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认识论的意义;在结论上,则放弃了胡塞尔反思哲学和内向哲学的某些偏颇,尤其强调了直向的、素朴的思维和反思的、哲学的思维都不具有自立性,故人类的理性能力须通过它们的互补方能获得对异己世界和本己世界的更充分认识。嗣后,王庆节勾连了海德格尔的四方域物论和老子的“四大”自然物论,并大胆设想老子的自然物论中蕴含着有别于传统“有生于无”之说的、以“有无相生”为标志的形上学的可能性。
    另一组涉及到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黄勇针对《政治自由主义》中的中立性概念,提出应分两个步骤来超越它,并解决其所存在的问题。作者由此释放了被罗尔斯看得消极的宗教与形而上学的活力,而认为政治的公正概念不应对不同的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完善观念保持中立,倒要植根于这样的观念;同时,提供完善论的宗教和形而上学观念,也须反过来植根于政治的公正概念,从而实现两者间的反思平衡。接着,彭小瑜基于对罗马天主教会1983年颁布的《教会法典》的第330—367条教规的讨论,提出现代教会法对教皇权威的支持仍是绝对的,但教会法学家也的确努力突出了教会的牧民和属灵性质,将教会法和教会权威与世俗法和世俗国家权威清楚区别开来。作者由此认为,过于强调教皇的政治影响不仅不符合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学理想,也不是对教皇制度的准确历史解读。
    再一组聚焦于近代史。艾尔曼以洋务运动的个案来揭示学术史中的规律性隐秘。作者梳理了那场自强运动在工业化生产、西化教育和西学翻译等方面的成就,认为其实直到甲午海战前,中国的造船业乃至现代化都要优于日本。因此,那幅有关清代中国在强盛的欧洲与直追的日本的对比下不断弱化落伍的历史图景,不过是1895年之后才流行于海内外舆论界的事后归罪,而这种忽略掉历史偶然性的成说,竟致误导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接着,陈时伟从学术职业化的特殊角度审视了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作者以南京政府前十年的中央研究院为个案,追溯了国家学术研究体制的职业化过程、该过程中对中国学术制度的影响,以及国家权力在其现代化的进程中与职业化知识分子群体之间的变动关系。
    评论栏中,彭慕兰聚焦于美国新一代汉学家有关清代法律史的四本角度不同的近作,综述了他们的研究怎样呼应着对于清代社会史的最新研究,而既不同于其西方前辈也不同于当代中国学者。作者由此转述道,一般的大清臣民其实常常毫不犹豫地诉诸法律,并且这种心理还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同步增加;清廷则将此种变化既看成挑战也视作机会,并尝试去调整法律体制以适应国家建设——这种发展虽不同于早期西方,却非毫无变化,而且直到19世纪中期都还保持着合理的功能。缘此,这四本书就提供了有用的范例,启发着去进一步探讨帝制时代在法律、社会和经济变化之间的互动。接着,为了纪念深居简出、鲜为人知的法国当代作家布朗修,这里还发表了王论跃基于一手材料对其文学思想的综述。须要说明,在原先的约稿意向中,这篇背景文字是本打算跟向德里达约请的另一篇同主题文章配发的。
    通讯栏中,张祥龙针对上期中杜瑞乐对于新儒家经验与西式哲学话语之关系的检省,提出了补充性的看法,认为杜文忽略了哲学内涵在西方的滑移,因为当代西方的一些重要思潮都已突破了传统主流哲学的唯智主义,而主张我们对终极实在的理解不仅与概念反思有关,更与前反思的、生活境域的、身体的或技艺活动所引发的理解息息相关。
    最后再回到那个“中文世界的国际性”的话题。尽管乍听有点矛盾,但在世界走进中文的同时,中文也确实在走进世界,《中国学术》本身就是这种双向互动的产物。正因此,那种认定只有走出国门才能了解世界的想法,跟认定只有留守本土才能了解中国的想法一样,不过是皮相之见罢了。
                             刘 东
                       2003年12月于京北弘庐

显示全部前言

    如果借用以赛亚•伯林那个有名的比喻,也许我们的编务就类乎狐狸的工作。也就是说,对于任何具体学术话题,不管已经了解到了多少,总要狐疑不定地左思右想,总在疑心自己尚知道得不够多,总是怀疑还可能出现更好的研究……然而,唯独在坚持“跨文化”视角方面,大家却宁愿像刺猬一样紧咬不放,因为我们认准了真正的救度之路,正如这块学术园地本身一样,必定产生于文化互动的漫长过程。
    正是为此,本期的介绍要从评论栏开始,因为它要以专题的形式来纪念一位曾经真诚致力于中西互动的、英年早逝的比较哲学家>郝大维。——当然,纪念一位哲人的最好形式,就是像他活着一样去跟他切磋辩难,而不是俗常老套的默哀与溢美。在<浪漫主义者、智者和体系哲学家>一文中,理查德•罗蒂既希望通过仔细讨论这位思想家的思想,来表达对于故去同事的怀想与尊重,也希望通过挑明彼此观点的异同,来阐发自己新实用主义哲学的“有限主义”立场。作者同样认为,浪漫主义确曾对普世主义的宏大庄严观念进行了首次挑战;但又觉得,这种思潮仍嫌太过因循柏拉图的思路,故而仍旧逃避了对于人类有限性的确认,仍然未能对“存在论—神学”的思辨冲动进行符合智者标准的合理抑制。在<文化哲学家郝大维>一文中,南乐山沿着时序追溯了郝大维的七部著作,并藉此勾勒出终其一生的内在追求,也尝试分析在其追求过程中的裂缝与反讽。基于发挥怀特海而得到的作为思辨体系的文化哲学,考虑到像宗教、科学、道德和艺术这类伟大领域的多重性,郝大维沿着特定的理路走向了文化可能性的多元主义。此后,带着对于当代美国社会的激烈批判态度,他又与安乐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帮助在中西传统间建立了广泛的可比性。只是——在南乐山看来——这种两两强烈对映的文化对比方式,或许带有过强的亚里士多德二元范畴的色彩;而且,代表美学秩序的中国在他笔下是如此之价值优先,以至其终极出发点从文化哲学转变成了道德哲学。在<此生之道:创生力之真义>一文中,安乐哲以对创生力之源的反思来追忆自己同郝大维富于创意的合作。跟西方主流思潮中被归咎于神灵的“无中生有”模式不同,在中国儒家哲学和美国实用主义看来,惟一的创造根源在于人与世界的紧密合作。这种多元主义的哲学才是真正的非决定论,才会赋予人类个性以真正的意义,才认为变化过程是真实而内在的。最后,作者向着跟他“协同创造”过的郝大维深情地说道——“由欣赏而生发的‘增值’真正地增加创生此关系的世界之价值。……正是人类的这种合作能力使万事万物乐此不疲,这也是‘欣赏个体’的深层含义。”在<“齐物之论”:以此纪念郝大维>一文中,约瑟夫•格伦治以戏剧化的笔调,层层递进地描写了郝大维的毕生追求。与将他看成文化哲学家的一般判定相反,作者认为,郝大维仍属于形而上学家怀特海的思想后裔。只不过,如果把怀特海比作柏拉图,那么郝大维就是一位中国式的亚里士多德,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提防——西方文化对抽象科学和刻板道德的依赖,妨碍着对于具体事物的感受。正是这种对于体系构造的思辨,赋予了他“预期中国”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在这个新轴心时代的边缘,他那与中国式感受性相适应的普遍概括,也许会促进对于“一、多”根本关系的重新探讨。
    论文栏中,通过发明王夫之在《正蒙注》中的发挥,陈来也对船山哲学给以了新解。作者提出,与张载不同,王夫之宇宙论的基本特色,最终要在善恶对于生死的意义上表达出来,船山认为一个人的善恶不会随其死亡而消散,而将影响到其死后的归宿,故要以“存神尽性”的修养,来保证死后“全而归之”于太和絪缊。这种学说显出了对于宇宙的责任意识,认为人类对于宇宙原生生态的保持和净化具有根本意义。此说已属船山晚年体系的“终极关怀”,故其思想不能简单归结为自然主义,更不能归结为与人文价值无关的自然辩证法。通过回顾王国维于祸乱和转型中的种种艰难抉择,张广达希望平心衡定这位学术前驱的成就与限制,特别是去体会他在西学与国学间的取舍以及分别达到的深度。作者在激赏其非凡才智的同时又指出:王国维研习西哲时的最大缺憾在于忽视了它自宗教改革以来的历史背景;此外,他虽高度推崇康德,亦嫌未能把握其所提倡的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状态”的启蒙精神,故也未能参照西方“理论哲学”对中国的道统和政统遗产有所质疑。作者还将视野扩展到了当时的汉学界,从而在与内藤湖南和沙畹的初步比较中,映衬出王国维之国学的成就与不足。
    苏源熙再次把问题意识对准了牢笼着人类群体的文化篱笆。针对李约瑟等人将“精气论”声学置于中国特有科学之中心的做法,以及厄尔•迈纳等人将中国诗歌之“抒情传统”与西方诗歌之“戏剧传统”判然二分的做法,作者指出,当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之类的诗论,实脱胎于更早的“情动于中而形于声”之类的乐论,而当初的古乐则又杂糅于外来的胡乐,所以最好多去留意古代文本的种种裂缝,从中发现那种本质主义的中国性,是怎样循着早期帝国的强力文化逻辑建构起来的。衣若芬追溯了北宋文人画中的“潇湘八景图”概念,如何经由宋迪、宋徽宗、高丽明宗、李宁、李光弼、王可训、惠洪、李仁老和陈澕等人的线索,渐次且多次传入高丽时代的韩国,从而以此一艺术表象的传递、接受与拓展过程为线索,尝试勾勒中韩文化悠久交流中的密度与复杂性。
    围绕“社会契约和个人关系”的主轴,石元康重申了自由主义在现代社会关系方面的基本预设,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特定哲学人类学基础。作者强调,不光是若个人主义为真,而契约论为真;而反之亦然,若契约论为真,则个人主义亦为真。这也就意味着,由于契约本身无法改变人的目标,所以在自由主义看来,以契约为基础的社会,只能是个人主义的社会。继第十五期发表了黄勇的相关论文之后,徐向东再次对《政治自由主义》的政治中立性原则提出了异议。作者指出,罗尔斯为了照顾多元主义承诺而对自由主义正义概念之普遍有效性的此种限制,并未得到充分的理性论证。不仅政治哲学无法摆脱对某些关于人的形上假设的承诺,就连罗尔斯自己的“政治的”自由主义也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这类承诺。于是,在扬弃和协调着《正义论》观点的同时,作者又沿着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尝试发展出一种完善论的自由主义。
  令人高兴的是,本期的作者之一张广达教授,正是在为本刊撰写此文期间,从法兰西高等研究院获得了荣誉博士学位。谨向这位老当益壮且精思不已的前辈学者,表达虽迟到却真诚的敬意!

                              刘 东
                      2004年4月补写于京北弘庐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期的“评论”栏以专题的形式纪念致力于中西互动、英年早逝的比较哲学家郝大维;“论文”栏收录了“王国维的西学和国学”、“社会契约与个人主义”等论文六篇,另有通讯一篇及书评十三篇。
 

显示全部目 录

卷首语

评 论

理查德•罗蒂 浪漫主义者、智者和体系哲学家
南乐山 文化哲学家郝大维
安乐哲 此生之道:创生力之真义
约瑟夫•格伦治 “齐物之论”——以此纪念郝大维

论 文

陈 来 “全而生之,全而归之”——王船山晚年的思想宗旨
张广达 王国维的西学和国学
苏源熙 “礼”异“乐”同——为什么对“乐”的阐释如此重要
衣若芬 高丽文人李仁老、陈澕与中国“潇湘八景”诗画之东传
石元康 社会契约与个人主义
徐向东 自由主义、政治中立性和人类幸福

通 讯

杜瑞乐 中国现代哲学体制的“药术”作用——回应张祥龙的几点意见

书 评

亨利•芒德哈斯: 《农民社会》(张伦)
白凯:《中国的妇女与财产:960—1949年》(万玫)
汉斯•库奈:《太谷学派的教义和发展:儒学正统衰落时代的政治异端学派》(费南山)
冯凯:《冯桂芬和他的<校邠庐抗议>》(扬库)
皮尔斯、司白乐、伊沛霞(编): 《汉人王朝重建中的文化与权力:200—600年》(汪小烜)
大卫•戴姆劳什: 《何谓世界文学?》(戴沙迪)
赵东一: 《同一又相异的东亚文学》(姜必任)
安东尼•伯利: 《哈德良:骚动不安的皇帝》(宋立宏)
王永平: 《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张学锋)
贺卫方: 《运送正义的方式》(凌斌)
周其仁: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江成)
王学典: 《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陈峰)
冻国栋: 《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鲁西奇)

《中国学术》2003年总目
各期列表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中国学术》辑刊已收入cssci期刊方阵索引,入选文章经过匿名评审,内容涵盖哲学、社会学、中国文学、史学、政治学、艺术理论等学科。另有相关学科最新著作的书评、知名学者讲演稿等。这些文章全面反映了近期社会科学最前沿的学术思潮,并对优秀学术成果的出版予以最及时的评论,具有前瞻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供稿人来自世界各地,主要为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是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